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间调度能力是舞蹈创编所需必要能力。舞蹈表演中的空间调度不仅是提高舞蹈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舞蹈故事性的有力方式,是传达舞蹈情感,增强舞蹈美感,融合空间整体感的关键之一。但目前,对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舞蹈创编中的空间调度能力仍存在较大的空白,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与指导。本文首先点明舞蹈创编中空间调度能力重要性,然后从“纵向击破”“突破边界”“跨越时间”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形成了两类建设性课程策略,对舞蹈创编教育具有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空间调度;舞蹈教学;创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是三维动画。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审美要求,编舞结合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将各种局部图像有机地结合成一幅整体。“调度”一词的来源是法文“decor”,有“装置”或“放入场景”的意思,而“空间调度”为舞台艺术表演中的通用术语,它是所有舞台行动在舞台空间的外部表现形式。研究者对这个概念进行进一步阐述后提出,“空间调度”是导演最终诉诸舞台外部的造型形式,并且有四大需要注意的法则,分别是“简洁法则”“接近法则”“同类法则”和”锁闭法则”。此外,舞台空间调度领域还有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概念,二维空间是地面空间,即大家常说的舞蹈构图;三维空间则进一步包含了垂直空间,即通过例如托举、威亚等腾空到达不同的空间层次。舞者在舞台空间中的运动线的排列及其在舞台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和相互关系就是为了在舞蹈运动过程中更生动地表达主题和人物情感,从而创造出三维的舞蹈形象。因此,如何在舞蹈创作和编舞中提高空间调度能力是舞蹈编导提高编舞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此提出了提高舞蹈创编中空间调度能力的三个建议,并进一步针对舞蹈创编空间调度能力教育提出两点建议,以期为后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提高舞蹈创编中空间调度能力的三个建议
(一)纵向击破
舞蹈的空间主要由点、线、面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1]舞蹈空间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为点,虽然点往往是静态的,但通过内部力量的变化,比如旋转或者跳跃等,都可以实现点的延伸;而线是点由某种力量的作用向某一个方向运动产生;面则是由按照一定规律的点运动而产生。对舞台空间调度的掌握,实质上就是对点、线、面的规律的掌握。常见的舞台往往为平面设计,因此,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目光局限在舞台地面上的展现,即一般内容均会在二维空间内呈现,而忽略了高空等多个维度的设计。实际上,从台下观众的角度来看,这种舞蹈编创只把握了一条水平线,缺少平面的张力。以往的舞蹈实例表明,优秀的舞蹈编创往往会辅以跳跃腾空,多人托举,甚至高空威亚等的点缀,比如《肩上芭蕾》《奔腾》《士兵与枪》等艺术作品,目的就是为了使舞蹈空间从纵向实现突破,达到耳目一新的观感体验,同时使画面变得充实饱满。三维的空间相对比较好达到,同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三维空间具体分为垂直空间和姿势空间,前者依据舞蹈种类将自上而下的空间分为多层,舞者可采用多种方式腾空到不同层,达到使舞蹈整体看上去更加丰富饱满的目的;后者是指舞者在运动中由身体所形成的立体感,包括各种动态的运动轨迹等。除了比较常见的三维空间,空间调度还可以达到四维的水平。四维空间即构筑空间,它通常指根据舞蹈的需求将舞台构筑出不同的强弱点,即将舞台划分成不同的区位,包括“九块方格式”“六个区域式“和“对角线式”等不一而足,在空间调度中,舞台是一个长、宽、高的统一体,由平面和立体空间两个部分构成,因此,不同的区域向观众传递感情的强弱不同,在空间调度中也需要格外注意。
(二)突破边界
除了上述从纵向角度进行突破,如何利用舞台之外的空间也是一项舞蹈编导必须具备的能力。通常,在一般剧场中,作为舞蹈的主要承载主体,舞台会以水平面的方式水平呈现于观众,几乎所有的舞蹈内容都会在这个上面完成。但舞台之外,剧场内的其他空间如何利用却往往是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除了将舞台上的表演设计得尽善尽美外,还应当有突破边界的想法,充分考虑到舞台外的设计。这种设计往往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现场气氛,使观众真正融入到舞蹈意境中。[2]这些舞台外的区域,可以包括观众座位间的过道、舞台下前排观众面前的空场,甚至最后一排坐席后边的走道。在这些区域安排舞蹈内容不仅有助于突破表演的边界,也有助于与观众的互动,邀请观众的参与。这种融入观众的表演既增强了舞蹈的冲击力,也增强了视听觉上的真实感,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要想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这种突破边界的空间调度能力是一个舞蹈编导所必須具备的。但在以往关于舞蹈编创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的研究中,这部分能力的训练往往被忽视了。
(三)跨越时间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舞台空间也是如此。不可否认舞台空间来于现实,但从艺术加工的角度来说,舞台要传递的内容又无疑超越了现实。舞台是一个空间概念,但舞蹈却往往是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一个有起承转合包含丰富感情与寓意的舞蹈必然不是一个演绎某个瞬间的事情,其情节短则几瞬,长则甚至跨越千年。正是这种延展,使得舞蹈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并更具有戏剧性。单纯的舞台是一幕“死景”,只有打破这种物理上的壁垒,才能实现空间对时间的超越。这种时空的延展性可以部分从戏剧上借鉴灵感,余笑予在提到空间调度的重要性时讲 :“雕塑是静态的空间艺术,戏剧的空间创造则是动态的空间艺术,或者说是动态的雕塑艺术。导演仿佛是造人的女娲,在一片原本混沌的空间中,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从而使混沌的空间变得清朗,变得富于生气——这就是戏剧导演的空间意识。”[3]传统的戏剧表演通常通过配乐上的“一声檀板五更天”或者动作表演上的“三五步行遍天下”,达到突破时空限制目的。舞蹈与戏剧有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虽然都为艺术表演形式,但舞蹈的故事性稍弱,更强调意境上的美感。这其实给舞蹈编创中空间调度向时间的拓展与超越提出了难度,也更加需要在舞蹈编创空间调度的教育中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打破线性调度,改变舞台的平面结构。
二、对针对舞蹈创编空间调度能力教育的建议
(一)基于认知的不断突破应成为舞蹈创编空间调度能力教育的前提
舞蹈创编空间强调对传统边框与束缚的不断突破,将舞蹈动作、氛围乃至意境不断大胆渲染到整个空间或时间。舞蹈创编教育在对这方面能力进行教育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当局限于某一标准答案,甚至不应局限于教科书。这意味着在课堂上不再追求统一的设计,而是鼓励不同的想法观点,体验独创性思考,从而展开有新意、有突破的空间布局。[4]
(二)基于情感的视觉美感应成为舞蹈创编空间调度能力教育的主体
如前所述,舞蹈不同于戏剧等艺术表演形式,它相比于故事和互动更强调意境上的美感。因此,在空间调度练习中,要不断协调平衡各个方面,达到视觉上的饱满和完整,这是舞蹈创编的主要关注点。因此,舞蹈创编教育在就空间调度展开教育的时候要尽量采用一些经典的、艺术可欣赏性高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基于系统的迁移学习应成为舞蹈创编空间调度能力教育的拓展
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其独特性,但也具有其普遍性。基于此,对空间调度能力的设计与学习在系统学习舞蹈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泛化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空间调度设计,充分发挥艺术的融合性与包容性。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地拓展,既有助于艺术边界的不断外延,也有利于传统设计概念的个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不仅讲解专业理论,还要适当辅以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案例,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上所述,舞蹈创编中的空间调度能力对增强舞蹈的表演感染力,丰富舞蹈的表现层次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舞蹈创编中的空间调度能力教学中可以从“纵向击破”“突破边界”“跨越时间”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结合基于认知的不断突破与基于系统的迁移学习策略,实现舞蹈创编中的优秀空间调度。
参考文献:
[1]傅宇晗.舞蹈創作手法的运用与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8).
[2]王笛.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初探[J].大众科技,2014(10):169-171.
[3]余笑予.余笑予谈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7.
[4]邢秀凤.语文课思维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8,39(12):65-72.
作者简介:王禧东(1985-),男,汉族,宁夏,宁夏文化馆,研究生,舞蹈编导,馆员(中级),研究方向:舞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