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波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摆脱小学阶段填鸭式的教学,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在这个时期,他们面临着心理上更大的挑战,青春期的变化导致他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叛逆情绪,从而引起学习上的波动。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学习而言,就更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内心的意愿。最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它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从而收获有效的学习效果。所以就数学学习而言,教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数形结合;结合生活;分组教学
而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早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那么结合现代设备的不断发展,教师更加需要积极地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向学生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给他们提供另一种解题方式,能够大大的提供给他们学习数学的新鲜感和新角度。其次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利用时间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一定要鼓励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真正的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一、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这一理念真正的帮助学生缓解了学习数学的压力,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离不开和与几何的结合联系,这部分的知识使学生感到更为困难,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面对这类难题时,往往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着重小学生强调做题时换一种思维角度,真正的从内容上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这种思维的拓展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这样能够起到缓解学生对面对数学时产生的恐惧和焦躁心理,帮助学生改变困境。
例如,在教授“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时。对于这种三视图,考察的往往是学生的结合能力,一个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这时我会利用教师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向学们演示。而对于那些形状较为突出的题目嗯,我会尽可能的向学生提供一些容易切割的辅助教学工具。比如利用橡皮泥,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进行物体的模拟,这样他们在面对一些较为难以理解的图形时,可以利用橡皮泥具体实际的进行模拟。
二、联系生活实际场景
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很多数学知识可能难以理解,长此以往,导致他们对于数学学习越来越排斥,而造成了恶性循环。对于这类学困生,教师就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加以辅助,这样能以学生自身熟悉的事件来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能带给他们熟悉感和亲切感,这种学习方式更能将理论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加以体会,理解感受并运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对学生而言都是大有益处。学生在这种更加轻松的环境里,才会更愿意参与到实际学习中,从而积极地改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提升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一元一次方程的难度其实并不大,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有些难以理解,这时我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案例作为引入,使他们先接受有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列举,这能够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到方程教学当中,可能对于具体方程的解算并不会有更直接的帮助,但是具体情景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内容。毕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不能用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语言进行课题的引入。
三、鼓励小组讨论教学
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毕竟开始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并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时难免会与教师产生一些代沟,或者出现无法沟通的问题。而这时与学生的交流能够大大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学习效率。就学习内容而言,学生面对教师时往往还处于畏惧胆怯的心理,或者因为害怕被教师反问到自己不会的知识,从而产生不敢表達出自己真实的疑问。但是在面对同龄的学生时,他们往往会怀着放松和平和的心态,能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困难和疑惑,而一个同一年龄阶段的沟通,往往更加有效且迅速。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能够极大的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并且真正的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例如,在教授“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时。对于这点内容,我会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在讲述过基本的轴对称图形之后,使学生自己的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数学思维的发散。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营造出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在达到更高参与度的同时,进行学习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而言,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前提。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做题中所遇到的困难。其次,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实际的案例来辅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后一定要注重小组讨论,能有效积极的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振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1).
[2]吴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