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摘 要:在这个以重视高考科目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的教学大环境下,通用技术有着它的教学目的及意义!根据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课程,以科学、技术、数学学科为基础,初步培养学生能够参与工程实践类的教育活动,要做到在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之内灵活选择,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目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法;实践研究
1.通用技术课的意义存在
运用成功的项目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几乎丧失殆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需要我们去唤醒,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感受到通用技术课的趣味性和价值感。
2.当前通用技术教学推广的教学难度
2.1对通用技术课程重视不够
由于高中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依照高考为中心,大家更加注重相关参与高考的课程,也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那里。相对而言,这门课程因为不在高考的考查范围而被学校、教师和学生所轻视。在很多省开始从2017级学生把这门课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很多学校不得不设置了通用技术课程,但很多时候都是摆设,没能从根本上起到这门课程应该起到的作用,甚至有很多学校,该课程知识虽然出现在课程表上,但被随意挤占,更多是流于形式,这就失去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
2.2.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学习能动性、主动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如果学生本身不愿意学习,缺乏学习的能动性,那么教学质量肯定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而一门课程有了高考或者其他强有力支撑后,无论其内容是否浮躁无味,都会被刺激达到我们想要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课程并没有高考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客观造成学生对其忽略,另外由于通用技术偏重于技术思想和方法,很容易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感到索然无味,再加上有些教师没有通用技术专业教学基础,更没有相关的课件设计,只能照本宣科,就更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就必须需要老师具有精妙而缜密的思维和师生之间活跃的互动。
3.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兴趣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活动时,应立足于生活实际,积极创设与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有关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通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兴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精彩教学法,借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各种知识和技能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提升学生的可塑性,调动他们学习通用技术的动力,端正他们学习通用技术的态度。如:在讲“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时,就问学生平时是如何使用手锯的,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有的说用一只手按住被锯割的东西,另一只拉锯,有的说用脚踩住被锯割的东西,两只手一起拉锯,看学生们说的差不多了,笔者就顺势问道:“你们用手按或用脚踩锯东西的时候,能保证被锯的东西确实一点都不动吗?能保证锯的切口平整吗?”于是就趁势向学生们推荐使用“台虎钳”,并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巧妙的設置教学问题,创设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成为探究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开发。
例如:提问学生在狭窄的空间里设计一个餐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张特殊形状的餐桌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分析,教师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罗列出来,很多学生都深有感触:会发现原来一张课桌的设计是需要综合运用到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那么多学科知识的。此时,教师对技术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加以强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了解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尽量提出贴近生活、充满趣味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此在问题中感受知识的趣味与意义。这就属于“项目教学”让学生们“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己动手的能力,为学生们设计一些项目的理论基础,将其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5.借鉴开放式教学方法,营造高涨的课堂学习热情
技术知识的学习有着风格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对初级技术教育系统的教学理念。在美国的高中技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首先是对学科内容有充分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实操加教学的授课方式,以直观的教学实验活跃课堂氛围,为通用技术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优质的能力基础。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颠覆,这种模式的引用,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对通用技术类型学科的学习兴趣,改观以往刻板教学的模式,以此吸引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
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运用动画教学形象的展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学科原理结合应用方法做较为客观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更为直接的向学生传递知识,便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灵感。以动手实验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亲生体验中切实感受通用技术学科的魅力,从而锻炼自主探究,自我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实自身实践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
6.强合作、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和交流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而且能让学生相互受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素养。所以我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每4位学生组成一组并选出组长,加强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做学生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追求人的最大价值。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是对社会有用的,都想成为一个对他人有帮助、能实现自我的人。通用技术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要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一件能影响其终身发展的大事来对待。然而,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间毕竟短暂,而知识又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通用技术教学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只有终身不断学习,才能紧随时代发展浪潮,不落伍,才能将个人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总结
通用技术完全是一门大有作为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刻将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时刻以学习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生机盎然,并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通用技术学习活动设计[D].聊城:聊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