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良 钟洁 邹志友
【摘 要】本文阐述高校师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两个责任”的认知误区,分析高校师生可能存在的廉政隐患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方面的作用,提出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的对策:创新学习平台与形式,强化准确认知与廉政意识;将廉政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达到思政教育与廉政教育相得益彰的效果;践行党的服务宗旨和模范作用,以行动促进廉政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 党风廉政建设 两个责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008-02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党进行全面工作和不断加强战斗力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基本单元,其落实成效将直接影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本文剖析现阶段高校师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两个责任”认识的误区,探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方面的作用和对策。
一、高校师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两个责任”的认知误区
第一,师生认为廉政建设是学校领导或管理者的事,与己无关。现阶段,不少师生认为自己身为一名普通教师或普通学生,不需要开展廉政建设。因此,提到廉政建设,他们就产生消极情绪,或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廉政建设相关活动的执行与开展。
第二,师生认为廉政建设应由纪委负责并组织开展相关反腐廉政活动,与党委或党支部建设无关或关联性不大。在以往的反腐廉洁工作中,主要依靠纪委的力量,强调纪委的监督职能,但并未明确党委在此工作中的作用,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廉政建设就是纪委的工作。实际上,对领导人的监督主要来自党委会本身,只有在党内形成民主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才能对主要领导进行监督,才能真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与开展。因此,在廉政建设中,应注重党委与纪委的沟通交流,党委应以其主体责任地位积极配合纪委,充分落实“两个责任”,促进廉政建设。
上述师生认知的缺失与不足,使得学校难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与廉政工作的开展,导致党风廉政建设效果不显著,成效低。
二、高校师生可能存在的廉政隐患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集聚场所,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传递知识、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园丁,青年学子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是否有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关系到我国社会风气的好坏,其影响具有长远性。但受社会经济环境、不良社会风气、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为廉政建设埋下了隐患。
第一,在教师方面,部分党员干部和教师在思想与作风上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素质不够高的党员干部和教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等风气的影响,工作作风不坚定,在利益驱动下出现一切向“钱”看的不良行为,在基建、资产采购、学科建设、学术科研、岗位晋升等方面,以“功利和目的”代替“良知和公正”,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情。
第二,在学生方面,由于广大青年学生尚处于心智不断成熟的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事物的好坏、真伪缺乏准确的判断,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诚信缺失、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行为;在评奖评优、学生干部竞选等利益面前自私自利、拉帮结派、暗箱操作;对社团活动经费、班费存在小贪小念等不良现象。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的优势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党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高校基层党组织辐射力广。作为直接面向一线师生的基层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工作及生活等各方面都跟广大师生的联系与接触最为广泛密切,在活动开展方面也最为直接、有效。它可以通过强化高校的廉政建设,压实“两个责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榜样力量,以点带面,从基层党组织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开始,逐步影响整个学校,进而辐射全社会大环境的廉政建设。
第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感染力强。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建设教育和“两个责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廉政观,并通过言谈举止对身边青年学子的成长发挥引导和感染作用,从而将良好的廉洁观念带入千万家庭,促进“崇清尚廉、反浊抵腐”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最终促进廉洁自律、积极奋进、文明和谐的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构建。
四、高校基層党组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的对策
(一)创新学习平台与形式,强化准确认知与廉政意识
1.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成果,结合广大师生网络使用习惯,创建基层党组织APP、微信公众号、QQ群等移动终端交流学习平台,并结合最新时事动态和政策措施,及时向支部成员传达“两个责任”及廉政建设相关知识与信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政观。
2.丰富学习形式,提高支部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首先,利用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以廉政文化活动月(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为载体,将廉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以党建促廉建、以廉建护党建的局面;其次,以赛促学,通过组织开展廉洁演讲比赛、廉洁PPT大赛、“两个责任”廉洁知识竞猜等各类廉洁竞赛活动,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廉政建设和“两个责任”相关知识;再次,学与思相结合,以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典型案例交流会、优秀视频赏析等形式,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所听、所见、所闻,引发个人所思,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巩固“两个责任”与廉洁知识的学习成果。
(二)将廉政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达到思政教育与廉政教育相得益彰的效果
廉政教育应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进学校、进课堂、进课本”,对青年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合适方法和渠道,引导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在相关的知识点引入“两个责任”和廉政教育。
具体而言,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将廉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结合。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将廉政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学生提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学生廉政就业与从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诚信教育与如何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相结合,实现坦荡做人、心无杂念,做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新一代青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将国家对贪污腐败分子的制裁与“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这一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腐败问题的正确认识,引以为戒,洁身自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廉政教育,不但大大地扩大了普及面,而且也充实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达到思政教育与廉政教育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践行党的服务宗旨和模范作用,以行动促进廉政建设
以笔者所在的基层党组织为例,在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和廉政教育过程中,基层党总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推进廉政建设教育—— 以该组织全体师生党员、积极分子为主力,以“廉洁自律、师生共建、榜样引领”为组织原则,以“增进交流,强化服务,整体联动”为工作思路,以“深入群众,为民解忧,取得实效”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廉政建设推进高校育人成效。
1.结对帮扶,以点带面,发挥廉洁的模范作用。以基层党组织中师生党员为核心,以党员教师带普通教师,以专业老师结对班级,以学生党员服务所在班级,形成廉政教育“一对一结对”“一对多结对”及“多对一结对”制度;充分发挥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帮扶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加强对班级廉政建设的指导及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不断加强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榜样作用,引领身边同学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增强廉洁意识,树立廉洁观念。
2.融入教学,强化实践,发挥廉洁的实效功能。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加强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用于社会实践中,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群众、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义务服务活动,以个人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受助人为乐、为民解难的喜悦感,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廉政建设。
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党的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要不断增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围绕师生群体,积极探索与实践,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党组织成员的廉政意识与政治修养,提高自身防腐拒变能力,并以个人实际行动积极推进“两个责任”的落实,提升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黄素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长效机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卜慶亮,陈玮.高校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4(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广西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一元三维四体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19B135);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作用发挥研究”(GUTDJ2019037)、“以党建专项巡视为抓手推进广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体系的构建与落实研究”(GUTDJ2019022)
【作者简介】李培良(1980— ),男,广西梧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