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雨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也是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在我国的教育进程中,学生从小学时代起就开始接触文言文,足以看出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到了高中阶段,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所占比例增大,篇幅也随之增长,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了对文言文教学的兴趣。因此,创新文言文教学的方式方法,给古文课堂增添崭新活力是语文教师们努力的方向。本篇文章主要对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手段在文言文课堂中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群文阅读;文言文教学
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法是以议题为核心,通过组合文本实现学生的自主构建和探究,从而提升整体核心素养,它不同于传统课堂中以字词理解和文本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深度阅读体验,充分契合了新课改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从而带动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议题形式
议题在群文阅读中占据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群文阅读的思考方向,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窗口。在群文阅读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大多将议题设置得兼具讨论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整体的阅读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创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例如,在讲授《赤壁赋》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将文言文学习的重心从背诵翻译转移到自主阅读和理解上,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融入了群文阅读的方法。针对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教师设计了“苏轼豁达人生的形成”这一议题。在本议题的设计过程中,以文章的作者为线索,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苏轼,并能够对苏轼各个时期的文章进行搜集和阅读,从而便于学生对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解读。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领会到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丰富选文内容
在群文阅读中,文本的组合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考虑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学生的整体构建奠定基础。在文本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议题,保证文本的组合能够带动学生对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向课外内容进行拓展,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文本组合十分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积极拓宽自身的阅读面,为组合文本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赤壁赋》有两首,分别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文本教材中选择的是《前赤壁赋》。因此,在组合文本时,教师可以组合《后赤壁赋》以及七言律诗《读赤壁赋前后二首》,对苏轼的豁达胸襟进行了解和领悟。在《前赤壁赋》中,作者通过声音、色彩等的组合,来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能够体会出其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而在《后赤壁赋》中,“孤鹤”这一形象十分突出,也是作者表达自身的象征和标志,这一形象说明了作者面对苦难并不是麻木的态度,而是象征着作者全新的人生态度,是坚毅,是执着,更是豁达;而文天祥的這首诗则是对两首《赤壁赋》的总结,还能启发学生表达自身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全面和立体,从而增加阅读的深度。
三、重视自主构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输入,也要能够输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当指导的角色,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发展。群文阅读这一模式恰好契合了这一要求,以议题为引领,以多文本组合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讨论和表达,建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带动自身阅读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通过设置任务、提出问题等方式,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使得整体教学过程更加流畅。以《赤壁赋》这篇文章为例,在对作者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契机。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师:“作者是如何表达苦闷心情的?”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就会对文本进行细致探究,从而发现文章中作者的明显表露,形成自身的见解。又比如,在对“孤鹤”形象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文本谈谈自己对这一形象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表达欲望,从而得到阅读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充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而将群文阅读这一模式融入其中,充分契合了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能够为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转变理念,积极接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新模式,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虹.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以潘庆玉《大美兰亭》群文教学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6):73-75.
[2]张增广.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及建构——以必修1第二单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2):2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