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倩,许 妍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郑州 450000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随血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临床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但治疗手段均会对患者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全面引导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6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对照组年龄32~54 岁,平均年龄(45.38±4.69)岁;单侧乳腺癌51 例,双侧乳腺癌9 例;病程1~4 年,平均病程(1.92±0.71)年。观察组年龄31~54 岁,平均年龄(45.31±4.75)岁;单侧乳腺癌52 例,双侧乳腺癌8 例;病程1~4 年,平均病程(1.87±0.75)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②均进行放射治疗;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沟通交流存在严重障碍者;④精神疾患者。
1.3.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放射前给予患者放射部位皮肤检查、清洁,嘱其放疗期间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放疗后嘱患者对放疗部位皮肤进行保护,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烧灼感和刺痒感时,可用手掌轻轻拍打局部皮肤,勿抓挠皮肤。
1.3.2 观察组给予全面引导护理:(1)放疗前对患者详细讲解放疗的原理、过程及治疗的效果,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消除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2)放疗前嘱患者穿着柔软衣服,勿佩戴金属配饰,给予放疗部位皮肤进行清洁,使用柔软湿毛巾进行擦拭,忌用凡士林软膏或湿敷,尽量减少涂抹肥皂和用力搓擦,要保持患部清洁,严防感染,用含抗生素和地塞米松软膏,如氯地霜外敷或用硼酸溶液湿敷以使皮损尽快愈合恢复,可用庆大霉素、康复新湿敷后行暴露疗法,可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水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的作用;(3)运动护理:放疗第1 d进行握拳运动,伸直握紧双手,5 次/d,后逐步进行肩部、肢体运动,由轻微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4)饮食护理: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食用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等。
(1)于护理前、护理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均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2)于护理前、护理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30,重测效度为0.814,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对疾病认知度等方面评估,满分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70~90 分为满意,<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灼烧感、皮肤瘙痒、皮肤渗脓、皮肤溃烂。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皮肤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a表示P>0.05。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SAS SDS tP护理前66.23±7.15 66.15±7.23 0.061 0.951护理后53.14±6.03a 40.05±4.25a 13.744 0.000护理前63.45±7.61 63.33±7.69 0.086 0.932护理后50.69±6.53a 41.17±4.12a 9.551 0.000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例(%)
表3 两组皮肤损伤对比 例(%)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组织在受到照射后出现变化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肿瘤细胞的氧含量直接影响放射敏感性,故保持照射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坏死,是提高放疗敏感性的重要条件。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乳腺癌放疗患者实施全面引导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是在中世纪之后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起步的,近代护理学与护士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南丁格(FlorenceNightingale,1820~1910 年)为护理成为一门科学、一种专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护理是一门以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的运用学科。
目前临床对乳腺癌患者治疗主要是手术与放疗相结合,乳腺癌患者在放疗中当放射射线穿透皮肤,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同时出现焦虑、愤怒、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生活质量[3-4]。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实施全面引导护理,全方面引导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因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使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得不到有效改善,而全方面引导护理操作模式具有全面、多元化特点,故可根据患者自身的皮肤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5-7]。放疗前对患者详细讲解放疗的原理、过程及治疗的效果,给予其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8]。全面引导护理放疗前嘱患者穿着柔软衣服可减少与皮肤的摩擦,降低放疗中对皮肤的损伤,勿佩戴金属配饰可减少放射射线的吸收,给予放疗部位皮肤进行清洁,使用柔软湿毛巾进行擦拭,勿使用刺激性物品,如酒精、肥皂等,并指导患者选择符合自身皮肤的护肤品,可减少患者皮肤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因大多患者在放疗后上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皮肤局部抵抗力降低,故全面引导护理给予患者运动护理,放疗第1 d 患者进行握拳运动,伸直握紧双手,5 次/d,后逐步进行肩部、肢体运动,由轻微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因放疗后患者会因胃肠道反应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故全面引导护理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食用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等,使得患者能够有足够的体力、营养去接受治疗[9-11]。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对其进行全面引导护理干预,能减少放疗过程中产生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树立积极的信心去接受治疗,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2-13]。
综上所述,乳腺癌放疗患者实施全面引导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