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波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中,语文属于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均有积极作用。语文也是帮助学生学习母语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民族精神文化。而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教师也需善于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修养、审美情绪等方面出发,促使学生养成较好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偏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也较低,普遍均存在精力不集中、参与性不强及学习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较为不利。在此种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提出,也有助于改变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分析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发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得到极大的转变。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也更加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目前的教学理论来看,发现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含有: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其中,语言能力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主要包含有听、说、读、学四大基本能力。而思维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对语文内容进行消化、加工及整理。审美情趣指学生欣赏、评判及鉴别美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多方面的理解、认识语文知识。文化修养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有人的道德品质、素质等。而通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内涵,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1.结合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能力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能够确保学生其他的各项能力均得到同步提升。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教师也需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其学习效率有积极意义。
例如,以课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并且可以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在課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从信息资源出发,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微课资源,其后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利用微课资源来引导学生注重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之下,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语言能力的提升。
2.结合问题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完成课程学习。俗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还不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而思维就好比是钓鱼的工具,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而打开学生思维的方式,问题式教学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工具。通过启发性、循序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也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以课文 《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本文激情的语言,并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堂内容出发,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土地的誓言具体是指的什么?面对这一方土地,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课程文本出发,为学生剃胡须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作者的语言与文字,在深入分析、思考中与作者完成精神交流。在问题式引导的课堂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有重要作用。
3.结合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同于理科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时,也需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而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较差,难以全面、深刻的理解语文知识。而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产业不断融合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极大的突破。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信息资源为学生构建出高效的学习环境,利用适当的学习环境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以课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作者通过恰当的描写突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掌握作者所描写的三位客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信息资源出发,为学生呈现出情景化的课堂学习环境。结合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源,构建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氛围的渲染之下,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语文文本。在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提升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结语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善于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教师此时可以结合课堂情境渲染、课堂问题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理解课文知识的内涵。总而言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优治.基于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贵州教育,2018,31(9):174-176.
[2]季琼.以落实三维目标为抓手,着力培养核心素养——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2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