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仲振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实行的背景下,要想強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成效,就应当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用到教学中。所以,本文就主要从调动教师工作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运用课堂知识三个方面来对生活化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做出研讨。这样能够促进学生高成效学习,强化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从而体现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小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教师教学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成效。而生活化教学模式重点就是将现实环境中的情境再现于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属于小学数学教学近期以来的一个常用模式,所以就有必要对生活化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讨。
一、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开展数学教学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以有效处理现实问题。借助生活化模式开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从现实角度分析问题,强化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借助所学体理论处理问题的技能。而生活化问题本身即属于现实环境中的一段情境,经常出现于学生生活环境中,这样不仅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在热情的感召下,全身心的参与到知识探索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生活化模式开展教学,学生自然也会借助生活化模式来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有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问题时,其便也会从生活化角度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
在小学学校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可考虑对生活化模式做出推广,调动教师从生活化角度开展教学的意识,促进数学教学成效的增强。一是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学校领导应当加大对生活化教学模式推广的重视,调动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的热情,促进数学教学成效的强化。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还须考虑为教师提供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条件,促进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逐步强化教师数学教学质量和能力,强化数学教学成效。二是小学学校应当进一步健全化鼓励政策,借助相应鼓励政策的落实,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的意识和热情,促进教师持续体现良好工作状态,强化数学教学成效。在具体行动中,学校领导就可对在生活化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师施以相应奖赏,借助多元化模式促进教师增强教学质量和成效。 再次,教师教学之后要注重课堂总结。在生活化实践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做出弥补,不断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水平,保障数学教学效果。
(二)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为学生实行教学时,教师可有效借助生活化模式讲解课堂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成效。这还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课堂知识点和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引用相应适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就可基于生活化角度融入现实情境,促进教学成效的强化。例如在《生活中的数》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先通过相应的情境融入,为学生讲解新知识,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东房间增加了新设施,其中桌子的尺寸为,长2米2、宽1米5,哪个学生知道,其中2米2和1米5,怎样用小数的形式进行表示”?然后教师再引入具有关联性的课堂知识,“这就是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新知识,如果借助小数形式来表示上面的数据,就是2.2和1.5。”借助如此现实化、生活化情境活动的开展,融入课堂知识,能够强化数学教学成效。
(三)充分运用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中的实践教学
在为小学生实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基于生活化角度,将知识进行灵活引用,以强化教学成效。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须先为学生营造知识运用的氛围,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积极性,强化学生借助已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技能。例如在《小数除法》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须有效借助知识运用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实际行动中,教师就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我有人民币十元,我到商店购买纸本和笔,其中每个本是1.5元,每支笔是0.3元。如果我需要购买4张纸与3支笔,如果同学们是小店店主,应该找给老师多少元?”借助如此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和对课堂知识的运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今后购物时,都会很精准地计算出实际价格,办理好现实环境中的购物事宜,强化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技能,强化小学数字教学成效。
三、结束语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非常丰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当结合客观条件,建立实行切合学生学情和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数学教学成效。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强调教学反馈,强化本身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强化专业学习技能,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任险峰.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学周刊,2019(36):39.
[2]王芳丽.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56.
[3]张光怀.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 新课程研究,2019(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