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建构:语文深度学习的通达之路

2020-10-30 09:19谢慧云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意义建构言语深度学习

谢慧云

摘要:语文深度学习应从意义建构的视角出发,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围绕言语、思维、思想三个维度,进行言语意义的建构、文本意义的解构、思想意义的重构,通过不断丰富学习层次,抵达深度学习。

关键词:意义建构;深度学习;言语;思维;思想

学习的本质是意义的建构,深度学习不是追求内容深度和难度的学习,而是“展开深度建构的学习”叫。要进行深度建构,必须“丰富教学的层次”,通过“联系与建构、理解与批判迁移与应用”叫的学习,不断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循环往复过程。

語文学习层次的丰富应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从言语思维思想三个维度展开,进行意义建构。言语是直接的语用,思维是间接的语用,思想是精神活动的语用。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言语意义的建构、文本意义的解构思想意义的重构是通达语文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这其中,言语意义的建构需要联结,文本意义的解构离不开思辨,思想意义的重构则依托迁移。

一、联结:进行言语意义的建构

语文深度学习的展开应从语言的建构开始,通过结构化的言语材料促进个体言语经验、言语知识和言语图式的建构。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语言的建构”这一要求,但在小学适当渗透,是可行也是必须的。关于“语言的建构”,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通过归纳、分类,……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这些理念对小学同样有借鉴意义。

1.语言积累:从记忆走向发现

应用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建构要以积累为基础。建构视野下的语言积累不能停留在零散的记忆中,而应走向规律的发现。通过结构化的言语材料,积累言语组块,形成自己的心理词典和语言风格。阅读时,将相同结构的句式、相似表达风格的语段等进行汇集,形成有意义的整体,在积累中发现表达规律。如叠词的积累,目的不是记忆诸如ABBABCC等叠词,而是要发现语用规律,丰富个体言语经验。统编语文教材《琥珀》《月迹》《匆匆》等,均是叠词运用的佳作,可将相关片段进行整合,发现叠词的韵律感和节奏美,以及在表现意境、传递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感受其灵活多样的构词方式:可加后缀(如茫茫然),表达一种意绪;可加前缀(如头涔涔),描摹一种情态;也可名词重叠(如玉玉的),传达美妙意境……学生对叠词的积累不再是公式化的记忆,走向了规律的发现和意义的建构。学习时经常思考:这一语段,可和哪些片段联系在起学习?从中发现了哪些言语规律?……在联结中发现规律,促进言语经验的建构。

2.言语知识:从认知走向运用

言语知识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能懂,而是会用。言语知识的建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而应打通知识与能力的阻隔,向运用层面迈进。用整体眼光观照教材,将学科内部知识打通,不但“随文建构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让单元间、学段间潜藏的语文知识前后勾连,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学了能懂,懂了能用。如比喻这一言语知识的学习,不能止于句式的简单辨认,而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经历“理解-迁移-运用-创生”的过程。以统编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可由浅人深地建构相关知识:《观潮》《爬山虎的脚》,体会怎样用比喻描摹景物的声响、颜色景象等;《乡下人家》《三月桃花水》,体会如何通过比喻表现景中之趣、景中之情;《七月的天山》,体会如何通过比喻的连用从不同角度表现景物的多样性特点,并创设语境进行迁移运用。这样有机联结,领悟言语知识有什么用、用在何处以及如何运用,就能从简单的认知走向运用的领悟。

3.言语图式:从单一走向丰富

要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还需建构较为丰富的言语图式。将课文中同质或异质的言语材料有机勾连叠加呈现,能丰富言语图式。以人物动作描写为例,《摔跤》中,作者按摔跤过程,描写了嘎子和胖墩儿双方“身+腰+手+眼+裆+脚腕子”等部位的动作,可见,“部位+动作”是把动作描写细致的有效路径。若要建构更加丰富的言语图式,还需将教材中相关的言语材料打通,实现结构化理解和吸收。可通过复习《景阳冈》,勾连起《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动作描写片段,发现更加丰富的图式,如“工具+动作”“动作+对象”“动作+效果”等。潜藏的言语图式被学生内化,一旦需要运用,图式就能发挥应有的选择组合和加工功能。

二、思辨:实现文本意义的解构

深度学习的另一层次是从语言的外部形式深人到内在意义,即由言语层面进人思维层面,通过理性思辨,促进深度思维,实现文本意义的解构。“解构的基本方法不是把一个整体的事物拆解为零散的碎片,而是要进人整体的核心和要害”,“建设和建构事物对人的意义”。解构的目的是让思维走向深入,“就人的认识而言,解构实质上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理解和批判”[4]。

1.理解:理性地进入文本核心

根据汉典网解释,“理”指的是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解”是剖开分开。因此,理解,就是解开文本的层次、肌理、逻辑,理性进入文本核心,实现与作者文本的视域融合。

(1)有意识地进入:问题系统化。理性地进入文本,要有问题意识。结合阅读历程,通过层层深人的自我追问,深入文本内在肌理,“学会把握从‘是什么的问题认知到‘为什么的逻辑推演,进而上升到‘怎样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理性运用”。郑圆铃认为,有效阅读分为“检索与撷取一统整与解释一省思与评鉴”三个历程。布卢姆根据解决问题的水平将问题分为六个水平:事实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将三者对应起来会发现,事实性问题对应'检索与撷取”阶段,属于“是'什么”的问题;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问题对应“统整与解释”阶段,属于“为什么”的问题;评价性和创造性问题对应“省思与评鉴”阶段,属于“怎么样”的问题。结合阅读历程,可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问题系统;化:检索与撷取阶段,主要针对表层讯息发问,围绕文章内容、情节结构等,提出“是什么”的问题;统整与'解释阶段,能统整概念背景、事件等,解释因果、比较;异同等,提出“为什么”的问题;省思与评鉴阶段,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举证说明,提出“怎么样”的问题。借'助问题的基本框架,形成“结构问题群”,让“学”和“问”相伴相生,促进思维走向深人。

(2)有条理地进入:思维链条化。即从不同角度深入文本,擘肌探理,拓展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形成思维链条,实现深层次的理解。

一是拓展思维的广度。以关键词句为核心,向全:文或生活的广度拓展。以《普罗米修斯》“锁”这一关键'词为例,可从“锁”的原因、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结;果等广度上读懂'锁”的语境意义。顺着字面意义、语境意义、延伸意义的链条,逼近文本核心。拓展思维的广度,可循着如下路径展开:“前”思“后”想(.上下文间;的联系)“左”思“右”想(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奇”思,“漫想(由课文想开去)等。学习有足够的广度和关联:度,思维才能深入。

二是延展思维的长度。可用5Why思考法和5So思考法延展思维的长度,,形成逻辑链条。5Why思考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5So思考法“是指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以《草船借箭》为例,可针对诸葛亮任何一个做'法进行原因的追问和结果的追寻,还原人物思考过程。延展思维的长度,就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在前因:后果的追问中发现推理脉络。

三是挖掘思维的深度。采用层层剥笋法,去除语言遮蔽,进入文本内核。如《景阳冈》,刚开始,武松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莽撞自负的印象。但理性进人后会:发现,武松不听店家劝告,是源于他酒量好的底气无所畏惧的豪气,以及社会不太平的现状等。当知道真有虎时,其缜密的心思就在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位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打虎英雄。这样,武松的心理逻辑和性格逻辑就前后呼应了。

2.批判:理性地審视文本价值

批判是一种独立的阅读姿态。““批判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使学习对象意义显现的过程……”批判不是简单否定,而是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意义。语文学习既要贴近文本思考,又要与文本保持必要的距离,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形成自己的判断。经常思考:文章的观点我同意吗?依据是什么?可和什么相比较?最终又形成了什么观点?……逐渐学会理性思辨。如从《两小儿辩日》中引发系列思考,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他对什么不能“决也”?到底是谁不能“决也”?进而发现一个时代的困惑。这样理性审视文本,就能寻找新的发现、建设新的意义。

三、迁移:达成思想意义的重构

在语言和思维交互发生的过程中,伴随着更深层次的思想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内隐、模糊零乱的,唯有借助表达,才能实现思想意义的重构。深度学习的又一层次是由思维层面深人到思想层面,通过迁移与应用,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借助个性化表达实现对思想意义的重建。

1.缝合:重构自我的语世界

缝合是对获取信息进行自我加工,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语文学习要有意识地将碎片化的语言缝合成有条理、有组织的严密的语言,重构自我的言语世界。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教学中,可针对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将课文中作家谈读书的名言整理出来,重新组合,融入自己的理解,将其充实成一篇新的文章《名人谈怎样读书》。这不仅要梳理相关名言,还要把握要点,融人自己的体会。这不是简单的摘抄,而是内化后的有机缝合,是对自我言语世界的重构。学习中,可将整组课文整合为一两个话题,也可就单篇课文提炼话题,进行语言缝合,还可通过下定义写推理、学习提纲等形式,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度加工。这是语言的重组过程,更是意义的重建过程。

2.转换:重构自我的知识世界

语文学习不但要进行简单的知识描述,还要进行高级别的知识转换。将自我加工后的知识进行个人意义的表达,知识才能内化为素养。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怎样内化“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一知识?以《月光曲》为例,可进行几重转换。首先,借助文字想象乐曲表达的画面,实现文字向画面的转换;接着,借助文字想象音乐的旋律,实现文字向旋律的转换;然后,借助文字读懂音乐表达的情感,实现文字向情感的转换;最后,欣赏《月光曲》的音乐,并将音乐带来的美妙体验写出来,音乐的旋律、意境情感之美转换成笔下的文字,这便是知识重构的过程。教学中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课后思考练习等设计话题,通过话题探究,实现知识的重构。

3.升华:重构自我的精神世界

对知识的超越与追问就是重构自我精神世界,让知识学习与心灵相遇,实现精神的成长。如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后,与鲁迅展开心灵的对话,围绕“我心中的鲁迅”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观点,从不同角度介绍鲁迅:鲁迅深刻而伟大的一面平和的一面,金刚怒目式的恨、深沉的爱等,形成一个系列,让鲁迅形象从书中走出来,成为带有学生生命体温的形象,转变为学生的精神养料。与作者、书中人物对话,或就书中某些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等,都是沉淀思想的举措。让文本思想与学生精神相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实现自我精神的重构。

言语意义的建构、文本意义的解构、思想意义的重构跤替并进无法截然分开的。在相互交融中,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学习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在不断丰富学习层次中,实现言与意思维和思想、言语实践和精神提升等多层面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

[2]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

[4]钟志华.试论“解构一建构”教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4).

[5]钱旭升.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09).

[6]郑圆铃.有效阅读:阅读理解,如何学?怎么教?[M].台北:亲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2013.

[7]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叶修.深度思维[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

[9]砷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意义建构言语深度学习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