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芳
摘 要: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当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也应该提高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当中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
在小学教学当中,数学是重要科目,因为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学到相关知识后,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但是,小学的教学美容较为简单,多为加减乘除以及图形认识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但是这些知识的学习只会运用到特定场合,比如在识别物体时,我们需要去判断它的形状,在进行买卖东西时,我们会用到四则运算,学习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二)传统模式失去兴趣
我国一直在教学方面沿用固有的传统模式,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这是当下较为严重的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并没有动脑思考,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当中会将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过多的依赖于老师,不会动脑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途径
(一)注重反思,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针对课本上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进行举一反三真正了解題目的深刻含义。例如三年级在学习时间问题上,老师可以拿下钟表,转动时针、分针、秒针,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钟表是怎么转动的。同时在课后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在下一次上课时,把问题讲给学生,让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反馈。
(二)强化意识,改善教师教学内容
老师在上课进行提问时,要转变提问的方式,老师之提问不解答。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思考该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年级教材当中所出现的众多应用题,可以将书中的相关问题转化为现实问题,比如从北京到家的距离是8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北京?这是一个除法问题,里面有距离、速度、时间,让学生反向思维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与距离速度,来解决从家到北京,我们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
(三)改善教学模式,增强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仅局限于坐在教室里,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带到校园里,进行数学学习。例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面积的意义时,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量一量班级的面积是多少?一张桌子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了什么叫做面积。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也能够去更好的应对不同环境中的不同问题。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渗透解决问题,培养思想
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在每节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渗透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不应只依靠数学公式和数学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并不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逐渐给学生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当中一些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快的解决数学问题。
(二)深入挖掘内在问题
数学是一门典型的理性学科,它不同于我们所学的语文没有固定的答案,数学的答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问题,从每一个细节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只有真正了解问题产生内在原因,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要一步一步的来,慢慢思考,深入挖掘,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小学生年龄较小,解决问题时能力欠缺,在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解决问题能力时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层层深入,老师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慢慢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当下的教学任务,也是对学生在高阶段学习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我们要从小开始,积极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以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李秀娣.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4).
[2]浅析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 廖军根. 小学教学研究. 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