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10-23 04:43纪红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社交技能差异

纪红玉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女一病区,山东淄博 255100)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意志行为减退及思维迟缓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致残率,甚至导致自杀倾向,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及社会秩序[1]。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社会功能缺陷,往往出现社会适应不良[2]。抗抑郁药物可有效控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对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并无明显效果[3]。社交技能训练是起源于行为治疗理论的一种训练方法,通过采取一定形式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个体在工作和社会领域的人际交流能力,增加其自我认同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4-5]。该研究以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女性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均为女性;(3)均处于康复期。 排除标准:(1)伴有自杀风险者;(2)伴有其他类型精神疾病者;(3)听视力障碍影响社交训练者;(4)明显社交障碍者;(5)中途退出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9年1—12月)与对照组(2018年1—12月)各41例。观察组年龄21~57岁,平均(37.53±9.46)岁;病程 0.6~6 年,平均(4.37±2.28)年;婚史:未婚 12例(29.27%),已婚 29 例(70.73%);学历:初中8例(19.51%),高中或中专18例(43.90%),大专9例(21.95%),≥本科6例(14.63%)。对照组年龄 23~56 岁,平均(36.71±8.59)岁;病程 1~6 年,平均(4.46±2.31)年;婚史:未婚 13 例(31.71%),已婚 28 例(68.29%);学历:初中 9 例(21.95%),高中或中专 17例(41.46%), 大专 8例(19.51%),≥本科 7例(17.07%)。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工娱活动、安全防护等),观察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生活能力训练:可融入日常生活中完成,如让患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洗衣服、刷碗、整理床铺等。(2)语言表达训练:如与亲朋好友打电话沟通、与医护人员交流自身病情、与病友交谈等,由护理人员引导完成。(3)社交情景模拟训练:设计并模拟与陌生人见面、购物、问路等生活场景,引导患者体验如何与他人接触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情景模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及与他人相处的经验。(4)情绪控制训练:鼓励患者在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当情绪失控时引导患者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技巧,从而避免情绪失控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后果。(5)寻求帮助训练:播放寻求帮助相关的视频片段,让患者认识到面对困难可寻求帮助,并从他人行为中学会如何寻求帮助,模拟寻求帮助场景,锻炼患者应对能力。训练频率:1~2 h/d,3 d/周,每次训练1个项目。两组均持续训练4周后观察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抑郁症状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症状。HAMD-24总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8~19分存在轻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评分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1.3.2 社会功能 采用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越高,说明相应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退出研究,实际完成研究39例;对照组3例患者退出研究,实际完成研究38例。

2.2 抑郁症状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2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HAMD-24评分均明显较同组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2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HAMD-24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AMD-24评分比较[(±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t值 P值观察组(n=39)对照组(n=38)t值P值26.92±7.58 27.13±7.49 0.122>0.05 18.64±5.27 21.73±5.56 2.503<0.05 5.601 3.569<0.05<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PRO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PRO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观察组 t=12.128,11.685,7.147,12.279,10.323,aP<0.05;对照组 t=6.471,5.182,4.514,7.705,6.114,aP<0.05。

时间 组别/例数 生活能力 工疗情况 讲究卫生能力 关心和兴趣 社交能力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39)对照组(n=38)t值P值观察组(n=39)对照组(n=38)t值P值14.13±1.35 14.17±1.41 0.127>0.05(10.57±1.24)a(12.26±1.15)a 6.197<0.05 17.43±2.23 17.36±2.16 0.140>0.05(12.37±1.53)a(15.08±1.64)a 7.500<0.05 13.13±1.54 13.09±1.46 0.117>0.05(10.86±1.25)a(11.79±1.01)a 3.585<0.05 13.25±1.37 13.19±1.21 0.203>0.05(9.88±1.03)a(11.06±1.20)a 4.634<0.05 11.24±1.48 11.30±1.27 0.191>0.05(8.25±1.04)a(9.64±1.09)a 5.726<0.05

2.3 社会功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IPROS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IPROS各因子评分均明显较同组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ROS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兴趣缺失、没有动力,不仅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学习和工作能力亦受到明显影响,致使患者重返社会困难[6-7]。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虽然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对改善社会功能的作用却十分有限[8],常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社会干预双管齐下[9]。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方式,在缓解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社交技能训练是一种心理社会康复技术及行为矫正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已被证实有肯定效果[10]。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社交技能训练,使患者逐渐适应日常生活及社交场景,较好地锻炼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适应能力,为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该研究所采取的训练方法,患者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配合。该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抑郁症患者在人际关系方面常表现为过分敏感,遇到困难容易悲观和退缩,即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对抑郁症的发生及进展均有重要影响[11],而且即便是在抑郁症状缓解的情况下仍然长期存在,影响患者预后,并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临床研究表明[12],社交技能训练在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中具有独特价值。该研究中,通过进行社交情景模拟训练、寻求帮助训练等,循序渐进培养患者与他人沟通、合作、求助等意识,并通过训练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使患者人际关系得到了进一步锻炼。该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生活能力、工疗情况、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社交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康复效果。该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观察周期较短,观察指标也较单一,在日后工作中,尚需延长观察周期并细化、增加观察指标,进一步深入本研究。

猜你喜欢
社交技能差异
相似与差异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找句子差异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