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对比观察

2020-10-23 00:55马玉红苏利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列汀西格糖化

马玉红,苏利国

(1.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1800;2.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2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呈慢性和进行性发展,若不及时给予规范的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容易诱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上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尽快控制血糖、消除糖毒性,促进患者胰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原则。本研究主要对比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且为初次诊断;近3个月内未服用降糖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糖尿病病程6个月以上、空腹血糖15 mmol/L以上,出现并发症,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妊娠和哺乳期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5.39±7.91)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12±1.09)个月;对照组男34例、女225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55.41±7.56)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15±1.10)个月。两组基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随餐服用,0.5 g/次,2次/d,根据患者的血糖指标,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7.5 g/次,3次/d。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95),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0 d。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4]:①显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下降1/3以上,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 %以上;②有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下降1/10以上,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 %以上;③无效:患者治疗3个月空腹血糖未下降,糖化血红蛋白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BMI指数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3)血糖指标比较: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餐后两小时静脉血各5 mL,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CS2000)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4)不良反应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92 %,较对照组的83.05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

2.2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3治疗前后BMI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BMI指数分别为(25.92±3.27)、(26.03±3.15)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6,P=0.964),治疗后BMI指数分别为(20.11±1.85)、(23.93±1.67)kg/m2,观察组BMI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1,P=0.027)。

2.4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 %,较对照组的20.34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分析[n( %)]

3 讨论

初发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40岁以上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与患者的遗传、所处环境、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疾病早期患者通常无症状,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口渴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加快病情的进展,诱发微血管、大血管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5-6]。因此,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遏制病情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通常首先是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其次是辅以药物治疗,降低患者血糖,避免患者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最后是积极采取合适的方式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7]。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其作用包括[8]:(1)促进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和胰岛素敏感性;(2)阻碍肝糖原异生,减少糖原的分解;(3)控制患者饮食,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4)阻碍脂肪分解,增加外周血糖的吸收、消耗,降低患者的血糖。药理学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减少瘦素的分泌,促使其敏感性增强,致使血瘦素的水平降低,三酰甘油、脂肪酸的合成减少,起到降低血脂和体质量的作用,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二甲双胍一直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尤其是体质量较大的肥胖患者,效果显著,但是对于非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大剂量使用时又会增加胃肠道的反应。

西格列汀属于新型的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促使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含量增加,从而降低血糖,保护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样肽属于肠促胰岛素,主要由肠道分泌,其作用有[9-10]:(1)能够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释放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恢复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3)减少患者食物的摄入,强化饱腹感,延长胃排空时间,减轻患者体重;(4)减少肠脂蛋白分泌,缓解餐后高脂血症。

本研究显示,西格列汀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总有效率94.92 %),FPG、2hPG、HbA1C指标水平显著改善,BMI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具有优势。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降低血糖是以葡萄糖浓度的依赖的形式,因此在患者血糖较低时不会降低患者的血糖,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相关实验研究显示,西格列汀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舒张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的功能,抗氧化、延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高[11]。

综上所述,与二甲双胍相比,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优势显著,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列汀西格糖化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DPP-4抑制剂通过Nrf2/HO-1/P21信号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命悬一线
常吃煎蛋有危害
2014西格—绍尔公司新品赏析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