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如何更好的配合思政教育发挥全方位育人主渠道,是未来各专业课程进行时课程思政的目标。高职礼仪课程作为服务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具备良好的思政元素和基础,涉及范围广泛,本文将结合现实具体授课情况,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结合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礼仪课程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政府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转型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确立了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其培育人才不但应拥有职业素质,还应具有思想政治素养。企业要求毕业学生同时具备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而建设特色主义社会又需要全民具备思政素养。近年来,高职院校一直注重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对思想政治的教育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文化认同、民族自豪、国家荣誉感不高。因此,强化高职学生群体思政意识,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备积极意义。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广泛应用将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而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思政元素融入高职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高职礼仪课程志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礼仪意识,引导学生从细节人手,好好做人,认真做事,提升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人格健全、心灵富足、德性完满的谦谦君子的有效途径。这与习总书记的指示不谋而合,再融入思政元素,将会是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和饱满,使教学过程更具有时代使命和意义。
二、思政元素与高职礼仪课程的有机结合
高职礼仪课程作为高职服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着良好的实在理念渗透的基础,思政课程的理论是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而高职礼仪课是将礼仪生活化,融入学生的衣食住行中,是将思政内容外化于行,所以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礼仪课程就是学生知行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的教育和各类会议文件精神.找好思政切入点准确表述,结合专业知识中的重点问题,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课堂表现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把握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隐含的思政元素也不能表现得过于刻意,让学生反感。通过切入点让学生从一言一行中去展现思想道德中的美,体现礼仪课程思政化的魅力。如在语言礼仪中,我们要求学生运用语言的艺术,婉转的表达我们的主题思想,用对方可接受的态度和语气来表达我们的观点,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同学体会到了语言强大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其结果是让越来越多的同学认可他,喜欢和他交往,都认为他是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
三、融入思政元素创新高职礼仪课程教学过程
(一)做有情怀的专业课教学
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曾说“如果你想要你的下属为你造一艘经得起风浪的海船,不要给他们蓝图、木头、帆和木头,而是要激起他们对辽阔大海的向往。人们从一个伟大的愿景中,真正感到了工作的意义——不仅是谋生,更是上升成了创造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古语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进入学生的心灵。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情怀的人。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人生哲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心存感恩,胸怀天下,充满满满的正能量。所以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更有教学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升专业能力,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以社会、市场需要为基本要求,通过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领让学生成为专业过硬、素质高尚、思想端正的社会人才。以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心看世界,怀着对学生的同理心做教育。
(二)结合“案例”完善教学方法
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开设的《汽车服务礼仪》课程中服务礼仪
这一章为例,教材主要介绍了称呼礼仪、介绍礼仪、沟通礼仪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生活中的小例子作为课程导入,在授课中可以以某班同学张磊与同班陈向关系非常好,由于陈向长的比较胖,张磊比较可爱平行相互之间都以“胖子”、“小可爱”等外号相称,有一天张磊去一家大型公司面试,对方要求他谈谈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怎么与人相处时,他张口就说我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很好,列如我的胖子兄弟,就和我肝胆相照。当时面试官就面露不悦之色,结果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小情境引出要讲解的礼仪的内容,称呼的使用方法、称呼的注意事项、及会面中的不恰当称呼。让学生知道称呼的细节影响很大,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和尊称,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等到学生面试或进入职场后良好的素养会让他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新的职位,同时赢得更多的认可。
(三)运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课程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传统课堂的模式被慢慢革新,多媒体教学方式也越来越普及和丰富。而目前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更善于利用手机收索和学习。鉴于此,教师也应该创新教学手段,以我校《汽车服务礼仪》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继续沿用传统的板书+PPr+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整体的了解和运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录制了在线网络课程和微课小视频,将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课后也能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掌握知识,汲取精神养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汽车服务礼仪》课程,使其切身感受到了礼仪的文化和传承魅力。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基础后,不仅仅是老师会上传作品和视频,学生还会运用简短的“微视…‘抖音”小视频的形式,结合课程案例录下自己作业,练习过程、的小感悟、小片段,这样既能增强师生互动,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互帮互助的意识,增进了学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友谊,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信任度也不断升温,老师讲的道理他们也愿意同,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互通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解决课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而运用易班实施思政教学是《汽车服务礼仪》课程的又一亮点。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前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熟悉要讲的课程内容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带着问题进行课上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转课堂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做课题的讲师者。在课堂上通过易班课移动端发送案例和各类教学互动,在课后对学生表现给予加减分评定,使学生可以随时关注自己的得分情况从而更加认真的投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会了互相合作、相互尊重,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审美情趣、表达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将礼仪中的思政教育结合进来,做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思政教育是高等学校发挥教书育人、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渠道,而专业课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配合课程思政改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同向同行,相辅相成。教师应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课程思政重在引领,但要触及灵魂,任重而道远。专业课程由于其自身学科内涵的复杂性,有独特的学科属性和知识体系,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有系统的方案设想,完整的教学体系,制定教学目标注重科学合理性的同时还要加人情感渗透。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运用适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采用新颖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修订教学大纲、选择适用的教材,开展适宜的课外拓展等。在实际授课中,紧密围绕着“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入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邓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6-12-12(8).
作者简介:付霞,女,1983.11.四川资阳人,畢业于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是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讲师,研究专长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