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余
2014—2017年是上海民营院团真正走向演出市场和自身良性循环关键的三年,从制度创新、理念突破、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开拓了思路与实践。上海民营院团在沪注册的已超过200家(不包括民营演艺经纪公司),一方面,民营院团自身发展变化较大,在演出市场上的演出场次、演出剧目、演出样式、演出收入都大幅度增长,演出场次年度超过万场,演出剧目超百部,演出样式包括话剧、戏曲、音乐剧、交响乐、歌舞、民族音乐、杂技、鼓乐、现代舞等涵盖了各种舞台艺术。另一方面,政府与行业组织成立了院團专项扶持资金,演出行业协会在开展民营院团的一年一度展演、演出交易等重大活动、走出国门走向市场化、提高民营院团长的创新能力、举办管理能力培训班等加快推进了民营院团的发展。
上海在探索民营院团的创新发展之路方面,有着几方面的特点: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2011年至2017年,上海每年都举办了“上海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通过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经过申报、专家评审入围剧目,展演后再进行一轮评审评出民营剧团优秀剧目,给予扶持与加工修改。这一举措对上海民营院团带来了示范效应,同时,通过配套工作,为上海的民营院团营造了一个利于成长的生态环境。
每年的专项民营院团扶持、每年举办的上海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也使一批优秀剧目得以在舞台上发光,有的还入选了重大文艺创作作品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如上海恒源祥戏剧发展公司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上海现代人剧社的话剧《四个婚礼》《汇贤坊》《大世界》、文慧沪剧团的《绿岛情歌》、勤苑沪剧团的《51把钥匙》、安可艺术团的音乐剧《致命咖啡》、青年马戏团的杂技魔术剧《上海光影》等。
良好的孵化创作演出环境使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成为品牌和积极参与展示的平台。如2017年的11部参演剧目是这一年来从近100多部民营院团申报剧目中评选入围的,与2011年首届民营院团展演剧目相比,当年可供申报的剧目才十几部,这一比较也反映了民营院团的发展势头和展示了上海民营院团的整体实力。
除了传统的展演环节,2014年起创办至今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民营剧团的演出交易会。每次加盟交易会的节目超过200台,而买家也超过100家,其中有本市的剧场、演出机构、经纪机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本市及外省市的演出公司等。
每年举办的民营院团发展论坛,是上海民营院团的群英会和头脑风暴,来自各方的民营院团长、演出机构老总与专家都对民营院团的发展趋向,以及扶持的政策方针进行探索。配合着一年一度的上海民营院团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以民营院团长和业务骨干为主的高层演出管理人员通过一年年的孵化培训,使得整个上海民营院团能够以较高层面的视野来寻找发展之路,目前从整个上海民营院团的层次来看,130多家院团中有近80家每年有演出,其中有50家属于活跃在演出市场上,属于挑起重任的优秀民营院团有30多家,这些院团每年有新创剧目,有的院团一年要创排20余部500多场演出,而且这些优秀院团的掌门人几乎都是拥有国家一级艺术职称的专业人士,可以说民营院团虽然不是国家级的,但是拥有国家级的专业人才。
随着国家与政府艺术扶持资金的增加,更多的民营院团通过创排优秀舞台剧作品得到了政府公益性文化扶持资金的支持。自2009年《文化部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影视局自2011年起在国内率先设立了“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并着重在“十三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优秀民营院团,扶持民营院团创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
针对上海注册的民营院团情况,演出行业组织通过分片分类建立民营院团联络员模式,及时了解动态与传达讯息,做好了每个月的联络员信息工作,建立了民营院团负责人的微信群,及时了解各院团工作。
为推动上海民营演艺机构“走出去”,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组织,已连续3年组织沪上民营院团与演艺机构参加美国纽约APAP演出产品交易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鼓乐为主的鼓鼓艺术团得到美国商演邀请,在美国20多个城市巡演,形成了在“走出去”的主体上,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与协会所属上海民营专业委员会广泛整合了各种资源,为民营院团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
各有特色的运作模式
民营院团的生存模式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在演出市场上开拓新路。上海民营院团在演出市场上,可以说是各显神通各有特色,而最关键的是以创排的舞台作品来获得话语权。随着国家文艺政策的开放和文艺体制的创新,民营院团依托自身的优势和剧目品牌打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创建24年的老牌民营剧团上海现代人剧社,依托自己打造的剧场—新光悬疑剧场,以及在人民大舞台、兰心大戏院、共舞台等商业剧场的演出季,每年演出400余场,15部左右舞台剧,打造的悬疑戏剧已经形成特色,不仅在上海有悬疑剧场,在北京签约剧空间悬疑剧场和15个城市巡演,通过40部悬疑戏剧、阿加莎推理剧等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剧团这三年新创作剧目有26部,其中有3部舞台剧入选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作品,1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12部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形成了民营院团社会效益与市场经济的双赢。
作为上海演艺界率先上市新三板的上海锦辉传播公司所属锦辉剧社,全年上演近20部舞台剧,锦辉打造的粉丝话剧已在全国引起反响,舞台剧《盗墓笔记》的演出在票房超过2亿,并在单剧的观众人数上创下了舞台演出的新高。锦辉剧社商业戏剧的成功,探索了一条演艺产业发展经营之路,其演艺企业化的融资模式也为民营剧团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而上海恒源祥戏剧文化发展公司与上海文慧沪剧团的发展模式则由大型企业为依托,创排重量级舞台剧作品。恒源祥戏剧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总导演徐俊创排了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大商海》等,采用国际化优秀舞台剧人才招聘的模式,使演出剧目在京沪获得热烈反响,并已获邀赴纽约百老汇合作打造百老汇版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2018年徐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又以音乐剧《白蛇惊变》引起戏剧界的关注。
文慧沪剧团则由著名企业小南国创始人王慧莉创立,活跃在上海与港台演出,成立四年来每年上演了300多场,公演了11台大型沪剧,不仅在民营沪剧团中实力雄厚,与国有剧团相比也毫不逊色,舞台剧的大型沪剧《倾城之恋》《风雨同舟》《今生今世》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2017年重点创排的沪剧《绿岛情歌》以崇明生态保护为背景,不仅入选文化部优秀戏曲剧本重点扶持,还在上海新剧目展演中获奖。2018年排演的红色沪剧《四月歌声》以上海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李白为原型讴歌了一代先烈的奋斗,文慧的系列现代题材作品也代表了民营院团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民营剧团的一个新现象是交响乐、轻音乐团体的涌现,这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民营院团中也是少见的,说明上海城市文化的提升。如上海申城爱乐交响管乐团的原创《浦江之声音乐会》《金复载管弦乐音乐会》,上海腾韵交响乐团的《何占豪作品音乐会》《薛范作品音乐会》,上海大众乐团的《共和国之恋音乐会》,上海海邻爵士乐团的音乐会《情迷上海》,上海新州轻音乐团的《上海天空之城音乐会·宫崎骏作品》,此外,上海节日交响乐团、上海东方国乐团等也都有自己创排的音乐会。
上海民营院团又一个特色是对上海本地剧种的青睐。上海沪剧在民营院团中十分活跃,上海勤苑沪剧团也是民营沪剧团中的品牌,该团全年演出超过500多场,演出了沪剧大戏8台,还有勤怡沪剧团、上海彩芳沪剧团等也活跃在沪剧领域。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民营院团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是一个振荡和盛衰交替的关键时刻,由于民营院团完全是靠在演出市场上的营运获得生存发展,进则兴,退则衰,如何把握机遇,是各家民营院团需要共同努力的。上海一批优秀的民营剧团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壮大,成为上海民营院团的第一梯队,与上海营造的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文艺体制的深化改革,使民营剧团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机遇,其中文艺投资机制的形成、大型企业文化的介入、基金式资助方式的推出等,将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剧团。
民营院团的推动促进
民营院团的发展,特别是在国际化都市的演出市场,应该有着国际化的发展视角,未来从社会层面、从院团自身、从政府组织三方面来看,主要有五点值得探索:
1.鼓励社会化办团和多种形式发展。随着演出市场的增量和繁荣,制定企业办文艺团体的优惠政策与财税优惠政策,让企业文化与城市高雅艺术院团相结合,使民营文艺院团在上游获得源泉。在文艺院团的所有制方面,打破民营与国有的封闭,创新股份制院团,把更多优质资源与模式引向演出市场。
2.创新民营院团的发展机制。对民营院团施行重点院团重点扶持,让民营院团在自身的发展中有着竞争淘汰机制,对民营院团中的优秀作品和入选重大文艺作品给予重点资助,鼓励民营院团排演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对民营院团的政策倾向于锦上添花,对民营院团进行绩效评估,形成发展阶梯,打造民营院团品牌院团。
3.支持上海民营院团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上海民营院团同样代表着上海城市文化的名片,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优秀剧目上,國有与民营院团一视同仁。
4.加大强化演出行业组织对民营院团的发展指导与行业规范。通过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近七年来的组织管理,形成政府—行业组织—民营院团的有效管理,形成助推动力,由行业协会梳理整个民营院团的发展层次,制定重点扶持院团、培育孵化院团、清理僵尸剧团和违规剧团,使上海的民营院团形成创排优秀作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影响力,成为上海演出市场的生力军与探索者。
5.在上海文广局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配套形成各区专项配套扶持资金。目前上海有些区的文·化公益基金已经实行了对市级资助剧目给予配套扶持资金,因为民营院团都注册在各区,如果有二级文化专项配套资金,对民营院团将会起到积极效应,创排更多优秀作品。
作者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