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6-12-26 13:19宋翠平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结合生活教学情境想象力

宋翠平

摘 要: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教学中科学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可以从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想象空间;创编数学故事,形象数学教学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结合生活;教学情境;想象力

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实际上处处都强调了学生的想象力之重要。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数到式,……如果离开了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数学学习也将苍白无力,困难异常了。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模仿式教学,培养的顶多是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与模仿能力,而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探究性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想象一下骑这样的车会是怎样的情景吗?”“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呢?”学生立即展开想象,一边想一边说,那会颠簸的很厉害,有的学生甚至做起动作表演来了。这时再出示制作的动画:骑着车轮是椭圆和长方形的自行车的人,在马路上被颠簸得狼狈不堪的滑稽情景。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使,是合理的推导。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乔治·波利亚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自终地主动参与,体会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出示一组数:1254、715、63、398、57、149、1506、321。提问:这些数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当学生完成这一复习过程后,再问:那么这些数中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口算很快就说出了正确答案。此时,诱发学生猜想:“其实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自己的特征,请大家猜一猜,它们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他们尽情地表述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猜个位上的数字是3、6、9的能被3整除。有的说:我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9、12的能被3整除。也有个别学生猜想到“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不管学生的猜想是对还是错,都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在探索知识过程中迈出的可喜的第一步。

四、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奇思怪想的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像应用题的教学,那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通过想象,改编成相关离奇的故事情节,既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所产生的某些结果出发,一步步地推想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的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鸡和兔关在一只笼子里,它们有30个头,有72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是这样叙述:“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哈利波特,手里拿着一根魔棒。魔棒一挥,这30只动物就发生了变化:所有的鸡全都飞起来——停在空中,所有的兔全都举起两只前脚站立起来。” 同学们笑了起来,听得很认真,感到有趣。于是我抓住时机立即发问:“同学们,你能计算出此时站立在地上的脚有几只吗?”学生很快算出有72-2×30=12只。“这是谁的脚呢?”“兔子的。”学生很快明白:原来兔子有12÷(4-2)=6只,鸡有24只。此时,学生兴奋不已,以往对这类题深感头痛如今竟有趣易解!我适时地告诉学生:“只要你们展开想象,编一编故事情节,再加以推理,就能解答这类应用题。”然后让学生试着编一编,他们编出来的故事情节真是丰富。这样的创编练习,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走向多维。

猜你喜欢
结合生活教学情境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