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全体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教师始终采用共同教育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非常不利于学习成效的整体提升。为了避免和改善这一情况,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引进“分层异步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层次的整体提升。文章针对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相关措施建议供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分层异步教学法;小学数学;实践策略
一、 引言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小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指导方针。例如将“分层异步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就充分体现出了教育的公平性,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层次的整体提升。
二、 小学数学当中利用“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师在开展课堂引导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研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整合。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分层异步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分类整理,有效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学习能力展开学习。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多元化的解题方法,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学生进行多元化解题过程以及探究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课程的学习知识,打好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督促学生在课下能够进行探究活动。在教师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引导下,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教育,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地完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 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教师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里所说的学习情况,并不单指学习成绩、考虑成绩这一层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专研程度、纪律表现、思维活跃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理性的评价,为接下来的分层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后,教师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学生具备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秀、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等特质;B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好,并且具备一定的上进心和集体意识,但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C层次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接受能力和智力水平整体偏下;此外,在实施分层异步教学之前,教师要将引进该方法的初衷、目的与实施细则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交代清楚,让大家明白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性,确保相关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分层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只要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不论是B层次学生还是C层次学生,都可以晋级到A类学生的行列当中。同样,当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呈现一定的退步时,其所在层次也要有所下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 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在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过程中,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教师需要以优化教学方案作为突破口,并且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分层异步教学的有序实施。例如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避免出现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导致中等生和后进生丧失信心;定得过低,导致优等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而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唯有根据A、B、C三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工作的逐步开展,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层次的整体提升。在编制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教学平衡点,例如面向A层次学生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着重针对B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而针对C层次学生,老师则应该帮助找到学习障碍以及扫清障碍的根本办法,平时多用一些鼓励和赞赏的语言,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一)系统性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的“分层异步”,要求数学教师明确自己的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经过综合之后能够将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出来。部分学校在分层教学引导阶段,还会建立一个考量的过程。数学教师在课下对不同学科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教师对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分层,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潜在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强,那么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探究期间,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影响因素。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能力,教师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效把控。
(二)動态分层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学习时,其数学学习情况也是随着发生变化的,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开展动态分层的教学引导模式,注意学生在第一次分层结束之后,学生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当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出现波动变化,一些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也有可能向上发展。动态的分层教学引导模式,能够有效地让教师对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进行引导,根据这些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问题可以适当做出调整,为学生调至稍高一点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分层教育的实践意义,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效率。
(三)设置“分层异步”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好分层异步的教学引导,无论学生处在哪一个等级当中,其根本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为此,教师应当注意观察一些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能够将基础性的知识有效掌握,进而使学生对更高标准的数学知识难以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因为基础知识不牢靠,而使教学效率低下。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考核的形式检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应用掌握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到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自主探究更为理想的学习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难易程度,也应当有一定的差异性,利用好这一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逐渐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数学基础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
五、 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问”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再有难度的问题,例如让C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基础类、常规类问题,面向B层次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问题,而A层次则要解决一些发散性问题。通过这种由易到难的分步教学,锻炼全体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整体提升;其次,在布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时,也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C层次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B层次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A层次学生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从而充分发挥出练习题在巩固知识掌握程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练习题进行分层时,如果B层次学生想挑战一下A层次难度的习题,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份勇气与信心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其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也是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核心目标所在;此外,在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涉及分层次的教学辅导。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反馈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以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障碍,尽快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要对学生平时作业、考试中的易错题给予高度关注,适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有效的弥补。
六、 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普遍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些许进步,并且适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不断突破自我、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力。首先,老师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比如针对A层次学习,教师要尽量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们的学习成绩,避免因此而打击B、C两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或者借鉴A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A层次学生成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榜样;而对于B、C两类学生而言,他们当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只要教师所采用的激励措施得当,就会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很大的进步。因此,教师要时常面向这两类学生说出一些鼓励与赞美的语言,为他们打气加油,例如“老师相信你”“最近进步非常快”“希望你继续努力”等等。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之下,学生必然会获得进大幅度的进度与提升。
七、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全体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导致共性教育的最终成效不够理想,更不利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将分层异步教学相关策略引进到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倩.浅谈“分层异步”在小学中高年级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0-151.
[2]江腊九.“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7):117-118.
[3]孫治强.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2):38.
作者简介:
杨全业,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杨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