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顾海帅,宋伟健
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 无锡 214100
腹股沟嵌顿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1],如不能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肠内容物绞窄、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手术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重要方法,其中无张力修补和腹腔镜下修补术临床较常用,二者各具优势。鞠雷[2]研究发现,无张力修补术后会很可能会再次进行修补术,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患者痛苦。金从稳等[3]认为腹腔镜下修补术用于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临床疼痛、术后复发上的疗效更佳。选取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2012 年1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分别采用无张力修补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2012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A 组、B 组,每组43 例。A 组患者中年龄18~79 岁,平均年龄(59.87±8.97)岁,病程1~38 个月,平均病程(25.69±4.87)个月,右侧腹股沟嵌顿疝32 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11 例。B 组患者中年龄18~80 岁,平均年龄(59.89±8.91)岁,病程1~37 个月,平均病程(25.62±4.86)个月,右侧腹股沟嵌顿疝30 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4]:参考中华医学急诊医学分会国家急诊医学会制定的腹股沟嵌顿疝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成年患者;(2)知情同意;(3)手法复位修复失败。排除标准:(1)抑郁症患者;(2)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合并其他肛肠类疾病患者;(4)各种肿瘤患者;(5)脓毒症患者;(6)ICU患者。
A 组患者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术前完善患者血常规、心电图机X 线等,采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后,常规消毒后在腹股沟部制作大小约6 cm 斜形切口,理清解剖结构,分层分离直接找出疝囊,还纳疝囊后进行高位结扎,再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处理。B 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术前完善血常规、心电图、X 线检查,全身麻醉,插管麻醉。做1 cm脐部小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肠管内环境,了解内环情况,找出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囊,还纳复位疝囊,再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处理。
(1)一般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2)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复发情况,计算发生率。(3)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使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疼痛:手术前、术后12 h、24 h 采用Prince-Henry法评价患者临床疼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大。
本文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28.0 软件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炎性因子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以(±s)形式表示,采用t 检验。患者的性别、、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使用(%)表示,性别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 组患者手术时间(91.56±3.59)min、术中出血量(23.72±4.55)ml、住院时间(5.71±2.63)d、恢复正常活动时间(3.07±0.78)d少于A组(P<0.05),见表1。
B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A 组(P<0.05),见表2。
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降低;B 组患者IL-6(4.01±0.28)pg/ml、IL-10(3.41±0.49)pg/ml、TNF-α(2.65±0.23)pg/ml低于A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比较(±s)
组别A组(n=43)B组(n=43)tP手术时间(min)112.57±3.58 91.56±3.59 32.847<0.001术中出血量(ml)41.57±4.59 23.72±4.55 51.019<0.001住院时间(d)9.65±2.61 5.71±2.63 14.351<0.001恢复正常活动时间(d)4.87±0.74 3.07±0.78 4.992<0.00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组别A组(n=43)B组(n=43)术前 术后tP IL-6 6.57±1.68 6.58±1.61 0.024>0.05 IL-10 6.74±0.31 6.79±0.32 0.031>0.05 TNF-α 3.78±0.31 3.71±0.33 0.043>0.05 IL-6 5.62±0.24 4.01±0.28 11.217<0.001 IL-10 5.62±0.47 3.41±0.49 19.623<0.001 TNF-α 3.04±0.27 2.65±0.23 8.004<0.001
术前两组患者Prince-Henry 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 增加,24 h 降低;B 组患者术后12 h(2.81±0.46)分、24 h(1.87±0.23)Prince-Henry 评 分 低 于A 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分
表4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分
组别A组(n=43)B组(n=43)tP术前2.61±0.17 2.69±0.19 0.031>0.05术后12 h 3.14±0.41 2.81±0.46 4.987<0.001术后24 h 2.73±0.29 1.87±0.23 6.514<0.001
腹股沟嵌顿疝发生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机体内某个脏器离开正常的解剖位置,进入另一个部位是疝形成的医学基础[5]。斜疝容易嵌顿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尽早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6]。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重要方法,但术中不能做广泛的组织分离[7]。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腹腔镜下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术中腹腔镜可逐层分离组织,避免损伤输精管、血管及神经淋巴系统,有利于减少疼痛,预防术后感染[8]。周建平等[9]发现使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疗效较好,术后恢复较快。
腹腔镜下修补术具有出血量少、血管损伤小的优点[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少,说明腹腔镜下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相比能明显减少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B 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较少。腹腔镜下修补术对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预防术后血肿、切口感染,同时术中清除疝囊干净,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分析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发现,B 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较低,说明腹腔镜下修补术能减少机体应激反应。B 组患者疼痛较少。腹腔镜下修补术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故而术后疼痛少。
综上所述,无张力修补与腹腔镜下修补术均能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其中腹腔镜下修补术临床疗效较好,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