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合作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關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245-01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应当巧妙地通过合唱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本文中,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合唱教学在初中课堂中运用的意义极其有效性对策。
1.初中音乐合唱课程的教育价值
1.1 合唱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本身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价值。歌唱,其实是人们抒发心灵情感的有效途径,是情之所至、兴之所至。而合唱,则是反应群体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结合一些经典的乐曲引导学生合唱,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关于合唱,笔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其中,影片中学生的合唱令人难忘。清冽纯净,仿若天籁之声,如同一剂良药,可以救赎心灵,可以让一群孩子迷途知返。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积极开展合唱教学,也可以通过选择经典的曲子,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的。
1.2 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素养。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合作素养的重要功能。合唱的“和”,所强调的是统一、协调,如音色统一、声部协调、情绪一致。也就是说:合唱者之间,在表演上,应当具有一定的“默契”,方能实现声色合一的效果。合唱的过程,是个人服从于集体的过程。因此,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合唱教学,有利于改变部分学生个人表现欲过强的现象,改变学生只愿意做主角的心理,让学生服从于集体,服从于团队,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初中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合唱,看似简单,而要唱好,则很难。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在合唱的过程中,一声部音应当高度统一,声部之间旋律和谐。这就给初中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实际的状况是:初中生中,有近90%不识简谱,认识五线谱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学生不识谱,且歌唱的功底较差,在合唱的过程中,直接导致学生音准差,跑调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合唱的过程中,喊唱的现象也格外普遍。其次,部分学生合作意识差,合唱指挥难度较大。合唱,是学生团结协作、高度统一的过程。在合唱队中,但凡一名学生不配合,合唱教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合唱训练,则是极其考验学生耐力、意志力的。当前,部分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由于意志力薄弱,合作意识不强,导致合唱的过程出现配合意识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合唱教学的有序进行。
3.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3.1 强化听力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强化听力训练,夯实合唱教学基础。
首先,精选合唱作品,激发合唱兴趣。针对当前初中生偏爱流行音乐,对经典的作品不闻不问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精心挑选音乐作品,尽可能通过一些经典的、旋律优美动听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激发学生合唱的激情。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的过程中,不能为唱而唱,而应当融入音乐审美、鉴赏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美的体验和感受,最终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合唱兴趣的目的。
其次,强化听力训练,夯实合唱基础。听,是音乐艺术最为基本的特征,同时也是人们感受音乐魅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音乐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对学生“听”的训练,促使学生养成听的意识,为合唱教学奠定基础。一方面,教师应当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音准。当前,很多初中生在合唱教学中,因为音准不佳而影响了整体合唱的质量。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听的意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听,如聆听音乐的主旋律、欣赏单声部的音乐作品,并从单声部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度到欣赏和声作品,同时,听的过程,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抗干扰听力的训练。初中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我们知道:合唱练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唱自己的声部,同时还要听他人的声部,要想实现合唱韵律和谐的效果,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听力能力,在头脑中建立和声的概念,改变过去声部不均衡、音准不和谐的现象,实现良好的合唱效果。
3.2 引入器乐,突破合唱教学重点和难点。
将器乐引入初中音乐的合唱课堂,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在合唱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借助器乐,强化对学生的音准训练。由于很多初中生在合唱的过程中音准欠佳,因此,提高学生的音准,是教师进行合唱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合唱训练中,可以借助器乐的有固定标准的音高的优势,将器乐成为校正音准的工具,提高学生音准;二是借助器乐,解决多声部和谐的问题,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合唱训练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单声部唱的好,但一旦到多声部合唱,就乱糟糟一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器乐训练,降低合唱教学的难度,有效地解决多声部和谐的问题,突破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3 重视音乐鉴赏,提高合唱质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合唱,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之美,感受合唱之美,在此过程中,音乐鉴赏至关重要。可以说:鉴赏音乐是表现音乐的前提,学生要充分把握音乐的内涵,情感,方能通过唱的方式,将音乐的情感演绎出来。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时,应当强化音乐鉴赏教学,为全面提高合唱的质量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合唱教学的应用,并结合学生在合唱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全面提高初中音乐合唱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玉娣.走出群众合唱的误区[A].201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