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的探讨

2020-11-11 03:18邵月月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

邵月月

摘 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加高校思政课的魅力值。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巧用网络语言,注重语言表达技巧,让教学语言充满生活气息,以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2

2018年9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要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对思政课教学语言提出了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呈现方式,教师的理论功底是否深厚,课堂的互动氛围是否融洽,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国家培养可靠栋梁。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更是关乎着学生上课状态。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喜爱或排斥最为直观反馈是通过教学语言来感受的。如何精练朴实、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如何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让学生听得有意思;如何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让学生记忆犹新;如何用活教材,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信马言马;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自觉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浪潮中。这些都对教学语言的运用、提炼有着较高的标准。因此只有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不断提升语言的思想价值,才能用语言的力量教化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道德品质。

(二)有助于增加高校思政课的魅力值

过去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消化不良”,主要就是来自于过去教师讳莫如深的教学语言,由于没有适时的结合当下的社会问题延伸拓展,就理论言理论,导致很多大学生提到思政课就会觉得无趣无聊。千篇一律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出现审美倦怠。枯燥乏味是高校思政课经常被贴的标签,任课教师也鲜少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当前改变这一现象的关键是应转变过去模式化、陈旧的教学风格,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运用。而教学语言作为知识的传递媒介,作为知识的外包装,是展现思政课的魅力值的重要体现。教学语言风格不一样呈现给学生的观感也会大相径庭。学生作为教学语言的直接聆听者,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只有符合大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教学语言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群体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才能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群体解疑答惑的好帮手,才能不断用语言的力量影响学生,感受并领悟真理的魅力,才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功底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建设多以宏观视角编排教材体系,以简明扼要的、纲要式的内容来展现深刻的政治理论思想。教师作为教材的再创作者,如若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将书本理论知识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教师作为教材的传播者,如若不能“超越己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出现空洞说教、应付了事把自己“过时”的认知老调重弹灌输给学生。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过往所学知识存在重叠,教师作为知识的解说者,如若没有对教学内容的深度钻研,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拿着“大学新教材”却讲着“高中旧话语”的现象。以上现象,最终会使得教师无法将深奥的教材内容转为易懂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会导致一个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学生听不进去,“抬头率”提不起来,而“低头族”比比皆是。

(二)语言代沟差异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移动智能手机的推陈出新,网络已俨然变成人们日常的必需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尤其是伴随着QQ、微博、微信、贴吧、弹幕等软件陆续问世,为网络语言提供了充分的发展平台,并广泛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和追捧。这便使得成长时代背景的差异,让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有着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存在着一定语言代沟。当前,思政课教师的语言多以严肃、“一板一眼”的方式呈现出来,而网络用语多以轻松、活泼、萌哒哒的风格表达。所以,尽管在同一堂课上,语言使用风格迥异不同,容易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时空距离感,对思政课的群体认同感也较低。当然,网络语言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急需思政课教师做积极正面引导,占领网络世界的意识形态阵地。如若思政课教师不懂、不去理会关心青年大学生的世界,对学生的习惯性的网络用语一脸茫然。那思政课显然有脱离大学生实际的潜在危险,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将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发挥真正的引领作用。

(三)表达技巧欠缺

思政课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过于偏学术理论化,课堂上“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不胜枚举。整堂课下来,尽管教师与学生是在一间教室里学习上课,但实际上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正在越讲越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表达欠缺技巧。

目前,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语言形式单一,课上与学生没有言语互动,没有提问,没有悬念,无法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往往会出现教师自说自话的现象。还有教师在讲解中语言平淡无奇,多以四平八稳的陈述为主,没有抑扬顿挫,无节奏感,故事性、趣味性不强,尽管教师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但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另外就是有的教师教学语言零散、啰嗦,说教意味浓厚。在讲解过程中多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口吻欠柔和,与学生讨论交流较少,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意识。这往往会让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纯粹的政治理论宣讲,使得学生更多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学习记背,无法给学生心灵的启迪。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的对策

(一)强化理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扎實的理论学识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提升思政课教学语言质量的核心就是要勤练基本功,用深厚的理论知识,充实教学语言含金量,让思政课话语“言之有理”。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只有信仰坚定,真信真为,才能挺直腰板,自信从容地娓娓道来。同样,只有真信才会真的热爱,满怀激情的敬守课堂。其次,教师要深挖理论。需要持之以恒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是要学懂弄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钻研的过程中领悟原著的精髓,让经典原著“烂熟于心”,不断增强知识的深度和理论的厚度。只有对经典原著深度挖掘,才能全面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要义,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的讲通讲透,带领学生去感受理论知识的奥义,让学生信服。最后,教师要拓宽视野。思政课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思政课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准确把握当今社会的时政热点,又要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思政课在追求纵向理论深度的同时,还要有横向理论的宽度,让教学语言具有穿透力,做到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的有机统一。

(二)融入网络语言,丰富语言表达形式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快了网络语言发展的步伐。这也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青睐和高频使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与大学生无代沟的心灵交流,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应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与思维方式。通过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让大学生意识到思政课是一门常谈常新的课程,以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首先,思政教师要关注网络动态。针对网络热点问题,要及时掌握信息,并自觉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让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群体,让教学语言走进大学生心扉。当然,教学语言不仅包括动态的声音表达还包括直观的画面呈现。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筛选符合教学的表情包、动图、文字等用于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氛围。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让教学充满“时尚感”,消减师生之间存在的时代代沟。另外,教师要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社会不乏存在着媚俗、灰暗、挑衅等负能量的语言,网络暴力也时有发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课堂教学平台甄选正能量的词汇并引领示范正确的使用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选用适当热门的网络语言穿插于教学中,让正儿八经的思政课听起来不那么严肃,让一板一眼的思政课教师充满烟火气息。

(三)活用生活用语,提升语言表达技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如何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听,教学语言依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首先,教学语言要让学生听得懂,这是基本前提。应更多地使用明白易晓、接地气的常用语言来解读、阐明教学中高深的思想理论。研究学习习近平讲话的语言艺术和用语风格,巧用深动活泼、朴实的生活化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教学语言要让学生听得进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语言表达中应用词精准严谨、用语精练清晰、用情渲染气氛、语音语速把握节奏感,以提升教学语言质感,让学生打心底里愿意听思政课。最后,教学语言要让学生听着有劲儿。高校教师要善于引经据典、活用案例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正能量,不断丰富语言内容形式。自觉将历史文化、经典电影、潮流热门、诗词歌赋等适时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打破思政课沉默不语的课堂氛围,不仅让人听着有意思,同时还能引起共鸣。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喜欢听并主动愿意讲的精品课程。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吸引力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