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嫣 胡佳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饮食教育的关键期,良好的饮食观念是奠定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开展食育研究,让幼儿感受“一带一路”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自豪感。
一、创新教研方式,巧思“一带一路”
我们借助“六帽思考法”“思维导图”“世界茶吧”等创新教研方式,改变教科研环境,创建学习型组织,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六帽思考,全面深入
英国剑桥大学爱德华·德·博诺基于横向思维理论,开发了“六帽思考法”。这是一种调动各种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的思维训练模式,能够引导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者走向更有创造力的方向。在利用“六帽思考法”进行教研活动时,我们每组安排六位教师,并各抽取一种颜色的帽子,首先白帽对“一带一路”进行中立的陈述,接着绿帽提出“一带一路”和食育活动相融合的实施策略和方法,黄帽评估该实施方法的优点,黑帽列举该方法的缺点,然后红帽对该方案进行直觉判断,最后蓝帽做出总结陈述。通过“六帽思考法”,教师对“一带一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食育活动有了基本的方向。
2.思维导图,高效表达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对“一带一路”中所蕴含有价值的教育点进行归纳梳理。比如,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有许多元素可以提取。教师首先选取了历史、名人、建筑、服饰、美食、路线图、艺术活动七大块内容形成单气泡图,讨论选取其中与食育相关的内容(饮食特点、特色小吃、随丝绸之路传播的食物等),然后每个内容设计括号思维导图,挖掘其中适宜进行食育活动的点。
3.世界茶吧,集思广益
我们采取“世界茶吧”的讨论方式设计实施路径图,具体流程如下:推选吧主—吧主组织讨论:如何根据本国(地区)食育特点和要素运用括号思维导图细化内容—每人轮流发言,贡献观点,吧主统计筛选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吧主留下,其他成员自主选择去其他茶吧—每组吧主简要介绍本吧的内容,来宾对新茶吧发表观点—吧主记录、补充、完善本吧的观点和建议——重复上轮。
在吸取其他组的优点、了解其他教师的创新思维的同时,吧主对内容进行重组、优化,理出实施路径的线索,厘清实施内容的逻辑顺序。比如,从前期的调查活动到谈话活动中的分享讨论、教学活动的学习认知再到区域活动的个别化学习,最后衍生到“一带一路”美食文化节的实践体验。
二、多样食育活动,乐享“一带一路”
我们将食育内容与“一带一路”相融合、扩充,生发出“旅途美食家”“文化美食节”“食育博物馆”三大主题活动,并在基础食育内容之上充分挖掘情感体验价值,注重食育与幼儿经验结构的整合,体现食育的精髓要义。
1.旅途美食家
幼儿与家长一起的“研学旅行”不仅可以走出幼儿园,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幼儿以“小小美食家”身份走访、参观、品尝各地美食,了解美食故事、习俗与文化,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之记录、固化。我们提倡幼儿先从家乡——东钱湖出发,再沿着“一带一路”旅行,了解多样的饮食文化。在由地域饮食文化到民族饮食文化再到世界饮食文化的不断拓展、延伸、比较、迁移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增强幼儿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认同感。
2.文化美食节
我们选取“一带一路”上比较经典的7个国家(地区),通过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舞蹈排练等多种形式,结合小组合作、走班式教学等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所选国家(地区)的特色美食、风土人情,感受各地食物的多样性和食文化的多元性。
(1)品一帶美味,感一路风情。每班选择一个“一带一路”中的典型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展示与美食的制作分享,在幼儿心中种下“文化·互助·交融”的种子。
(2)观一台演出,感一带文化。我们利用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在编排表演内容、选择表演服饰和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所选国家(地区)的文化特色,演绎丝绸之路上的千年文化风采,传递着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
(3)玩一班特色,品一域美食。幼儿自主结伴,手拿游戏卡,穿梭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中:在俄罗斯“城堡里”拼方块、品红汤,在白墙黑瓦的古城里习书法、尝面食;在野性奔放的肯尼亚烤香蕉、玩非洲鼓。一班一国家(地区),一班一风情,幼儿边玩、边品、边享受这多样的美食,感受多元的文化。
3.食育博物馆
研究、教育和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在创建幼儿园的食育博物馆过程中,我们将主动权交给幼儿。我们组织幼儿进行前期调查,唤醒幼儿对博物馆的经验,调查了解博物馆可展示的内容、不同的陈列区、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等,并结合古丝绸之路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展示主题,如水稻的传播、炊具的演变、茶文化等,以展现饮食文明的发展历程。接着各班领取一个主题,根据主题核心内容收集资料、设计规划、制作展示内容,最后选举一位小导游介绍展览内容等。餐具陈列区的幼儿选择了筷子作为主要的展示物品,筷子的古称—“箸”、由来、象征意义、礼仪、习俗、演变、文化情感等都成了幼儿探究的内容。
三、趣味食育工坊,玩转“一带一路”
根据我园食育特色课程、幼儿的兴趣需求与年龄特点,我们将科学、礼仪、技艺、文化与食育相结合,创设了五大食育工坊——食味馆、食研馆、食艺馆、食礼馆、农耕馆。我们开设了每周1期、每期1天,共计16期涵盖多领域的特色食育课程,保证幼儿在实践中有足够的场地,习得丰富的食育内容,更好地体验食育的乐趣(见上表)。
食育工坊是幼儿和食物进行互动并自主学习的地方。幼儿在学期初自主选择本学期要加入的食育工坊,并进行一学期的深入体验学习。食育工坊每学期进行轮换,每周1天,通过系统深入、有递进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探索食物的奥秘,感知世界饮食文化的多元性,感受中华传统礼仪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建立民族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