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

2020-10-20 22:20徐磊诺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徐磊诺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目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要改变形式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渗透方法,希望为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引言

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道德,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小学生的德育情感培养的主要场所也大多都在课堂上。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方法,将德育方法渗透到小学语文中去。

1 小学语文中德育渗透现状

1.1不重视学生自身地学习感受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而实际的教学中,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感受,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也不会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变化,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1.2太过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形成了“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常态,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会使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在学生过程中不积极主动,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推动下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小学教师是不注重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这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1]。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

2.1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教学方式

教师主的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学生的教育上相互促进,密不可分。那么在德育的渗透上就要运用合理的渗透方法,提高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课堂导入上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课前三分钟我会让学生们讲个小故事,并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让他们受到思想教育。学生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净化心灵,同时也起到了德育渗透的效果。

2.2研读教材,有效的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与德育相关的课文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中实际内容为基础,进行语文教材的研读,总结课文中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的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學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语文教材中与德育有关的教学内容的体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阅读文章内容,阅读后回答老师提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在讲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意见性的总结,让学生明白在享受成果的同时,别忘了学会感恩的道理[2]。

2.3适当的创设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可以有效的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辅助设备,现阶段学校的教学辅助设备大部分都只有多媒体,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去。例如,在学习《槐乡的孩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槐花的图片或视频,将学生们带入意境当中去感受槐花的美,身临其境般体会和槐乡的孩子一样的感觉,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自然的美,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4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

小学语文的大部分课文都会蕴含一定的内在情感,这些课文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包含的内在情感,将这些情感作为滋润学生心灵的重要源泉,感化学生的心灵,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内容,当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白杨的品质是什么吗?”然后请几名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总结。最后,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在戈壁滩上生长的白杨的崇高精神,鼓励学生学习白杨坚韧、顽强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到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就像白杨一样心路奋斗、保家卫国,进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这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意义重大[3]。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都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课文内容中有效渗透德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每个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好一面镜子,树立优雅的形象,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杨玉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J].求知导刊,2019,0(21)

[2]郭小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甘肃教育,2015,0(21)

[3]文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成功:中下,2018,(24)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