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
摘 要:教师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介入游戏,这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次的研究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某幼儿园,各抽取小中大班一个班级进行观察,并对主班教师进行访谈和观察。研究发现,教师正效介入比例为50%,负效为16%,无效为32%,不确定为2%。教师介入游戏后的解决对策:引导幼儿去找游戏伙伴,鼓勵幼儿尝试其他游戏,更换游戏材料或规则,成为游戏秩序的管理者。
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介入时机;介入方式
一、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现状
(一)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
1.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所涉及到的方面
本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小、中、大3个年龄班的6位教师进行观察,每次观察不少于30分钟,采用“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教师在介入游戏时所面临的状况,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了解到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行为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师都会进行介入,这些都是必要的介入时机。
2.教师对游戏各类介入时机的次数比较
对数据整理后得出,教师引导游戏的介入次数要高于其他活动,为149次,这说明教师在选择介入时机的时候,首先关注促进幼儿游戏发展的机会。引导幼儿的游戏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游戏负担了更多的促进有幼儿发展的功能。因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关注教育契机的出现,并把它转化为自身介入游戏的时机。
回应幼儿的介入次数较多,根据统计,教师回应幼儿的互动请求为133次,这说明幼儿主动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的介入机会。这种机会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情况来决定是否让教师介入。因此对教师来说,要简单的回应幼儿还是把这种机会转化为一次有利的介入时机,是要求教师进行判断的。
(二)教师介入游戏的频率
1.教师对游戏的介入显示出很高的频率
对10位教师进行介入幼儿游戏的频率统计,数据显示所有教师在30分钟时间内一共介入了游戏413次,每一个教师的平均介入频率是20.65次,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频率是非常高的。现在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就会很重视幼儿游戏这样的机会,在幼儿游戏时,进行介入,然后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而且教师也发现在游戏过程中传授教育知识,生活经验等幼儿更容易接受,也增加了对教师的认同感。
2.不同的教师介入游戏的频率不同
在这些被观察的教师中,10教师介入游戏的总次数是59次,1教师介入次数是21次。10教师介入的次数是最高的,1教师介入的次数是最低的。从这组数据还可以看出,不同教师的介入频率差距较大,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影响教师介入游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经验。介入次数最多的教师是编号为10的教师,她的教龄还不到两年,是一名新教师。在访谈中发现10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有用,并且很重要,必须应用到实际中去。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介入幼儿游戏,向幼儿传达自己的教育知识。而介入次数最少的是1教师,她是一名老教师,拥有20年的教龄,教学经验十分的丰富,她知道大多数的情况下,幼儿自己玩的效果比教师介入的效果更好。她认为只有适当的介入幼儿游戏才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幼儿玩游戏的状态。当幼儿不知道如何进入游戏时,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展下去时,教师要进行介入,比如引导幼儿去寻找她的游戏伙伴或者是教会她游戏的规则。
第三是很多的孩子选择了同一种游戏,这样就会导致游戏材料的紧缺,发生争抢现象,这时教师就会介入,讲明游戏的规则与秩序,分配好游戏的材料,以便游戏可以顺利开展下去,还有一点就是鼓励其他小朋友去尝试别的游戏。
第四是当游戏马上结束时,但是还有小朋友不想收材料,还没有玩够,想要继续进行游戏,这时教师介入,催促小朋友收拾材料,结束游戏,进行下一步的集体活动。教师起到管理者的作用。
3.不同的年龄班教师的介入次数不同
从数据中得出,大班和小班的教师介入次数比中班的少,主要是由幼儿的年龄决定的。
大班的孩子自主性较强,有自己的意识和选择,明确的知道自己想玩什么,也想不断的提升自己,所以教师很大程度上是起引导的作用。但是中班的孩子思想就比较复杂,年龄不大不小,青黄不接,自己有很多想法,想自己决定怎么玩,和谁玩,还有自己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所以教师才会经常介入到幼儿游戏里去。小班的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喜欢自己玩玩具,自己说话,所以教师介入的次数也相对较少。
二、影响教师介入游戏因素
(一)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对介入时机的影响
1.开始阶段对游戏的介入
这个时候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想玩的玩具,所以就会出现大家都想玩一样的玩具的现象,然后出现争抢,这时教师会进行介入。
2.高潮阶段对游戏的介入
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教师都觉得在孩子进行游戏的时候对其进行教育,会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很多人认为教师进入到幼儿游戏时,幼儿会感觉到非常的高兴,并且对游戏提起更大的兴趣。
3.结束阶段对游戏的介入
这个时候教师的介入不会很多,因为游戏处于结束的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幼儿结束游戏并把材料放到原来的位置。教师这种时候大多数是维持纪律的管理者。
(二)教师的教育经验会影响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
在幼儿开始游戏之后就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自身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有的教师教龄长,教育经验丰富,所以很快的就可以解决幼儿之间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年轻的老师经验不是很丰富,不知道面对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教师设计的教育目标会影响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
教师在让幼儿进行游戏时,是带有一定的教育目标的,在什么时候玩什么玩具,怎么玩这个玩具都是有规则的。所以在幼儿游戏时,如果幼儿没有照着教师的安排玩,教师就会介入到游戏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完成教师自己的教育目的。
(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会影响到介入游戏方式
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在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教师会对其进行观察,如果这时有幼儿向教师提出请求帮助,教师就会介入到游戏中去,这样幼儿的游戏才可以继续进行。
教师是游戏的引导者。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很多幼儿并不知道游戏怎样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了解游戏规则,寻找游戏的小伙伴等等。
教师是游戏的控制者。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不应该直接参加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教师应该告诉幼儿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并且在游戏中加入一些真实的事情,让幼儿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应该怎样解决。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议
(一)根据幼儿游戏开展情况适时介入
在开始的时候要避免玩具材料的争抢,高潮阶段时要进行教育,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结束阶段,要保证游戏材料的合理回收,做到有序结束游戏。
(二)根据教师教育经验适时介入游戏
幼儿园教师的教龄参差不齐,老中青教师都有。所以教育经验少的教师要看准时机进行介入,掌握介入时机,提高介入效率。
(三)根据游戏目标选择介入时机
教师开展游戏时都会带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如果幼儿没有按照目标进行,教师就会介入。这时教师要把自己的目標融入到幼儿游戏里,寓教于乐,让幼儿带着知识去游戏。
(四)根据角色定位选择介入时机
教师要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然后根据对自己的定位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从角色的角度介入幼儿游戏,带有角色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5-31
[3] 陈建林.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