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心理疏导的渗透探究

2020-11-03 05:40郑淑文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心理疏导

郑淑文

摘要:青春期的学生不仅仅身体和大脑进入快速的发育期,心理特征也逐渐变得复杂。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因此,教育工作的趋向应更多关注初中生的心理构建。音乐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构建帮助非常大的课程,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美好的音乐感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心理疏导;渗透探究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输出性的,是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传递和交流,因此,被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要做善观察、会思考、懂创造、常反思的人民教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音乐课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艺术课程。它不仅能将学生学习中的压力释放出来,还能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不仅能感化心灵,还能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音乐教学中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希望我们祖国的每一朵花朵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沐浴在阳光下灿烂绽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成为新一代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建设者。

深圳是一座外来人口居多的移民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激烈,这无疑给居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据调查,广东是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地区,单亲家庭对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构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父母每天在为生存而奔波,对孩子的关心关注不够,孩子们长期在缺乏陪伴与关爱的环境下成长,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孩子们无法承受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对人的摧残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青少年自残、自虐甚至自杀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初中生普遍存在以下现状:(1)身体和心理的矛盾;(2)成熟与幼稚的矛盾; (3)独立与依赖的矛盾;(4)开放与封闭的矛盾;(5)自制与冒进的矛盾;(6)渴求与压抑的矛盾等。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不仅要担当起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心理疏导者,有意识地把心理疏导融入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做一名有智慧的好老师。

音乐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它会在无形中让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这些都较其他学科有很大优势。音乐能让学生糟糕的心情得到舒缓,也可通过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净化心灵,调节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疏导,通过设计有效的音乐教学来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美好的人生。

二、音乐教学中心理疏导的渗透意识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观察、多积累,收集生活的点滴来形成自己的教育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为接受与喜爱。初中音乐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其中更不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的时候,要做到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课程。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一定能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实现心理疏导的目标,做到融会贯通。

三、音乐教学中心理疏导的渗透措施

(一)走近你我,得以信任

要问当一名老师什么最重要,我肯定会说:“赢得学生们的喜爱与信赖很重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才能信任你。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信赖、彼此信任。中学生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比较难打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去教书上的内容,而是先让学生了解教师、了解音乐。在开学的时候,以互相了解为起点,教师可以从下几点去介绍自己:(1)学习经历(介绍你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知道你也是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才能考到好的高中及大学);(2)有趣的经历(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儿,让学生对你感兴趣,觉得你愿意跟他们分享开心、有趣的事情);(3)难忘的糗事(分享一些自己比较糗的事情,让学生觉得原来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人无完人,这样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除了让学生了解你、信任你,你也得快速地掌握每一位孩子的信息,如孩子的姓名、喜好、家庭情况等,都要事先做个摸底。知根知底,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二)积极参与,得以释怀

音乐的魅力无限大,我们要相信音乐无所不能。在音乐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并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践行。课前,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歌曲,让学生的身心慢慢安静下来,再进行课堂教育。课中,可以抓住教学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寓心理疏导于教学中,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宽松、健康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课后,可以通过互相分享的模式,推荐一些好听的歌曲。也可以每天推荐一首歌给学生聆听,指导学生在学习疲惫或者内心紧张的时候听听音乐,让自己的内心得以释怀。

(三)营造氛围,得以调节

轻松的氛围可以让人内心舒服,紧张的氛围则会让人无法呼吸。所以,氛围的好与坏尤为重要,而音乐是调节内心、营造良好氛围的好帮手。好的音乐不需要过多地诠释,学生都会为之吸引。当你听到很震撼的音乐时,你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喝彩;当你看到用深情舞动的作品,你就会产生很多美好的想象,所有的不愉快都会受到周边好的氛围的影响而烟消云散。很多时候,痛苦也只是那么一下子,只要有方式方法去释放出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注重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学生心理会更加健康。

(四)情感共鸣,得以改善

作为音乐教师,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用悦耳的声音、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去演唱时,必定使学生受感染、情为所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所有的烦恼也会抛之腦后。教师在教授每一首歌曲时,除了要教会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的节奏,还应从渗透心理疏导的教育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指导学生深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带着学生走到宽阔的草地或者操场去上音乐课,让学生听着美妙的歌曲,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包容。

四、结束语

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及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关键在于我们的培养意识及培养目标。我们要培养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学生,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合格人才。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我们音乐老师要不断去探索研究更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增强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让每一位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得以释放、得以调节、得以改善。为了祖国的每一朵花朵,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期待花儿满园的那一刻。

参考文献:

[1]叶华.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J].北方音乐,2020(07).

[2]王丽玮.展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J].教育管理与科研,2007(08).

[3]杨进勇.学会营造良性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2009(10).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心理疏导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初中音乐教学应当注重资源整合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