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谓的“新教师”,一是指从各大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工作的新教师,二是指已有工作经验但初始就业领域非高职院校系统的新教师,如来自企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新教师。基于此,充分把握高职新教师的来源,并在区分他们教学能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的培训策略。针对新教师的培训策略,可从“发挥二类新教师的教学优势以取长补短”“以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新教师的教学素材”“以‘传帮带为主线在实践中完善教学系统”这三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策略;四川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5-0130-02
近年来,全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需求增加,大批优秀应届毕业生和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高职院校从教,并且承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抓好对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培训,提升高职院校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各专业新教师来源存在差异,并且各个专业的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新教师培训必须要体现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保证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一、四川省高职院校新教师职教能力存在的问题
1.职教理念和职教能力欠缺。由各大院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新教师,普遍存在着职教理念和职教能力欠缺的问题。具体反映在:其一,这类新教师仍然沿袭着在接受研究生教育中所形成的学术性思维,在理论教学时较为突出学理性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基于工作过程给予知识阐发。当然,由于本身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所以他们在教学中也就不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素材,即使在备课时有意识地融入岗位工作元素,但在具體的知识阐述中仍显得空洞和苍白。其二,高职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部分,这类新教师存在的教学能力问题在实训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即难以在实操知识讲解中做到精准发力,而且其对实训设备的上手能力也存在不足,进而就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示范。
2.职教能力存在结构性失衡。该问题主要存在于那些从企业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新教师。这类新教师主要担任自然科学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如汽车类专业、机械制造类专业等。在他们在教学能力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一是在理论教学中无法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法,且在教学常规的准备上存在不足,导致他们在理论教学中习惯以自身的工作案例为授课主线,案例所包容的知识点存在着碎片化、零散化、片面化等倾向,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二是实训教学成了这类新教师的强项,但这类新教师偏好于对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岗位情景,但却较为弱化对学生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
二、新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在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中笔者感知到,不少作者都将高职新教师“同质化”,即以由各大院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新教师为代表,这样势必在新教师培训对策的构建上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需要充分把握高职新教师的来源,并在区分他们教学能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的培训策略。由此,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新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
1.丰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素材。由各大院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新教师属于高职院校新教师群体的主体,且近年来随着四川高职院校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又会在增量上使这类新教师未来成为高职教学的中坚力量。面对他们在教学中所反映出的能力问题,在培训中需着力丰富他们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素材,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符合校本要求的职教理念。将企业岗位场景融入到教学之中,可通过获得第二手资料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这类新教师通过获得第一手资料去自觉完成知识整合和再造工作来实现。四川省高职院校在优质校建设背景下,大力推动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以在新教师培训中还应重视他们的实训教学能力培养。
2.建立规范标准的高职教学系统。由企业调入高职院校的新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他们天然拥有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理念和能力,并在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参考上文所指出的问题,在新教师培训中需帮助他们建立规范、标准的高职教育系统。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同,高职教育需突出教学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也是职业人才培养中所必备的前置性条件。这里的“教育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反馈阶段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从解决主要问题入手,在培训中应重点对教学实施阶段的知识模块讲授、师生互动、合理应用教改成果等方面给予强化训练。
3.型塑高职姓“高”的教学意识。本文所指出的新教师类型尽管属于新教师群体中的小众,但他们在教学中仍拥有自身的优势,如教学技能扎实。对于他们的培训应重点放在提升其职教理念上来,即型塑他们高职姓“高”的教学意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关注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探究能力的训练,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应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且教材只是教学参考,课程教学中的标准答案并不能完全从教材中去寻找,甚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所谓的标准答案。所以这些都需成为这类新教师的职教意识,要勇于扬弃自己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所得。
三、新教师培训策略
1.发挥两类新教师的教学优势以取长补短。应在辩证视角下去看待四川高职院校新教师的来源途径,这两类新教师拥有自己在教学能力中的比较优势,具体反映在:第一类新教师拥有宽广的专业视野,第二类新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对新教师开展培训时需要挖掘他们各自的优势,以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本文建议,首先,在培训中可以邀请第一类新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联系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趋势解构课程知识模块;其次,在培训中可以邀请第二类新教师开设针对企业工作过程体验的讲座,在实训室中为新教师现身说法。
2.以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新教师的教学素材。需要使第一类新教师获得企业工作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使他们未来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坚力量。本文建议,应努力为这类新教师创造条件,以企业挂职锻炼来丰富他们的教学素材。具体的挂职锻炼形式可以为:一是利用假期让新教师前往合作企业开展挂职锻炼,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日常工作,并在工作中体验真实岗位情景,收集和总结岗位工作中的案例素材。二是在校企合作中让这类新教师参与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工作,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与企业方保持工作联系,并从中获得企业岗位工作的案例素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推动这类教师挂职锻炼时应保障其获得合理的薪酬回报,这样将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到重构自身的教学能力中来。
3.以“传帮带”为主线,在实践中完善教学系统。针对第二类新教师需要规范他们的教学系统,所以可以采取“传帮带”的培训策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部分高职院校在选择帮带教师时以职称为导向,如副高以上职称才具有帮带的资格。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不足,四川高职院校中的教学骨干仍是以讲师队伍为代表。因此,在选择帮带教师时应“重教学能力、轻职称结构”。“传帮带”培训策略的实施一般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应在问题导向下展开工作,即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对策。本文建议,帮带教师应首先与这类新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听课基础上挖掘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优势,并将“帮带”的着力点放置在解决明显存在的教学问题方面,这样就能为新教师提供具有弹性的培训环境,而且也符合这类新教师的职业心理。
四、结语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为篇名,搜集自2003年至2017年有關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文献230篇,再以“需求”为主题进行二次搜索,收集到涉及研究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需求和策略的文献共计56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研究时间上看,学者们对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培训的研究是从2003年开始,但在2012年制定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后,这一问题才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研究的思路上看,对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培训研究主要为调查性研究,且多以某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该院校新教师培训现状等问题。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背景下,以新教师来源渠道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求为切入点,分析新教师培训需求和培训策略的研究,还未曾见。
本文认为,需要充分把握高职新教师的来源,并在区分他们教学能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的培训策略。应以辩证视角去看待四川高职院校新教师的来源途径,这两类新教师拥有自己在教学能力中的比较优势。需要使第一类新教师获得企业工作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使他们未来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坚力量。针对第二类新教师需要规范他们的教学系统,所以可以采取“传帮带”的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传熙.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65-68.
[2] 李丽红.德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及培训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8,(4):22-23.
收稿日期:2020-03-2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需求及培训策略分析”(18SB0812)
作者简介:何凯(1990-),男,四川宜宾人,讲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