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平
摘要:制定生产、运营和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保持组织稳定性,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产生经济利益,并最大化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该体系通常是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具有约束力,可重复,科学和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本文解释了构建企业制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企业制度管理体系的不足,并描述了构建和改进企业制度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企业制度体系;国有企业;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2-0068-03
一、引言
在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建立机构管理制度,加强机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将企业的思想和智慧整合到企业体系部署中,如何通过体系部署有效地分配资源,建立核心竞争力和实现战略目标,是大多数公司面临的问题。
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家族的个体经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工程,为了使体系有效运行,有必要为体系中的每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协调环节。在奖励和惩罚机制与保证机制,交叉约束机制相辅相成的机制下,公司需要建立完整的体系管理体系,以使制度和企业运营有可追溯性,确保企业具有完整的形象,让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现代企业管理意味着通过积极使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现代商业思想和方法来满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产生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运作和有效制衡,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现代管理理念植根于人心,制度基本建立。但是,当今大多数企业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体系制度未与其他管理体系正确集成的现象。企业需要制度治理,制度体系的生命力和权威性体现在实施中,制度体系的建立必须经受住实际的考验,制度在执行中的权威性必须确立,支持工作必须体系化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动态修订,集成各方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的管理体系、管理框架、管理机制和流程、体系模板和信息平台。企业体系必须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各个元素之间的有机连接。
二、目前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制度建设的现状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成立初期的“紧急时期”。在此阶段提出的需要解决管理状况是一个已经出现并得到解决的问题,也称为经验管理,或“人治”。该阶段的企业并非没有体系,而是主要依靠经验和习惯来执行管理角色。
第二阶段的成长期为“标准期”。在建立企业管理体系的这个阶段与管理相关的各种体系都得到了改进,并进行了培训。但是,该阶段员工对体系的实施不了解,对体系的实施监督管理薄弱,企业运营中建立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得到加强。
第三阶段的稳定期为 “固化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强企业成熟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运营中的管理效率,它采用现代IT技术来构建信息体系来解决体系的实现和实施。同时,企业的体系已融入员工的习惯中。
第四阶段的成熟期为“文化时期”。在这个阶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并扎根于全体员工的心中。处于“文化时期”的企业仍在进行体系管理,但不再重复强调体系的基本作用,体系管理逐渐升华,体系合规性成为企业的基本文化。
三、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企业体系管理体系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高基本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率,改善依法治企中具有重要作用。
1.建立企业体系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不断优化,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巩固了企业现有的成功经验模型和良好的管理规范,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建立企业体系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各种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方法,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从流程中删除无意义的工作链接,简化工作流程和生产流程,节省许多企业投资的财务资源和时间以及显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来帮助提升企业良性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加强管理以从新起点实现新发展非常重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3.建立企业体系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保证。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長,企业的管理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团队协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任何组成的错误操作会降低整体操作效率。因此,企业成员共同遵守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这已成为组织有效管理和有效运营的先决条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不能由一个或几个人控制,它必须使用制度化的管理形式来明确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合理化企业的内部关系并为企业创建员工队伍。金融和资产构成了强大的竞争集团。为了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以达到完善管理体系的目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从而使所有部门统一其利益,改善协调功能,有效地解决部门之间不清楚的问责制问题,并创建一个和谐的企业,可以为员工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心情。
4.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推进依法治企的先决条件。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企业的制度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制度与合规体系建设,是国有企业推进从严治企的必然要求。
5.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思想水平的动力。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形成的企业共同概念和行为规范,新概念必须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建立体系是最好的操盘者。因此,为了加强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有必要利用企业文化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弘扬企业文化。
四、建立企业体系的问题
完整的体系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如果制度科学合理,就可以顺利开展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如果企业体系存在各种问题,则可管理性和经济利益将受到极大影响。
1.缺乏建立企业体系的科学计划。构建起草体系的先决条件是,清晰的企业战略,而这些指导性问题直接决定了企业在构建体系中的重点和优势,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关键机构。不清楚的策略可能导致上述核心体系的设计思想中的矛盾和混乱。企业发布该体系后,发现该体系的内容不严格,适用范围狭窄,无法构建新的补充体系或对该体系进行补充以添加新体系。即使体系数量通过这种修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但如何持续修复设计缺陷,体系与合理的体系管理框架和内容分类之间也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2.制度缺乏体系性能和可操作性。在制度的健全性方面的原则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所谓“横向到边”的概念是,制度必须覆盖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的每一个领域,不能有遗漏;所谓“纵向到底”的概念是,制度必须从战略开始,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层次,一直到基层员工的基本操作规范。现实中,很多企业在制度管理方面的做法往往是“被动反应型”,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急忙制定新的制度以弥补漏洞,一些企业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度制定前没有经过深入的基层调研,导致制度的内容空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能落地进而导致管理不能落实,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有一些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以部门为中心,在划分职责、梳理流程时过分注重部门利益和绩效,导致部门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分门别类、有序管理,从而造成制度臃肿、层次混乱。
3.制度缺乏监督与执行。体系实施是测试体系质量的最佳方法。建立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可以迅速发现并解决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对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体系的实施效果将不令人满意,体系的建设也将毫无意义。每个部门的效率各不相同,工作内容的差异以及客观信息的不对称等,都阻碍了体系的执行。一些企业的体系内容混合得很复杂,没有形成凝聚力,因此很难实施自己的政策。企业体系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不符。许多企业在设计体系时都考虑了诸如体系灵活性之类的方面,但忽略了诸如体系可行性,运营能力以及如何管理运营资源之类的问题。一些体系在其实际实施中存在明显的漏洞,这会影响体系的有效实施。
大多数企业体系没有严格实施,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一是不清楚或不落实。由于新员工或企业新员工不熟悉公司体系要求或工作变更后的新职位,或者由于公司未披露规章制度且员工未充分了解,或者理解的有所偏离。二是已知的未执行。由于上司或其他人的参与以及人为因素的参与,不可能绕过“潜制度”,或者由于个人想法、兴趣和利益等其他原因而无法实施该制度。
五、构建企业制度体系应注意避免的几个误区
1.重具体制度编制,轻制度体系建设。许多企业部门配置特定管理体系的动机通常是规定特定的管理任务或经常遇到某些类型的问题,并且体系用于标准化任务以避免问题。从体系配置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于讨论了该问题,而忽略了体系配置。企业的体系配置是体系的项目。首先,要注意管理体系的起源;其次,体系的层次结构也应该是体系的内容;最后,企业管理体系也应该体现包容性,并且可以涵盖所需的标准化管理和业务不应有遗漏。再有,同一级别的体系之间不应有重叠和交叉,并且矛盾应更不能够出现。
2.更加注重体系内容的继承,减轻管理观念的创新。尽管许多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经验,但是无法总结这些管理经验以形成当前的管理体系。要使企业有效运作,就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体系和体系,废除旧法规,并增加最新的管理经验,以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需求。
3.强调体系的数量并提高体系的质量。在构建企业体系时,不能单方面强调管理体系的数量,认为体系越多,管理效率就越高,效果也就越好。这样,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引入新的管理体系,而旧的管理体系又没有及时调整和替换,这使得管理体系效率太低。企业管理受到干扰,企业内部协调的成本显着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率下降。就管理体系的质量而言,通常是规范性的,其次是体系的严格性,最后是体系的清晰度。
4.着重于体系的理论和通用性以及体系的适当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国内外各种管理理论和思想中,反映在管理体系中的某些体系过于注重理论,却忽略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独立角色,侧重于管理体系的刚性,灵活性与企业文化的交互作用。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核心必须与企业文化的含义紧密相关,以便所有员工都可以建立独特且独特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以确立企业价值并最终促进公司的整体发展。企业管理体系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严格的管理体系应与灵活的企业文化相结合。
6.更加注意体系准备和问题,并减少体系实施检查。在积极地制定和发布企业体系时,不应认为发布了就没事了,不积极地推广、鼓励实施,以及不进行检查和落实、反馈。该体系尚未在实践中实施,尚未解决现有的问题,但是管理盲目乐观,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管理将变得更加混乱,这将使体系实施者的效率降低、只做表面文章。
六、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的方法及对策
1.优化完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当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建立机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机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机构框架,管理机制和过程,机构模板和机构管理信息平台。为了提高体系的科学性、标准化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标准化和优化体系的形式和内容。
2.加强组织对建立管理体系的保证。建立机构建筑物组织体系,建立机构建筑物管理委员会,建立机构建筑物管理部门和职务,形成企业完整的企业管理组织体系。体系构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核和批准企业体系构建的工作计划和其他主要问题,并審核和批准企业制定的体系文档。体系管理部门是企业体系部署的中央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管理计划的编制、实施与总结,制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与反馈,制度的规范性审核和合法性审核,制度管理工作评价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