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英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发展学生德育,树立正确的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必修内容。生活化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有效拓展和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能获得全方位的对课程知识与德育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策略
当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兼顾学生理论修养与实践认识的统一,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接触更多的生活化知识,加深对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的认识,更要结合生活案例、生活实践反推理论认知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现有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好生活化教学方法,助推教学高效开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
(一)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涉及大量的道德与法治的原理,一些思想较为传统的教师往往会下意识将教学重点倾注在学生对原理、规则的记、背之中,以及在考试、成绩影响下的以解题得分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忽视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呈现理论强大而实践能力弱的特征,不利于全面及长远发展。
(二)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初中生学习和心理压力大,要实现高效的学习更需要丰富、趣味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吸引,来唤醒学生内心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但一些教师未能意识到这点,习惯于频繁使用单一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长期面临相同刺激情形下对学习内容产生倦怠感、上课反应麻木,教师的教学低效,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
二、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补充教学,完善学生学科体系
教材中的知识仅仅是大千世界、复杂生活中基础内容的一部分知识。生活化教学与教材、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能有效弥补教学空白区域,让学生接触更广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增长见识。也能通过生活与教学的结合,让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基础更加牢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中,学生从教材中只能知道应该敬畏、珍视、守护生命并要实现生命的价值的理论道理,作为旁观的阅读者并无切身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也许仍旧会霸凌同学、虐待流浪动物。因此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心底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首先,教师可将一些漠视生命、随意欺侮他人的视频资料(比如纪念革命先烈、校园霸凌等)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从鲜活、引人愤慨的事例中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将自己带入角色,与小组同学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再播放一些积极向上的资料,如志愿者关爱孤寡老人、医生救治病人等,让学生在对比中对“生命宝贵”、“呵护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请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互相帮助的事例以及自己当时的感激之情或成就感,如做志愿者、救助流浪动物等,升华学生对珍视生命以及实现生命价值的认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学生见识到道德与法治不一样的一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从长期枯燥乏味的学习中产生新奇感。并且从二者的结合中发现新知,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这些都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生活事例相比教材而言更具复杂性、综合性,因此也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角度。教师就可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社会现象,例如以“家庭教育”为题,引导学生从成长教育、价值观教育、学习教育等方面进行延伸,也可以批评教育、鼓励教育等不同方式作为落脚点。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注意倾听和采纳他人的中肯建议,学会辩证地看待家庭教育问题,并站在父母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对父母多一层理解,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理论结合实践,发展认知
生活化教学法的融入,能引导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将获得飞速发展;而从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又能反向促进学生理论修养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等进一步完善。长久训练下学生的认知水平稳步发展,也能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德育基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自由平等的真谛”后,教师可借“网络言论”这一话题,以某一正向的热点新闻为案例(如某先进科技被研发、某人物获得某个奖项等),先请学生在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要求学生去调查网民对这一事件的评论,每人搜集3-5条,在第二次课上从客观角度分析每条评论背后网民的意图。教师要观察学生表现,是否坚持客观、或跟风盲从,并请学生反思。最后从网民评论中回归到对“自由”、“平等”的认识,点醒学生:真正的自由平等是有原则、有底线、互相尊重的自由平等。
结语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有系统化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融入生活化元素补充和完善教学空白,扩展学生视野,完善学科知识体系;还要重视教学方法与内容的趣味性,引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更要重视借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反思自身不足,推动认知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庆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64.
[2] 杜佶真.“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