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

2020-11-03 05:43荆保华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荆保华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影响着高校利用网络对高校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传输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成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存在着网络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要从加强高校网络队伍建设和打造高校网络精品内容入手,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问题,助力高校实现生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内涵和外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内涵

高校兼具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是国家不能放松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随着网络兴起,高校加紧了网络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了加深对这一新环境的有更深理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内涵作进一步界定。

李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中探讨了虚拟环境及虚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虚拟经济环境、虚拟交往环境、虚拟社区和虚拟教育环境对人的网络活动产生的影响。张耀灿等人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对虚拟环境作了进一步的界定:“虚拟环境或虚拟世界就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 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和体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吴满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一书中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划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及教育网络环境促进了教育主客体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媒介和局域网来进行直接的接触。陈万柏和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对大众传播环境作了详细地解释:“经由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录像、网络等传播的各种信息所构成的环境。”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宋亚伟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优化》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也是人们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出的一种可以交替更换的、三维视听的、虚拟的传播媒介环境”。

在长期的探究过程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已经有了较为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整个网络的技术、终端、传播内容等方面探讨和定义了网络所构成的环境。面对高校特殊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积极探讨网络所构成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从理论上不断加深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理解和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取得成果基础之上,笔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作出如下定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是在高校这个特定场所,通过互联网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是一个复杂环境系统,对其内涵阐释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是绕不过的话题,研究者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目的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提供一个天朗气清的外部保证,为夺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高地奠定环境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外延

“外延”一词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反映在概念之中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外延是指一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影响的因素。这个外延包括网外环境和网内环境两大部分。

网外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个主要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有着决定作用。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经济作为支撑的上层建筑是不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道德观教育也就很难实现,更无法营造良好的网内环境系统。社会政治环境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造也具有重要作用。政治是经济的反应,政治的民主和经济的繁荣都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制度、社会道路的认可。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综合反映,社会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深刻反映着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网络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网络内部形成的价值判断紧密相连。

网内环境主要是指在虚拟情境下,通过网络空间孕育而生的特殊环境。一种是网络亚文化环境,这个环境是指区别于主流文化所构筑的网络环境,在虚拟空间中存在的一种非主流网络文化下所建构起来的,专属于网络世界所拥有的环境;另一种是网络环境中网络舆情所构造的环境。以通讯平台为基础所建立的“群”团体构成了一个个社区,在社区中是以“网络匿名”的方式存在于网络中。这个群体存在同辈群体和非同辈群体的复杂情况,加上社会实践的不同,对网络的某些事情的看法也必然各不相同,充满矛盾。高校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被这样的网络社区所影响。再就是网络主流环境,官方权威信息依靠主流媒体在网络中进行宣传和报道,在网络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网络建设过程中,我国各大院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个学校争相建设“红色网站”,积极开通以院校和學院命名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需求作出了积极努力。但是在成就之余,高校也必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构建还处在初步阶段,达到习近平关于网络环境的期望还有很长一段道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监管主体尽责有限

高校教育网络缺乏教育专线、人才和相关管理部门。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各种思潮都在寻求多种途径渗透高校,目的是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思想。网络作为当今最便捷的信息交互工具,走进校园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高校缺乏资金投入,过度追求降低成本,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高校所具有的特殊性,就增加了高校管理校园网络的难度。此外,高校师生网络监管意识淡薄。对高校网络内部存在的问题最深有体会的应该是使用该网络的高校师生。他们对于改进和净化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反馈机制不通畅,加之各方对于师生所提建议不够重视,师生为高校网络建设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二)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管控体制不完善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受众在网络领域通过网络语言和其他方式,围绕社会公共事务性的热点或普遍关注的议题所表达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集合。学校是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规范,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机构。在高校网络世界中,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交互的便捷性,方便了高校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发表关于热点问题的看法、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成为表达自我情绪的平台。而突发性的热点问题也使得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的特点显现,即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对某一事件的探讨达到顶点。目前,高校处理热点问题的能力略显不足。首先,高校缺乏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机制。话语是让人懂得思想厚度的前提,高校的发声正是和说话一样,是传达高校对于某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展现的是一个学校所承载的底蕴和涵养,这一过程能够激发本校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感。然而大多数高校只是从信息传播角度转载信息,而不加任何看法,表面是中正,实质上是忽视了自身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其次,高校对于处理网络热点问题缺乏能力和手段。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繁多,表达很自由,但对热点问题的回应和引导依旧掌握在网络中具有较强话语权的网络大V手中,而社会各界大V的言论水平参差不齐,所传输的意识形态观点各有指向,难免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产生偏颇的看法。高校处在网络环境之中,对于自身在网络上的发声技巧、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优化方式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人思想品德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被人所创造也被人所享用。因此,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环境的质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着紧密的关系,没有理论深厚的内容就难以吸引新时代青年,难以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更无法有效捍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高校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质量,为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讨论的话语主题并将其内容生活化。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感受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动态,在教育活动中主动交流,主动参与受教育者在网络上的学习和教育活动,进而建立共同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内容。第二,组建教育双方的共同信念归属。这一信念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把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把握了正确的政治教育方向,避免枯燥而又僵硬的教育形式,而且大学生乐于接受。第三,要从受教育者的网络语言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纳新的东西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语言并不都是“洪水猛兽”,也有很多值得吸取借鉴的话语因素,高校只有做到扬弃,才能塑造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体系,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整合性的新体系。

(二)培养一支专兼結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最终还是依靠人来完成,因而拥有和培养一批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背景的,熟悉现代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不光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事情,因为仅仅依靠专业队伍,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所以高校要打造全体师生参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净化队伍,使师生从单独的享用走向共建共享的环境氛围。首先,坚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工作,任务是用国家意识形态武装师生头脑,工作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因而做这些工作的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坚定的信念,只有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其才有可能将工作做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其次,努力完善相关的反馈机制体制。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队伍的有效工作需要获取相关的需求信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这有利于队伍及时获取受众的建议和意见,以及为高校师生共建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高校利益的网络空间提供技术和渠道支持。

四、结语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具有整体和部分的观念。社会网络环境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整体,这个整体得到改善也会推动部分的优化;另外,也要不断优化局部,即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这有助于社会网络环境的改善。所以,建设者重视顶层设计的同时,要注重细微之处,不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为建设更加适合高校师生发展的网络环境提供新举措。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宋亚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优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5(3):142-144.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黄永宜,刘莹,魏钢.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涵义和特点[J].理论界,2011(5):196-199.

[6]张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29-30.

[7]王襄渝.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8]马勇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9]肖燕飞.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10]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1]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11):75-82.

[12]郭蜀燕,杨奇才,刘新,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动态与启示[J].天府新论,2008(1):159-160.

[13]骆郁廷.吸收、判断、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120-131.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