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瑜
(长春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吉林长春 130000)
骨折为临床外科中常见疾病之一[1],其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手术为其常见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致使其术后活动量不够,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肢体肿胀、肌肉萎缩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这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延长其后期康复时间[3]。以往临床术后大多安排予以康复锻炼来促进下肢肿胀患者的恢复,但是效果欠佳,因此近几年有学者[4]主张安排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来促进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恢复。为进一步分析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该次研究将以该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纳入的15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该院纳入的150例下肢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5例。常规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数量分别有40 例和 35 例;年龄 38~74 岁,均值为(55.65±5.16)岁;病程最长者 8 d,最短者 2 d,均值为(4.58±1.27)d。 联合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数量分别有42例和33例;年龄 39~76 岁,均值为(55.61±5.18)岁;病程最长者 7 d,最短者1 d,均值为(4.55±1.28)d。 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患者仅安排进行常规康复锻炼,早期康复锻炼主要以改善术后肿胀,防止关节僵硬以及避免粘连等情况发生,促进患者肌力恢复为主[5];中期康复锻炼主要以帮助患者患侧肢体肌肉运动为主,注意力度根据其耐受性合理调整,运动量循序渐进;后期则进行强化康复锻炼,主要指导患者合理进行相关的运动锻炼,每次运动锻炼时间控制在20~30 min,早中晚各进行1次锻炼,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联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再安排循经推拿,具体方法为: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以及机体状况等,以由轻到重作为循经推拿治疗原则,先推揉按摩体表,作10 min预热推拿,然后再以掌推、指推以及掌揉等推拿方式推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本部以及督脉等部位,之后推拿阳陵泉、膝眼、血海、承山、委中以及金门等穴位,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穴位,以进一步加快患者血液循环,提高疏通经络的效果。每个部位推拿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每间隔1 d治疗1次,需要治疗5次。
(1)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肿胀情况,肿胀程度主要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无肿胀现象为正常等级;存在轻微肿胀情况,但是皮肤颜色表现为正常为Ⅰ级;存在较为严重的肿胀情况,同时皮肤颜色表现为红色为Ⅱ级;存在严重肿胀情况,同时皮肤颜色表现为红色且伴有水疮现象[6]。(2)记录两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选择(±s)描述,计数资料选择[n(%)]描述,检验方式为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联合组患者术后肿胀情况 (正常72.00%、I级 20.00%、II级 8.00%、III级 1.00%)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术后肿胀情况 (正常37.33%、I级37.33%、II级20.00%、III级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情况比较[n(%)]
常规组和联合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15.11±1.97)d 和(9.83±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53,P=0.000),见表 2
表2 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比较[(±s),d]
表2 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比较[(±s),d]
组别肿胀消退时间常规组(n=75)联合组(n=75)t值P值15.11±1.97 9.83±1.75 17.353 0.000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其进行手术治疗之后,由于受到软组织损伤的影响,通常需要予以患者相应的制动措施,若不重视其术后的功能训练,不仅可能会影响其术后功能恢复,同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7]。因此临床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通常会安排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以进一步清空其静脉系统以及动脉系统,帮助患者尽快建立侧支循环,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术后通过常规康复锻炼,联合组患者术后通过康复锻炼结合循经推拿后,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情况方面,联合组患者 (正常72.00%、I级20.00%、II级8.00%、III级1.00%)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正常37.33%、I级37.33%、II级20.00%、III级5.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185、5.510、4.485、4.110,P<0.05);两组患者在肿胀消失时间方面,常规组和联合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15.11±1.97)d 和(9.83±1.75)d,联合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53,P<0.05)。 这与罗时运[9]的研究结果:B组术后肿胀情况(正常54.55%、I级 27.27%、II级 12.12%、III级 6.06%)明显优于A组(正常 21.21%、I级12.12%、II级48.48%、III级 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619、7.256、31.299、6.905,P<0.05),基本一致。 说明相比于单一的康复锻炼,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肿胀情况,提示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更有利于缩短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1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循经推拿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康复情况以及耐受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穴位以及按摩推拿力度来进一步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加快其机体恢复,加之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关节粘连以及肌肉萎缩等现象[11-12],两者联合治疗干预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肿胀消退时间。
综上所述,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可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康复带来积极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肿胀现象,并且缩短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建议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