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文艺院团自身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10-21 05:26张淑倩
人文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吕剧滨州市院团

张淑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类演艺、影视、展览等文化艺术行业深受影响,文艺演出取消,影视拍摄暂停,剧场歇业……全国各地的剧场和文艺院团都遭受了较大程度损失。如何应对当前危机,是每个文艺院团直面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滨州市直文艺院团的影响

春节档是文艺演出市场一年中较为活跃的时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恰逢农历新年,文艺演出市场遭遇寒冬,对基层文艺院团影响甚大,从利弊因素来看,有如下几点:

从不利方面看:对于文化艺术这类特别需要“人气”的行业来说,为避免人员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文艺院团取消了或者延期春节期间的各类演出。以滨州市京剧演艺有限公司、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滨州市歌舞演艺有限公司三家市直文艺院团为例,春节期间一共延期公益性演出117场,取消商业演出17场,延期商业演出8场。此外,受“后疫情时代”影响,文艺演出市场未来几个月前景尚不明朗,这为院团发展造成了压力。

此外,由于滨州三家市直文艺院团均为转企改制企业,本身就承受工资、保险等多方面压力。如今,受疫情影响,没有演出也就意味着没有效益,对三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年前,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接到保利院线抛出的橄榄枝,吕剧《墙头记》《寻子记》将在滨州、济宁的3家保利院线演出4场。吕剧传统剧目在齐鲁大地上广受欢迎,售票火爆,能在全国最成熟、最大的剧场院线演出,用喜闻乐见的传统戏丰富春节文化生活,势必将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可是疫情一来,演出只能取消。滨州市京剧演艺有限公司和滨州市歌舞演艺有限公司也是如此,公益性演出可以延期,但是很多商演過了春节黄金演出期,就只能取消。

从利好方面看:

一、市直三家文艺院团响应防控疫情号召,用艺术作品积极助力战“疫”。1月27日,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主题艺术创作的通知》,滨州市直三家文艺院团迅速行动,以家为舞台,推出了一系列战“疫”文艺作品,用文艺作品书写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英雄壮举,倡导正能量。面对疫情,三家院团践行文艺工作者使命担当,尽己所能,力己所长,创作主题作品11件。滨州市京剧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的京歌《大爱前行》《万众一心战疫情》已完成录制。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录制新创吕剧戏歌《此心安处》,艺术骨干创作《早日里传捷报送瘟神》《一声号令来请战》《美丽的转身》等多部作品。滨州市歌舞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歌曲《心有阳光》《总能看到你》等。部分作品被省厅平台推广。

二、“疫情”是试金石,汇聚爱心,增强剧团凝聚力,传播正能量。“一个大院,三天时间,老中青三代演职员,一部好作品”。疫情发生后,市吕剧团小区按照规定封闭,但是创作者的热情没有封闭。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在拿到戏歌《此心安处》后,班子立刻召集创作人员进入创作,一天完成曲目创作;一天时间分发到演员学唱,乐手熟悉曲谱;一天录制完成。冲在前跑在先,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滨州市直三团都成立了“支部党员先锋队(岗)”,配合小区物业,做好安全防疫措施。三团在职党员配带党徽和袖章,建立轮岗值班制度,并明确值班要求和排班表。职工们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并以创作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切实的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下滨州市直文艺院团发展存在问题

除了疫情本身对文化演艺行业冲击影响外,滨州市直三团还有以下问题有待提高。

首先,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作品传播渠道较为单一,高流量平台借力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消费习惯转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线上文化”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艺术相伴。此次市直三团创作的文艺作品投放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以微信平台官方公众号为主。作品的关注度、传播和辐射范围有限,一些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关注度较低,单篇阅读量不超过1000。

其次,作品形式较为单一,高水平创作缺失。疫情发生后,涌现出一批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从滨州市直三团推送的作品来看,作品主要以歌曲为主,采用短视频形式推广,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略显单薄。

再次,剧团自身经营、运作模式单一。以往,多数文艺院团将大部分业务、职能、营利点都押在线下演出上,经营运作模式稍显单一。

新冠肺炎疫情下滨州市直文艺院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场疫情,让人们看到了文化演艺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这也提醒了文艺院团在疫后必须未雨绸缪以提高抗风险能力。经此一“疫”,对文艺演艺行业来说是场考验,更可能是一次机遇。文艺院团的风险意识开始苏醒:若再次遇到此类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创作,如何保证演出,如何维持企业生产经营。这段时间,文艺院团更应该“做强内功,补齐短板”。

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加大高质量文艺创作。疫情期间,剧团可以对以往作品进行梳理,在相关平台推出自己的精品力作。在创作生产方面,重点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开展作品创作,同时,悉心打磨抗“疫”作品,用文艺作品讲好故事、做好宣传,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把疫情防控的要求传递到千家万户,多出精品力作,打造特色剧目,让作品传得开、留得下。文艺院团要沉下心,为“后疫情时代”文化演艺市场回热做好充分准备,滨州市直三团也在积蓄力量。市京剧团、市吕剧团在各复排一部传统戏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融入市场、加入保利院线和省演院线巡演,将重点打造大型古装京剧《游百川》与大型现代吕剧《烈烈渤海红》B版。市歌舞团在深入打造儿童剧《九色鹿》的基础上,将新创作一部儿童剧,并继续打磨舞剧《兵圣》。

二是,剧团转变经营、运作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疫情期间,许多文艺院团借助互联网推出了“线上剧院”为大众提供了有声有色的服务。虽有点“临时抱佛脚”的举措,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为一直专注于线下服务的文艺院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疫情过后,文艺演艺行业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打造出全新的文艺形态和产业形态,这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需求,也是提高自身行业抗风险能力,实现院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把握时机、与时俱进,积极拓宽作品宣传渠道。在“疫后再出发”阶段,建议文艺院团转变观念,主动分析和挖掘消费者需求,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将线上业务作为重点,不局限于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来发布作品信息,在加强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的同时,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爱奇艺、喜马拉雅等高流量平台取得突破,实现多方共赢。利用文艺院团拥有的宝贵人才资源和艺术家“朋友圈”,通过开展线上培训、公益辅导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与文艺爱好者做好沟通、互动。通过灵活轻便、交流成本较低的线上活动,既能服务于社会,满足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学习欣赏需求,为观众带去剧场中无法获得的观演体验;又有利于文化艺术院团培养、扩展自己受众群体,今天的线上粉丝也许是明天的线下观众。

(作者单位: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猜你喜欢
吕剧滨州市院团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瓜田篱下系列二十七——家乡的吕剧
吕剧进乡村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最美还是夕阳红
我爱吕剧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