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10-14 12:16华含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初中教学智慧课堂

华含飞

摘要:数学是初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学课程较为复杂,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分层指导三个方面对智慧课堂下初中教学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教学;实践探索

教师是智慧课堂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而智慧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相对较难,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使教师的课程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智慧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以翻转课堂为背景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传统教学体制上的一大更新。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平板电脑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平板电脑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品质,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一、课前知识传递

由于很多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幽默的语言。 其次进行预习,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将每节课需要预习的内容整理出来,以预习单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预习单进行课文内容的预习,分四步展开,即“教材预习、微课学习、预习测试、心得体会”。 这里所提到的微课可以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录制,微课的内容要和教学内容相适应[1]。 例如,教师在对“第 6 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内容进行讲述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将需要预习的内容整理出来,即① 几何图形的概念; ②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③ 线段的和差; ④ 角与角的度量,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⑤ 余角和补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等。 让学生们结合预习内容对课文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下载或者是制作教学小视频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再给学生们布置一些测试题,让学生们来完成,教师根据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知识内化

通过课前知识的预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基础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们预习的具体情况,可以预先设置课堂探究活动进行辅导教学,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上,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和同学进行交流,改变少数学生“出勤不利,有力用不上”的现象。 学生需要针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评价和指导。 例如,在对“第 6 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中,“余角和补角”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学生在对该部分内容预习的时候,能够大致了解“余角和补角”的相关概念,即∠1 + ∠2 = 90°,则∠1 和∠2 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就互补,即∠3 + ∠4 = 180。,则这两个角互补。 当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遇到一些判断题的时候,常常都会将这些概念弄混淆[2]。 如,“① 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②如果两个角互補,那么这两个角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 ③ 如果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都存在,那么这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的补角小。 ”当出现这一类型的判断题时,学生都难以判断,觉得这些题目都是对的,但是,事实上有些说法并不正确,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疑惑,给予相应的指导。课堂知识内化的另一关键点在于课堂教学的实时监控和统计。 要完成这一任务,全校应该有无线网络覆盖,在课堂检测的时候,教师能够随时向学生展示练习题,学生能够随时作答,随时提交,教师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

三、课后分层指导

除了在课前和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知识引导外,在课后也应该进行分层指导。 这里所说的“分层”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全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整体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全体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布置难度程度不同的作业; 第二,分层的可变性。 有的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这些学生就属于几何学习的较低层,而在代数或者其他知识学习中属于较高层。 基于学生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就需要分层进行指导[3]。 通过课后分层指导,能够真正解决传统数学课程知识讲述上的不足,能够促使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去寻找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让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学习的具体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四、平板电脑丰富初中数学教法资源

平板电脑多角度多维度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数学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但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教师在展开授课活动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带有单一性、个性化特点。在平板电脑全面介入课堂之后,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法选择。

因为平板电脑具有直观性,能够将数学重点、难点等抽象数学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展开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利用平板电脑施教,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学习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体制上的一大更新,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智慧课堂”给学生和教师带来“智慧”的同时,更需要师生间的“智慧”来滋润,只有这样才能将“智慧课堂”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课堂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指日可待。因此,探索平板电脑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可行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桐.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杨刚,杨文正,陈立,李忠礼.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2012(13):111-113.

[3]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18):389-347.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初中教学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