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林
摘要:开发课堂观察量表的前提是弄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涵与边界,并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问题的内涵与边界明确后,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解决思路,并且有相应的具体观察指标来支撑这个思路,使各种观察指标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收集体系。由此,可按照“研究问题”“设计依据”“使用说明”的思路开发观察量表。具体结合四个观察量表的开发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课堂观察 观察量表 研究问题 设计依据 使用说明
你看到了什么,取决于你想看什么或者准备看什么。课堂观察也是如此。
课堂观察是一个拟定研究问题、确定解决策略、收集相关证据、得出有关结论的研究过程。课堂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对快速、科学地收集证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课后会议的时间限制与听众的可接受性对结论的直观性和逻辑性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所以,把问题解决的策略工具化,是课堂观察的现实需要。从操作性来看,观察量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工具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工具即为观察量表。
一份具体的观察量表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开发观察量表的前提是弄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涵与边界,并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问题的内涵与边界明确后,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解决思路,并且有相应的具体观察指标来支撑这个思路,使各种观察指标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收集体系。课堂观察的情境属性,要求设计观察量表时适当地展开想象,思考观察量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观察结果有清晰的推论思路。
由此,按照“研究问题”“设计依据”“使用说明”的思路开发观察量表,可能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结合四个观察量表的开发实例具体说明。
一、聚焦“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的观察量表开发
(一)研究问题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潜在)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根据“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支架是到达潜在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学习支架是由教师创设并用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框架。因此,学习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习支架的设计,二是学习支架的利用。因此,从“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角度来研究“教师创设、使用的学习支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抓住这一研究问题的关键。
(二)设计依据
学习支架有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模型、解释、对话、合作等多种类型。在设计学习支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学习环境、教师特征等,它们对学习支架的类型和内容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判断学习支架的设计水平。但在设计观察指标时,应针对学习支架的特点找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属性,例如,可以从它的来源(来自教材、借用、自创),清晰度(是否便于学生获取信息),认知水平(是否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技能要求(是否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和突出特点(体现教师的个体智慧)等方面展开观察。
学习支架的利用效果与讲解、对话、媒体、时间、对象等因素有关。因此,观察学习支架的利用效果,可以从学习支架出现的时机、使用的情境、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方面展开,例如,教师的模型解读、师生对话的过程与对象、板书与媒体辅助、图与其他支架转换等。
由于任何一项观察的终极目的都是研究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可以围绕每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的观察。
由以上依据,可设计表1所示的观察量表。
(三)使用说明
1.注意事項。
表1的记录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学习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判断的。最好采用“ABCD法”(一种强调用行为术语描述学习目标的方法)来表述学习目标,有利于找到具体的判断依据。
因观察和记录涉及师生对话,而表1空间有限,故还应结合座位表进行记录具体的对象、对话内容(包括问题与理答)、交流时间、出现时机等要素。这样,表1的记录压力会大为减轻。
当然,因为要结合座位表进行记录,表1的记录量较大,很多观察指标需要在课堂上迅速做出专业判断。因此,量表的使用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教学经验丰富或专业水平高者,可一人独立观察记录;否则,就应采取多人合作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者从不同的指标切入。同时,对出现时机、支架解读、板书与媒体辅助等都需要详细记录发生的过程。因此,可使用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等器材辅助记录。
2.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有两种推论思路:其一,以学习目标为线索,逐条总结所涉及的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情况,最后推出这些学习支架是否恰好处于“最近发展区”,是否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否能促进学习;其二,以学习支架为线索,按照学习支架的类型逐项分析学习支架设计与利用的效度,分析所涉及的学习支架的特色,说明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发展问题与方向。
二、聚焦“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达成”的观察量表开发
(一)研究问题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学目标赖以达成的媒介是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其中,涉及师生双边的活动,可以称之为课堂互动。因此,课堂互动是在教师设计和指导下完成的,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或手段,对教和学的形式、过程、结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影响课堂互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教师关于互动的设计、指导、组织水平,课堂的具体环境,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状态是最重要的几个因素。这些因素的叠加将使课堂互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因此,分析“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达成”的逻辑关系,是研究“课堂互动能否促进学生学习”较好的切入点。
(二)设计依据
从教师的设计、指导、组织的角度考虑,影响课堂互动效果的因素可能有互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步骤、时长、时机、指导等。将这些指标整合起来,可以归结为互动主题、互动过程、互动小结三个方面。
互动总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的。互动主题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它与教学目标是否贴近,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吻合,这可以通过教学分析和现场感受得到验证。因此,在观察时只要记录观察主题即可,后续的分析可留待课后会议时解决。
判断互动实际效果的依据源于互动过程中的证据。影响互动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的状态、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学生的观点、作业、动作、表情等)、互动的时长、互动出现的时机等。这些在课堂中都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互动小结是课堂互动活动结束时,由教师主导的总体点评或活动小结。课堂互动环节较多、信息量过大时,学生容易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中,因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使互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互动环节结束时,教师是否对互动中学生的表现做出了总评,是否对互动中需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小结。
由以上依据,针对某一个互动活动,可设计表2所示的观察量表。
(三)使用说明
1.注意事项。
课前,使用本表的观察者应向执教教师详细了解本节课的互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设想,以保证课中的观察和记录顺利进行。
同样地,表2的记录信息量较大,最好配合座位表记录,可以省去对不同对象(“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参与度和完成度的记录。也可选择表中的某部分进行观察,如互动主题的选择,或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或教师对互动活动的具体指导。
2.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课后对表2的分析与推论可以借助表3来完成。表3中互动有效性分析的条目分为三大类,分别对应互动的主题、过程、小结,便于观察者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只选择某部分观察记录的观察者,选择对应的部分展开分析即可。
三、聚焦“课前预习检测题的设计和结果处理”的观察量表开发
(一)研究问题
学生课前学习准备有多种方式,其中,预习课本是重要的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预习课本活动,目的是明白或大致清楚将要学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这些内容怎么学、要做什么准备、哪些内容不太懂。教师获得这些学习信息的方法有访谈、預习检测等。一般来说,通过预习检测的方式获取学习信息的操作性更强,结果也可能更科学。因此,如何设计预习检测题,如何分析和利用预习结果设计课堂教学,是获取和处理预习信息的关键所在。
(二)设计依据
按照预习检测题的设计、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教师对预习检测结果的处理三个部分设计观察指标。
预习检测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教师获取、分析、利用学情,可以从四个方面考量:(1)对应的学习目标,即预习检测题想检测什么;(2)试题与目标的一致性,即试题能否检测对应的目标;(3)试题的命制水平,包括试题的数量与质量是否适当等;(4)检测题完成的要求,如是否独立完成、是否限时完成等。
学生的完成情况是需要统计的信息,包括完成的人数(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统计)、预设与实际的完成时间、典型错误和错误率。
教师对预习检测结果的处理包括课前和课堂两个环节,可以从四个方面考量:(1)对信息的收集,可采用批改、访谈、分类等方式;(2)在课堂上利用了哪些预习信息,是否有取舍;(3)怎样利用的,如围绕典型错误组织教学;(4)利用得怎么样,从学生的活动中收集证据,包括参与的人数、对象等。
由以上依据,可设计下页表4所示的观察量表。
(三)使用说明
1.注意事项。
预习检测题的设计,可以在课前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检测题命制的意图和技术问题。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应该在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之后、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如果时间等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全体统计;如果统计工作量较大,可以采用多人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预习检测结果的处理,主要通过记录与预习检测相关的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活动来获得。
2.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有三种推论思路:其一,以题型为线索,分析哪些题型适合准确检测学生的学情,哪些题型适合教师课堂处理学生的学情,不同题型适合检测什么层次的知识点(或考点)和能力,最后推出这些检测题的题型设计是否有利于教师获取、分析、利用学情;其二,以学生层次为线索,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用什么题型去检测以获取学情,最后推出这些检测题是否有利于全面掌握各种层次学生的学情;其三,以知识点(或考点)为线索,分析不同知识点(或考点)的掌握情况,最后推出这些检测题是否有利于检测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否有利于教师获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聚焦“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观察量表开发
(一)研究问题
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某种本质特征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模型抓住了原型最本质的一面,运用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模型也是分析的工具,运用模型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在运用模型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精神等。
(二)设计依据
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该考虑三个问题:用这样的模型有必要吗?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模型的含义?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这三个问题为确立观察指标指明了方向。
第一,模型的必要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匹配,因此需要记录模型的类型和对应的教学目标。
第二,理解模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模型的含义,是一系列的师生活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了解模型的来源,模型可能来自教材或其他资料以及课堂生成;二是分析模型的要素,建构模型是一个对原型的关键要素识别和抽象的过程,理解模型要素的含义是理解模型含义的基础;三是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各种模型要素的组合与规范表征,这是理解模型含义的关键。
第三,利用模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也是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可能涉及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明确利用模型完成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二是模型作为一种解决策略,必须通过“再呈现”培养利用意识;三是模型的“再解读”,可以用于加深或强化模型的理解,以便解决问题;四是可以利用模型的变式解决问题,加深对模型的理解;五是对话或指导,即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由以上依据,可设计表5所示的观察量表。
(三)使用说明
1.注意事项。
课前,观察者可以和执教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将运用哪些模型、设计的意图、预设如何运用模型等。這有利于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观察、记录。
“理解模型”和“利用模型”观察记录的是相应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即教学片段,可以将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分类记录。其中,学生的表现可以利用座位表辅助记录。另外,学生的表现也可以利用来自其他学生维度的观察者的记录加以补充。
2.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有两种推论思路。第一种,以单个模型为中心,逐一分析反思。结合模型教学的效果,通过比较用到的模型及其类型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分析运用模型的必要性;通过解构教学片段,梳理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模型和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观察量表中的哪些方面、效果及整个过程的逻辑性如何,可以分析学生理解模型和利用模型的有效性,并且佐证相关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第二种,以模型的类型为中心,组合分析。将多个模型作为例证进行比较、归纳,可以衍生出多个视角。如: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类型的模型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识别和理解已有的模型?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构建模型?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利用模型?模型的运用有何特点?
一个研究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框架,不仅取决于研究问题本身,还与观察者的自身素质、学生的具体情况、执教教师的个性特征等因素有关。所以,研究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不同情境下,与一个研究问题相对应的观察量表可能有多种,与一份观察量表相对应的结果推论也可能有多种。这是课堂观察时一定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