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探讨

2020-10-30 10:01熊章军莫兵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熊章军 莫兵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为例,论述构建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提出从厘清资源对象种类、拓展资源收集渠道、分层逐级整合封装资源三方面开展广义教学资源库建设,从课前的感性接触、课中的理性分析、课后的综合运用、多维的评价体系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以“学评教”、调查问卷等方式,印证此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性,为同行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广义教学资源  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75-03

近年来,关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是从信息平台构建,或各种理论层面(如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入手。笔者从教学资源建设角度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教学资源又称为学习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来学习、支持学与教全部过程的各种支持系统、学习材料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在教育技术领域,狭义上通常把教学资源理解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种媒体设备和教学材料;而在广义上,教学资源则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它是指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所有可资之源。本文以高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为例,探索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一、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问题和成因分析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下课堂传统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优势,能为学生构建有利于自主泛在学习良好环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學效率,因此,近年来被众多高职院校大力推行。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黏性不够,在线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不能很好地支持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针对“目前教学资源内容满意度及原因”,线上对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80%学生投“不满意”票,认为线上资源库中的内容乏味,缺乏时代感,不够贴近身边的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因缺乏教学资源库建设经验,加上没有保障性制度和有效激励政策的支持,许多建设好的资源库,要么成为静态资源库,一次建设多年使用,少更新,少互动,少共享,少反馈;要么因支持校企互动合作、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资源少,沦为“刷课”对象。

第二,部分教师对推行混合教学模式不够积极或信心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无法在课中开展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活动,只能全程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学习获得感低。究其原因,主要有:部分教师对混合教学模式的认识有局限性,加上能力不足,虽然教学平台上有课前和课后环节设计,但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或力不从心,利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的手段不多,形式单一且不够灵活,没能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形成有效的支持,本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解决的学习任务,最后还是占用课中不少的课时加以消化解决。

二、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针对混合式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结合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笔者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广义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实践。

(一)广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结合信息化技术,从厘清资源对象种类、拓展资源收集渠道、分层逐级整合封装资源三方面开展广义教学资源库建设。

1.厘清资源对象种类,并框定建设重点。在图1模型中,不同课程在收集资源时,侧重的对象有所不同。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广义教学资源建设而言,企业资源、人力资源最为重要。这是因为就业创业指导是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的课程,需要从企业资源、人力资源挖掘素材,包装成有针对性的案例。

2.拓展资源收集渠道。通过实习生或毕业生或教师渠道,将实习生或毕业生在职场中发生的比较典型的事例,或教师在社会或企业亲历的事例,利用H5信息技术,整理加工成多媒体(如利用iSpring_Suite工具将幻灯片PPT重新生成H5文件),再按一定原则封装成教学案例。此外,企业捐赠给学校的用于教学的各类设备,或企业人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或带设备直接参与校园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均可按图1所示模型,建档立卡,形成广义教学资源,便于日后定期走访维护关系。教学材料资源是课程资源中的基础资源,将教材渠道与课堂、网络、书刊、形势与政策等渠道关联延伸,利用大数据技术爬虫技术python,对教学材料进行二次深度开发,形成广义的即时性教学资源。

3.分层逐级整合封装资源。图1中的分层整合封装过程,即为资源信息化的过程,需遵循五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通过分层分类信息化,保证运用资源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二是实效性原则,静态信息化与动态信息化有机结合,突出教学的目的性;三是辅助性原则,教学资源不能取代师生的交流和联系;四是简约型原则,过于繁杂的设计容易分散注意,弱化思维;五是艺术性原则,通过色彩、布局、层次等凸显美感。

(二)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公共必修课,对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就业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过程中,还是以教材为主,且是在教师带领下完成学习,主动去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欠缺,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基于这些情况,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思路如下。

1.课前的感性接触。课前通过感知自主获取知识,在进行深入学习之前,让学生预先有一个感性的接触,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深度思考之前建立相应关联,有助于后期学习中对知识的内化以及运用。校园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广义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前的感性接触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教学平台上设置的课堂“课前”信息必须与校园创新创业基地正在开展的活动相呼应,老师需提前利用教学平台线上“课前”功能(如图2所示),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可利用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浏览,带着思考参与校园创新创业基地各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求证问题,并及时记录实践过程相关信息。

2.课中的理性分析。如图3所示,一是小组活动准备。由于有课前铺垫,教师只需花较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随后进行的小组活动所涉及的知识点,手段有:在线测试及其点评,校园创新创业基地学员结合实践分享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这些教学环节均会产生所有学生或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分,自动或手动记录到系统中。二是小组活动开展。在指导教师依托广义教学资源创设的场景中,各组分析任务,聚焦问题、协作探究,形成任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组员其他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如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加强。三是小组活动汇报。各小组上讲台,就任务解决方案,开展自我评价和任务近似的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点评,梳理、回应预设的各知识点。

3.课后的综合运用。学生通过课前的感性接触和课中的理性分析,完成初步的知识构建,而内化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将内化的知识外化,还须在实践中检验。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测试评价,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提供知识外化的渠道,依据线下课中形成的任务解决方案,利用“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平台线上“课后”功能(如图4所示),老师布置任务,发布新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随时随地监督指导,学生可随时随地评价反馈任务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小组成员协助完成小组任务。

综合分析上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创新创业基地在三个阶段起到的作用很大,是新型混合教學模式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

(三)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中,不同环节所倚重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对应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1.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环节,主要根据诊断性评价,在教师授课之前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全面鉴定,评估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从而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最终实现因材施教。作为补充,在课中前期开展前测,根据测试结果评估随后的课中教学能否顺畅有效地开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对应的主要手段有作业或小测验布置、课件学习评价,观测点有学习进度、评价、笔记、问答、纠错等。

2.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课中环节,主要根据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阶段学习成果采取相应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发展动态。它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观测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随时调整自己学习状态,发现自身潜在能力,即时感受同阶段成就感,增强自信。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教学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地方,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对应的主要手段有课堂活动评价,观测点有考勤、参与度、课堂表现、随堂小测验。

3.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课后环节,主要根据总结性评价,评估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以及教学效果如何。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调整学习方法、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提供依据和外部压力;老师根据这些评价反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对应的主要手段有学生课程评价、学生总结、最终成果成绩评定等。

三、结束语

在“学评教”中,198位学生参与评价本课程教学满意度,其中95.92%评价为最高五星级,2.04%评价为四星级。198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在“最受欢迎的教学资源”中,81%的学生选择“创新创业基地”,15%的学生选择“媒体化教案”;在“最感兴趣的教学案例”中,83%的学生选择“实习生或毕业生在职场中发生的比较典型的事例”,9%的学生选择“优秀企业家创业故事”,4%的学生选择“历届学生创新创业解决方案”;“最能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依次是:小组上讲台汇报解决方案、小组协助探究学习、地基学员思想分享。90%的学生认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45%的学生认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因教学平台的设计局限性,缺乏更有效的评价机制去引导与约束,容易造成学习上的盲目性。建议建立更合理的过程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反馈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评教”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将教学目标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能够相应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广义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以及更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同时,在教学中增加教学互动环节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的形成,从而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梁.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7.

[2]周天涯.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6.

[3]刘璐,郎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作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13).

[4]刘成新.立体化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0(4).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ZY2019B17)

【作者简介】熊章军(1984— ),广西灌阳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就业与创业指导、项目教学、计算机科学;莫 兵(1965— ),广西横县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行业信息化、项目教学、课程思政。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