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霞
摘 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教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体育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初中体育教师自然需要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比较个性化的教学实施方案,让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更符合自身的需求,使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初中体育个性化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化教育;教学策略
如今,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优点,都希望能够与众不同,不被他人所取代。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自然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让个性化教育纳入教师的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合理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使得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更符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喜好,让学生能够获得比较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初中体育个性化教育。
一、教学理念个性化
初中体育教师要想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育,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探究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理念。
笔者在平时的时候,会大量的阅读教学书籍,探究个性化教学策略,让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变得更为个性化。首先,笔者会努力的改变尊师重道的教学思想,逐渐地接受师生平等的教学思想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来。其次,笔者会将单纯地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思想转变为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沟融和互动。最后,笔者会让全面教学理念取代课堂教学理念,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学习体育知识,在课前、课后、课余时间,都能够进行有效地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训练,从而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能够更加的充足,使学生因此更好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与个性化的实施综合到一起,能够使体育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理念的个性化,围绕个性化的理念实施教学,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二、教学形式个性化
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育时,有必要注重教学形式的个性化,让多媒体教学形式、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融入到课堂中来,以此使学生具有十足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获得比较个性化的发展。
如,在教授与篮球相关的体育知识时,笔者便会转变教学形式。在一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是有关NBA的经典比赛,画面生动、形象,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受到了直观性的刺激,让学生产生了对篮球的热情。在学生对篮球产生了热情后,笔者便会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所展现的视频,对学生进行与篮球知识相关的理论性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篮球的起源、发展、规则、运动技巧等知识,让学生在积极學习下,对篮球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在学生了解了理论性的知识后,笔者便会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技巧的训练。当然,在学生进行技巧训练的时候,笔者会尽量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打篮球、进行不断地篮球训练,让学生因此能够对篮球知识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打篮球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因此能够获得比较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注重教学形式的个性化,使得学生能够在个性化的形式下,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
三、教学内容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在知识的学习能力上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使得学生能够接收到符合自己的教学。
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十分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如,在教授长跑这一项体育技能时,笔考虑到班级上学生的体能不同,就为学生布置了比较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当然,在布置任务前,笔者会仔细地探究学生的课上表现情况、体育考试情况,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体能分为优、中、低这三个层次。在明确好学习层次后,笔者便开始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会让学习任务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而成呈现出多、中、少的特点,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符合自己水平的体育训练,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此外,笔者还会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参与兴趣小组,使得学生在兴趣小组内进行体育技能的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比较擅长的体育技能,使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仔细地探究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
综上,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将自己的教学进行一定的革新,让个性化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得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让自己的教学质量更高,使学生接受更好地教育,为学生之后的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冰.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03).
[2]刘绍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促进初中体育教学[J].时代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