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2020-10-21 04:15李桂兰王慧昕张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李桂兰 王慧昕 张骞

摘 要:以“醛的性质与应用”为例,结合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实验探究、问题链驱动式梳理与提炼、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开展和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醛的性质与应用 素养为本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开展相应的教学设计研究及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重要途径。学业质量标准“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醛的性质与应用”要求,并结合教材对选择性必修模块3主题2中“醛的性质与应用”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化设计,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化学知识、思想方法与核心素养同步发展。

一、“素养为本”的《醛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理念

1.立足真实情境,落实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体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应用条件和意义价值的场景。

2.贴近日常生活,拉近学科距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需要从化学的视角给予分析与解释,源自生活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3.通过实验探究,注重化学思维养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与运用了化学问题研究的一般思路: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提出猜想——实验设计;收集证据——做出解释;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二、“素养为本”的《醛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1.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能够认识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二节的内容。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进行了渗透,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基础。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学会从官能团入手来了解掌握有机物的性质。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被形象地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所以掌握醛酮的结构和性质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见表1,教学流程见表2.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活动需要有意识地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促使“教、学、评”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基于本节课教学实践,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课程资源意识;课堂教学立意要高,教学活动要着眼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兴趣;探究活动形式多样化,家庭实验探究与课堂实验探究相互补充;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把未知化学知识与原理作为探究的背景知识,提供阅读资料供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在于在教学中逐渐的渗透和熏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7.

[2]郭彦青,庞云,乔金锁.氢氧化銅检验醛基最佳条件的探究[J]化学教学,2019(6):79-8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