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锋
摘 要: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却不是唯一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拓展教材、延伸教材、创生主题,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搭建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场。通过“拓展课”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自觉、更理性、更自主,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拓展课;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拓展延伸”是构建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拓展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二是开发“拓展延伸课”,将拓展延伸作为一个主题。相比较而言,“拓展延伸课”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要赋予数学拓展、延伸的时空,发掘数学拓展、延伸的素材,深化数学拓展课教学。
一、基于主题:拓宽“拓展课”的视野度
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偶尔的拓展、延伸也仅仅作为教材教学的一种点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建构“拓展课”,首先要赋予“拓展课”以有效时空和法定地位,甚至可以将“拓展课”写入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拓展课”有效的教学时空,彰显“拓展课”的教学价值。作为教师,要积极研发“拓展课”的教学主题,可以基于教材基础进行研发,也可以超越教材进行创生性研发等。
比如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在深度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延伸,研发了一节“拓展课”——《面积单位的认识》。在课堂上,从学生已有的关于“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知识经验出发,建构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在“拓展课”研发过程中,我们通过学情调查,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展开深度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定多个大小不一的面积单位?我们在定义一个面积单位时为什么总是用规定边长的正方形来表示?为什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公顷和平方米是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吗?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吗?……显然,相较于教材规定的内容,“拓展课”的教学范围更广,内容更深。教学中,我们从“平方米”这样的一个面积单位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感受、体验“公顷”的大小及“平方千米”的大小,而“拓展课”的教学不仅注重让学生感受、体验,而且在“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推导上铆足劲,下足功夫。在“拓展课”的学习中,学生根据其合情猜想,合情推理出在“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之后应当是“平方十米”“平方百米(公顷)”“平方千米”等,这样让“面积单位”“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建构更加水到渠成。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平方千米”与“公顷”,“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必然会形成学生认知的断裂,即为什么其他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而“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0呢?显然,传统的仅仅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建构有效的“拓展课”,就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主题”是“拓展课”教学的核心脉络,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度研发主题,让主题成为教师教学规划的“种子”,成为学生数学思考、探究的“发源地”。有了相关的“拓展课”主题,学生的数学“拓展课”学习将会更加自觉、更加理性、更加自主。
二、基于方法:搭建“拓展课”的思维场
数学“拓展课”教学,不能简单地、盲目地放手让学生直接探索,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让教师直接讲解。“拓展课”的教学要讲究方法。基于“方法”,搭建“拓展课”教学的立体性平台,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场。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适度点拨、适时点拨,从而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实”,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视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找规律”一类的问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良好问题載体。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一单元之后,笔者研发了一节单元主题拓展课——《图形中的规律》,着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掌握一类问题“以小见大”找规律的方法。
问题1:围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围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围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照这样的方法围100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化大为小找规律:围两个三角形比围一个三角形多2根小棒,围三个三角形比围两个三角形多2根小棒,也就是比围成一个三角形多4根小棒,即比围成一个三角形多2个2根小棒……因此,围成100个三角形比围成99个三角形多2根小棒,也就是比围成一个三角形多99个2根小棒。
结论:围成100个三角形一共需要的小棒的根数就是3根小棒加上多的99个2根小棒,也就是201根小棒。
拓展:围成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围成的n个三角形比第一个三角形多(n-1)个2根小棒,因此围成n个三角形一共需要(2n+1)根小棒。
有了这样的方法引导,接着笔者出示一系列找规律的问题,比如“围一个平行四边形需要4根小棒,围两个平行四边形需要7根小棒,围100个平行四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平面内有100个点,每两个点连一条直线,最多可以连多少条直线?”相较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直接过渡到“大问题”,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方法意识。
基于方法的“拓展课”教学,要有助于培育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在“现实发展区”内通过努力走向“可能发展区”。作为教师,要无时无刻为学生思维打开、思维发展搭建平台,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场”。置身于这样的思维场中,学生能展开积极的自主性思考、自主性探索,从而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基于结构:提升“拓展课”的教学力
和基于教材的日常课堂教学一样,“拓展课”教学也必须是结构化、系统化的。换言之,“拓展课”教学力图形成一个序列、一个系统的主题。基于结构,能提升“拓展课”的教学力。在建构系列性、结构性的“拓展课”教学中,教师还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而充分发挥“拓展课”教学的功效。
基于结构的“拓展课”教学,能让零散的拓展内容集成起来,促进学生系统思考、整体认知,这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性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行程问题》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阶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重点,但教材中只是简单的行程问题。为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根据行程问题的路向、特点的不同,建构、研发了多节有着紧密联系的“拓展课”:《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环形跑道问题》《流水问题》等,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都囊括进来。在“拓展课”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基本数量关系式,通过画图等方法进行探索。通过变式,不仅探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式,而且探究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不仅探究同时运动的情况,而且探究不同时运动的情况等。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相机总结相关的数量关系,比如“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又比如“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等。通过“拓展课”教学,学生掌握了相关行程问题的运动特征,比如“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应该是桥长加上车长”,又比如“环形跑道上两个物体相遇,一般情况下,路程和就是一个环形全程;环形跑道上两个物体追及,一般情况下,路程差就是一个环形全程”等。在“拓展课”的学习中,学生还能丰富自己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假设法”“转化法”“对应思想”“模型思想”等。
基于结构的“拓展课”教学,内蕴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历史演变等背景知识。实施“拓展课”教学,要追求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自能。实施“拓展课”教学,可以打破有限的教学时空,也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相关的数学知识得到整合。从这个意义来说,“拓展课”教学应当是一种跨界教学。数学“拓展课”教学,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广度进行拓展,而且能对学生的知识深度、知识温度进行拓展。“拓展课”教学,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学科的深邃、博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