张衡
管理是指在一定环境与权力下,对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控制分配的相关活动,目的是要优化活动效益,实现高效发展。在幼儿教育阶段,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幼儿的集体生活质量,关系到幼儿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组织精细化管理活动,切实优化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本文将从事无巨细,综合管理任务;责任分工,明确管理义务;奖惩有度,提高管理兴趣三个角度来讨论幼儿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精细化管理活动。
幼儿教育备受关注,是終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心智成长、品格发育、行为能力等多项成长任务实施教学管理活动,不断优化管理工作,全面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前提是要针对所有的幼儿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详细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成长问题,以便进一步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事无巨细、无所遗漏,分门别类地整理与幼儿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由此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丰富管理制度,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在组织幼儿管理工作时,教师应按照统一的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规范来设计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饮食管理等多个管理项目,再结合幼儿在园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丰富细节化的管理内容。比如,幼儿的体质较弱,很有可能会在换季或者天气出现异常变动时生病,患上感冒。因此,在饮食管理方面,我会格外注意,在换季、天气干燥或降温时为幼儿熬梨水、姜汤等,让孩子们润喉、取暖,由此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减小幼儿患病的可能性。当然,针对一些易过敏体质的幼儿,我会非常注意每日的饮食问题,监督幼儿的饮食行为,也会提醒幼儿天冷时穿外套,注意保暖。
幼儿管理工作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工作交流。幼儿园则要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各个教职工人员的具体管理范围、工作责任,且需签订工作责任书,让每一个教职人员都负起责任,勇于承担,同时也在无形中对教职工人员产生一定的行为约束作用,避免“徇私枉法”的行为。
本园为了全面优化管理效益,采用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度。以采购人员的管理职责为例,幼儿园每日都需采购新鲜蔬果,且需定期更换厨房设备。因此,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要全面按照国家标准采购合格物资,且需撰写采购单,签上自己的姓名。一旦物资方面出现了问题,采购人员则需自主承担起失职责任,不可互相推诿。食堂工作人员每日要打扫卫生、定期消毒,均衡每日饮食的营养搭配情况。一旦出现食物中毒、饮食卫生问题,那么则需从采购物品这一环节入手,再客观分析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是否出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所在并严惩相关涉事人员。如此,则可切实培养出本园教职工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始终严阵以待,杜绝散漫应付等管理行为。
教职工人员同样也需要接受赏识、激励评价,形成持久的工作毅力,自觉投身于幼儿管理工作中。对于这一点,幼儿园则需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追踪、汇总教职工人员的工作表现,切实实施管理奖励、工作惩罚,由此激发教职工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使其自主探寻有效的管理方法。
本园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教职工述职总结活动,采用民主透明的方式分析每一个教职工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突出成就与现有问题,从中选择最优职工,对其进行一定的口头表扬,并给予一定的薪资福利奖励。这就可以切实调动本园教职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秀管理经验,并加以创新,设计出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希望可以进一步优化幼儿管理方案。
总而言之,幼儿园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关系着幼儿本身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会对幼儿教师产生一定的工作启发,使其形成高度负责的教育态度。因此,管理者要拥有精细化管理理念,客观分析幼儿的现实成长情况,全面丰富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法,切实优化幼儿教育的现实环境,提高幼儿教育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