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飞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
当有非正常力作用在颈椎关节突关节上时,会改变颈椎关节突关节结构,造成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进而压迫颈椎部位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1]。中医一般采取推拿正骨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推拿正骨的方式没有统一,推拿的样式和流派不同,手法混乱,所以在治疗时不好掌握推拿正骨的手法。基于此,特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的80例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该院各种治疗手法进行总结探讨,并对比一般的推拿和治疗方式,总结出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影像学检查,都符合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确诊为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按照接受治疗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为(44±3.6)岁。实验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为(42±4.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病程 1个月~2年,存在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单侧或双侧颈肩臂麻木疼痛。X线检查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棘突偏歪、大部分患者呈双突征、双边征。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的标准,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符合该病症特征,在体征和症状上与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症状一致,确诊为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患者及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自愿参加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骨质疏松,骨折,肿瘤,患者精神异常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不知情或拒绝配合实验。
诊断标准:参考 《中国整脊学》[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4]中关于颈椎病的影像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整理为:(1)存在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病史;(2)伴随胸闷、心慌、恶心、头痛、头晕、耳鸣、眼昏、手指麻木或肩膀疼痛等症状;(3)颈部活动功能不全,关节突关节、病变颈椎棘突压痛,存在颈椎椎体移位和条索状硬结;(4)肩背部、颈部疼痛麻木;(5)在X线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到颈椎棘突存在不同程度偏歪,颈椎生理曲度反弓或变直,存在一定程度改变,可见双突征或双边征,颈椎寰枢椎关节存在不等宽间隙,双侧关节突关节存在不等宽间隙等。所有患者排除痛风、类风湿、脊柱肿瘤、脱位、骨折及结核等疾病。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辅助常规推拿手段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号H20040130,口服,一次6 mg,3次/d)、美洛昔康药片(国药准字号H20010207,口服,一次 7.5 mg,1 次/d)进行治疗,进行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等基础推拿。实验组采用推拿正骨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手法如下:患者端坐于治疗凳上,头颈略前屈,医者站于患者后方,以C4右侧关节突错位为例,医者右手拇指抵住C4右侧关节突,左手掌抵住患者左侧面部与下颌,虎口托住下颌支和枕骨外侧,先以左手力量将患者颈椎向上提托,拉开关节间隙,同时缓慢将颈椎向右旋转15°左右,右手拇指用力向前向上顶推C4关节突,左手则施以扩大颈椎旋转幅度5°左右的快而小的寸劲,感到手下颈椎有移动感,则表明手法复位成功。一般正骨后患者会有颈部不适,这时候医生可以通过弹拨、理筋等方式来放松患者的颈项部肌肉,使其正骨后的不适感能得到快速缓解。这一放松操作应该长期进行,每周进行3次,每次3 min,持续3周。
以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临床疗效所采取判定依据为:(1)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X线检查证实棘突无偏歪,双突征及双边征消失,关节突关节恢复正常为治愈。(2)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大部分改善,颈项部活动小范围受限,局部或有压痛为好转。(3)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变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37例,无效3例,治愈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28例,无效12例,治愈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表
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桥梁,颈椎内部关节较多,在生活中活动频繁且力度较大,颈椎的每个关节都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变形,进一步导致脊椎错位,错位后会拉伸或者压迫到周围的血管、肌肉、神经和韧带等组织[5-6],患者会出现无菌性炎症,造成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从解剖结构可以得知,上段颈椎和椎动脉之间的结构较为复杂,错位会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头痛、耳鸣、眼昏,恶心呕吐等症状[6-7],临床上易误诊为眩晕症、神经血管性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8-9],进而采取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和降低颅内压等方式进行治疗,一般不会取得理想效果。这时对患者进行X光检查可以明显见到患者颈椎内部有齿状的前凸起或者偏位,有不对称的寰齿间隙、寰椎后倾或旋转病状,在侧位片还可以发现患者的寰枕间隙变窄。颈椎在活动时中段椎体的活动范围最大,受力也最多,这导致椎间盘会在不断的活动中逐渐退化,肌肉也在长期的运动中出现劳损,颈椎的整体受力不均匀[10]。这一系列的影响会使关节突关节错位,对交感神经造成反射性或直接性刺激,临床表现为肩膀部和颈项背部疼痛、心慌、胸闷、恶心、头晕、头痛、流泪、流鼻涕、肢体无汗或多汗、血压不稳定等。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病情,容易在诊断时被认为是内科疾病,无法使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得到治疗。颈椎在活动时下段椎体活动最为频繁,持续长时间的活动也会导致下段颈椎受损。患者的表现多为手指部和颈肩臂部麻木和间歇性疼痛,在X线下可以看到下段椎体棘突偏歪,存在双边征和双突征等[11]。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的治疗一直较为困难,但是使用好推拿正骨的手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治疗。一般的推拿手法只进行揉捏拨点,只能缓解颈椎肌肉的疲劳感,无法解决颈椎内部的错位、松懈粘连和颈肌痉挛的症状。只有通过推拿正骨的手法,才能纠正椎骨错位,理顺神经、血管,缓解患者的症状[12]。
利用正确的推拿正骨手法能有效地治疗颈椎关节突关节移位的症状,但是也应该双重地去看待推拿正骨手法,不正确的操作手法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这就需要医生学习正确的推拿正骨手法,并且保证在操作过程中手法轻盈,动作到位[13]。在治疗后应该嘱咐患者进行颈部的适度训练,避免过度使用颈椎,以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进而提高治愈率。
经过上述实验以及研究,可知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的效果良好,对比西医和普通推拿的治疗方式,有较高的治愈率,并且可以缓解患者颈椎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颈椎错位部分的血液循环,帮助椎部的组织韧带修复。推拿正骨手法可以对患者颈肩部的肌肉进行放松,通过对颈椎的旋转放松椎部周围的软组织来改善患者的颈椎位移问题。借助正骨理筋、疏通经络的方式疏通患者局部的气血和经络,帮助患者更快地修复颈椎部位的疼痛感,促进身体健康。该次实验研究中,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颈椎的症状,医学临床应用情况良好,值得在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治疗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