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10-21 12:16冯克琴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

冯克琴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逐步渗透和深入实施,道德与法治这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和学习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的学科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利用道德与法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为其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如何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是教師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此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整合多媒体;小组合作;生活化教学

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摒弃传统模板化教学模式以及千篇一律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将情感、态度、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思想、意志等相关道德品质能够有所提升。为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和思想,借助多样化方法的采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自主、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领略到知识的魅力,并最终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整合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感染力

众所周知,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和强大情感根基。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兴趣的建立,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而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经济迅猛发展产物在课堂上的应用,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提升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营造生动、适宜的课堂情境,实现学生兴趣的建立,从而对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的MV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对我国的多民族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熟悉的旋律以及优美的视频画面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我也趁机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民族的服饰和穿戴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从而顺势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开始相关内容的讲解活动。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资源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充分刺激并调动了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在多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推动着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又如,在进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现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世界各地发生地震的视频画面,让学生思考如何提前感知地震并减轻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引出与地动仪以及古代发明有关的知识,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等等,之后再向学生展示古代其他一些技术创造,如赵州桥、都江堰、瓷器等等,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深刻的认识。如此,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了课堂中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探寻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凸显课堂主体地位

对于有着活泼好动天性以及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小学生来说,传统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极其不适宜的,很容易令他们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它能有效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静坐不语的状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凸现出来,为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进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能力和水平相当的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学习和探讨。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各小组围绕“公共场所的秩序”这一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谈谈自己知道的公共场所有哪些,这些公共场所都有什么秩序需要我们遵守?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规则有哪些。完成课堂讨论后,我又让每个小组中派代表出来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和看法。相比于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来说,这种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喜爱且乐于参与的。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转变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了出来。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体现在学科中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源于生活,且在指导人们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生本身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借助熟知生活事物来讲解抽象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采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将学科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意义充分凸显出来。

例如,在进行“选举产生班委会”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完成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形式让学生深刻感知课文所学内容,比如给学生设置“竞选班委”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竞选的职位,并依次轮流上来阐述自己竞选这一职位的原因,自己有何特长等等,并在陈述完之后由其他同学投票。教师还可在竞选活动结束后,让台下其他没有参加竞选的学生谈谈自己给某人投票的标准是什么,为何觉得他(她)适合这一岗位。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生动、适宜课堂情境的设置,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结合,使学生能够评价自身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道德与法治作为对学生正确三观以及道德观进行培养的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在顺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凸显学科教学为学生服务的价值和宗旨,并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雪晴.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引文版),2017

[2]  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作文评改“五步曲”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