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党妍 李燕 李泽波
2019年12月23日,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安徽省金寨县档案馆馆长胡遵远等43名同志被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基层的县直单位负责人,胡遵远是怎样走上全国先进领奖台的呢?有人说,主要是因为他自2014年担任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现已改任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以来,编的书多、发表的文章多、做的宣讲报告多......其实,他们所说的,只是他繁重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铁杵磨针、滴水穿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来,胡遵远一直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始终把自己“扎根”于革命老区,为着红色文化的研究开发、为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年累月、呕心沥血,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心血汗水唤醒“沉睡的档案资源”,使其成为“鲜活的红色基因”!
认清形势明思路
2014年6月,金寨县委、县政府依据县情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把性质相同、职能相近、工作相连的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革命博物馆4家单位合并在一起,组建成一个新的单位——“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胡遵远被任命为局党组书记、局长。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胡遵遠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对策,迅速确立工作思路,他们决定:“紧紧围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档案资料征集接收、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展示展览这四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系列化开发、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以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带动党史、地方志和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历史辉煌灿烂、红色资源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县委、县政府把4家单位合并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县内红色资源,更加广泛地征集红色档案资料,更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的正能量......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正当胡遵远和他的同事们在积极探索的时候,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指导工作。在金寨期间,总书记专门就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总书记的亲临视察、谆谆教导,使胡遵远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从事党史档案工作,职业光荣、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档案工作,革命老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也迫切需要坚强有力的档案支撑。金寨,十万革命先烈的后代、几十万父老乡亲,都期盼着能够从尘封的档案资料中淘出“金子”、打响“牌子”,并迅速转化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动力。这些更加激发了胡遵远的工作热情和干劲。虽然他长期伏案、积劳成疾,且每天都要打针吃药,虽然他已年近花甲、即将转入“二线”,但是,他的工作态度不变、力度不减、热情不降,要求更严更实,“我要在革命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永远前行!”
胡遵远深知,要想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于是,这位秉承大别山人民光荣传统的档案人,以他一贯的认真勤恳始终坚持做到“真心尊重领导、真诚做人做事、主动汇报工作、虚心请示报告”,以此赢得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几年来,省市各级对金寨的档案事业密切关注,从政策、资金、项目和工作等方方面面给予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将胡遵远他们这个局作为常委(扩大)会议的固定参会单位,每半月听取一次党史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并安排县委专职副书记分管档案工作,真正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他们拨付了1500多万元预算外资金,平均每年近300万元。同时,每年都为他们公开招聘历史、档案、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员3-5名,每年均为档案工作召开2-3次全县性的会议。几年来,他们先后有7名同志得到提拔重用,10多名同志获得了县级以上表彰,2名同志被推荐选举为六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广泛征集引“活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胡遵远认为:要想实现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大档案资料的征集力度,确保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为此,胡遵远和他的同事们,一直把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头道工序常抓不懈。他们提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军文物资料的征集工作,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县委、县政府为此发出了《关于广泛开展红军文物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动员全县上下向全国各地的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家庭及后代广泛征集红军史料文物。
2015年6月,胡遵远带领第一支征集队外出开展征集工作。出发之前,他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一是把全局人员分成3个征集小组,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充分挖掘相关资料资源,掌握有效信息,厘清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及其后代们的居住地点、联系电话,然后通过发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广泛联络、约定征集时间。三是分头行动,合力推进。6月11日上午,胡遵远带领第一小组的同志奔赴南京。当天下午,他们就赶到解放军空军454医院,拜访时年101岁的老红军、福州空军建瓯机场办公室原主任李世斌老首长(军级),当得知家乡亲人专程到南京来看望自己,老首长特别激动,多次表达出思念家乡、“想回家看看”的强烈愿望。老首长的儿女们非常支持征集工作,连夜进行整理,次日便将父亲的手稿日记、照片书籍、文件箱等珍贵资料捐了出来。6月12日至14日,胡遵远和同志们又登门拜访了老红军肖显清、汪光映、周昆等家人亲属。还通过电话邀访、逐人宣传,普发信息、广泛发动等不同方式,分别与老将军宋文、林乃清、傅绍甫,老红军陈文汉、詹大海的亲属进行了电话联系。经过不懈努力,他们首次出行就征集到文物资料30余件(份)。
五年来,胡遵远他们对此始终坚持、从不懈怠。为了进一步做好红军文物资料的抢救性征集工作,金寨县委、县政府还将征集档案资料的任务分解到乡镇、责任明确到县直,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范围。全县由此呈现出“全面发动、上下齐心”,“多路出击征资料、乡乡镇镇收档案”的喜人局面。据统计,几年来,全县共征集红军文物和档案资料8000余件(份),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就达4000余件(份)。
开发利用结硕果
胡遵远清醒地认识到:金寨的档案工作,应该立足老区实际,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的资源优势、着力做好红色文章,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让“尘封的资料”“动起来”,把红色资源培植成为红色基因、讓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此,他在认真做好全面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把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自己工作的主攻方向,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努力把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做大做强、做优做靓。几年来,胡遵远以身作则、带头先行,集中精力研究红色历史、扑下身子进行“著书立说”,做到了“废寝忘食、心无旁骛”。单位的同事们都说胡遵远的工作和生活有几个特殊之处:一是早起晚睡、昼夜连续作战。他基本上是每天清晨4点左右起床,中午很少休息,晚上工作到12点钟以后才肯搁笔。事情多、时间紧的时候,还会彻夜不眠、通宵达旦。二是早饭总是边走边吃、午饭总是过了饭点还没看到他去用餐。每天早起的时间里,要么读书学习、要么就是写稿改稿,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往往是到了七点多钟才匆匆忙忙地结束“晨班”去“上班”。为了赶时间,他总是买上早点,边走边吃。中午,局里同事们在一起吃工作餐,开始一段时间,大家发现他总是最后一个到。后来大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要么到了十二点钟的时候去叫他,要么打电话催他去吃饭。三是加班加点成习惯。单位的两位门卫师傅跟别人说,胡局长白天总是最后一个下班,晚上加班也是最后一个下班,周六周日都还在上班。
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几年来,胡遵远带领他的同事们,在红色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方面既付出了艰辛努力,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概括总结、凝炼形成“大别山精神表述语”。几年来,胡遵远在认真查阅馆藏资料、精心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大家总结提出了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的初步意见,最终经六安市委常委会议确定为“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四句话16个字。为了扩大宣传、弘扬传承大别山精神,胡遵远又先后撰写20多篇有关大别山精神的理论文章,分别发表在《党政周刊》《炎黄春秋》《铁军》杂志和《大别山干部学院》院刊等主流媒体和几十家网络媒体上。同时,积极地为有关从事大别山精神研究的单位和专家、学者提供基础材料,做好协作配合。
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两源两地”理论。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金寨视察后,新闻界、党史界、军史界均将金寨称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简称“两源两地”)。对此,胡遵远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对“两源两地”理论的几点初步认识》等理论文章,分别发表在《廉政瞭望》和《铁军》杂志等主流媒体上,同时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优秀奖。他还以此为主要课题、精心制作课件,编写了《十万英烈铸“两源”伟大精神万代传---浅谈金寨人民的牺牲奉献和伟大的大别山精神》,自2019年起先后应邀到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皖西学院、六安消防部队等几十家单位和金寨干部学院的青干班等多个班次去授课和宣讲。
广泛搜集、精心整理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2017年,胡遵远就带领同事们一起在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和将军回忆录中,搜集、整理他们的红色家风故事。至今,不仅出版了一系列的《金寨红色家风故事》,他还提炼精华内容形写成教案、制成课件,应邀到中共六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六安市政协理论学习中心组、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档案局(馆)、安徽大学、皖西职业技术学院及省、市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进行30余场(次)集中宣讲,直接听众近5000人,获得了学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研究开发“红色精品”。几年来,胡遵远集中精力、潜心研究,依据馆藏档案资料和新收集的红军文物资料,搜集整理、撰写发表了500多篇有关金寨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红色文章”,其中,近400篇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中国档案》《兰台世界》《档案天地》《安徽档案》《中华魂》《百年潮》《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人物专记》《大江南北》等60多种CN以上报刊中。同时,坚持不懈地地撰写出版书籍。几年来,胡遵远牵头编纂出版了《红色金寨》《金寨红色记忆》《将军县的红色家风故事》等20多种独具金寨特色的红色文化书籍,为“宣传金寨、扩大影响”“提高老区知名度、增强金寨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忘初心写华章
2019年9月1日、9月8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CCTV-7)专门为庆祝建国70周年拍摄的《丰碑》系列片第一集、第二集相继播出后,立即在全国上下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作为《丰碑》系列之二《十万英烈铸两源》的嘉宾之一---胡遵远,随着该片的播出,可以说是声名远扬......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现在的胡遵远在革命老区金寨县乃至六安市,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红色名人”!
很多人在问:胡遵远是怎样由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红色传人、红色名人的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胡遵远之所以能够成为红色传人、红色名人,是因为他对红色、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特殊的感情!追根溯源,人们才发现:这些与他出身于红军家庭、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的关系!
革命家庭养育了他。胡遵远的三叔胡孝宝是一名红军战士,曾经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5师224团的团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年龄还不到30岁。父亲胡孝义是一名红军失散人员,早年与老红军、原北京市委书记丁国钰一起参加革命,他们既是亲属、也是战友,革命感情非同一般。胡遵远出生时,他的父亲年纪已大。虽然父亲对这个迟来的儿子十分疼爱,但是要求却非常严格。在胡遵远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他讲父辈的光荣历史,教育他要向三叔学习,并按照农村的习惯,把胡遵远过立给三叔,实行“一门双挑”。
在父亲的教育下,胡遵远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的好习惯。那个年代,群众的生活都很清苦,胡遵远的家庭由于父母年纪大、缺劳力,因而年年“缺粮”、生活更加艰难。上初中时,一罐咸菜吃上一个星期,几两饭票吃一天,一周能有2角钱的零花钱就是“奇迹”了。条件虽然苦,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就在这种几乎是“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胡遵远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中学业,顺利地考入金寨师范(当时是优秀的学生才能上中专、上师范)。
多个岗位锻炼了他。1981年,胡遵远走上工作岗位后,父亲常常与其促膝谈心,教育他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努力工作,“要接好三叔的班,争取更大的光荣!”胡遵远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时时不忘自己是红军的后代,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苦干,生活上低标准、不攀比,吃饱就行、“得过且过”。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特别有关金寨红军历史方面的红色书籍、文献资料。这期间,他每年都要搜集、整理几十篇革命故事、发表一些新闻报道稿。在当时乡村教育条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他勤奋努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一名人民教师的积极作用,为浇灌祖国的花朵、培养革命的后代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他工作过的原竹畈乡花岩村、葛山村、花园村及乡中心小学---九峰小学,人们至今仍然传诵着有关他的教书育人的故事。由于他教学有方、管理科学、工作扎实、成绩突出,1994年就改行任金寨县汤家汇镇党政办公室主任,一年后,即被提拔为副镇长。
1996年底,胡遵远被选调到《金寨报》社任编辑、记者。1998年3月,又被选调到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3年!从秘书到科长、到副主任、到兼任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这13年,应该说是胡遵远人生旅途中最辛苦、最充实、最受益、最难忘的“峥嵘岁月”!多少个夜晚,他挑灯夜战、撰写材料;多少项纷繁复杂的工作,要他去面对、去协调、去处理、去解决……13年里,胡遵远牵头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获奖,撰写的理论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先后2次被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记功奖励,并被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服务工业发展先进工作者”。
2010年5月,胡遵远被任命为中共金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寨县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在这个崭新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上,他充分发扬父辈们的光荣传统,下定决心、排难前进,抓改革、抓创新,无论是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上,还是在全县的广电事业发展上,他都坚持做到亲力亲为,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创造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期间,金寨县广播电视台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表彰为“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共六安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胡遵远个人也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全省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
红色职业成就了他。2014年6月,他被任命为刚刚组建的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几年来,他披荆斩棘、领队出征,不论是酷暑寒冬、还是春秋盛夏,他不顾日渐消瘦的身体、不管家里家外的“其它”,他一直在抓队伍建设、在抓思想升华!他一直在聚精会神、凝心聚力,一直在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胡遵远,这位出生于红军家庭、成长在红色土地的革命后代,对老区这块曾经被革命先烈鲜血浸泡的山山岭岭、一草一木格外情深、一往情深!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做什么工作,他始终充满激情、充满感情,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2014年6月担任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以后,胡遵远更是夜以继日,苦干实干。为珍惜时间,一年365天都是他的工作日。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他都快退休了,还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图什么?当别人问及此事时,胡遵远非常动情地说:认真从事红色文化研究开发、扎实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既是我们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是担当历史重任的需要,既是我们告慰革命先烈、告慰自己亲人的需要,更是我们确保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需要!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啊!我们绝不能让包括我们自己亲人在内的、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真正让红色基因渗入血液、沁入心扉、融入心灵!
就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几年来,胡遵远带领同志们一直在那默默无闻地工作、不计回报地奉献......幸福不会从天降,唯有汗水浇花开!党史档案局成立以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胡遵远和他的同事们团结奋进,金寨县的档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党史、地方志等各项业务工作和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及胡遵远个人先后受到省、市、县各级各类表彰20多次。单位被授予“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城市基層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多次在全省党史、档案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年年都是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招商引资、城建拆迁、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硬性工作也屡获全县先进。胡遵远个人接连三次被授予“六安市优秀政协委员”和“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光荣称号;多次在全国性的征文与写作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几年来,《中国国防报》《铁军》《廉政瞭望》《青年时代》《知识—力量》《皖西日报》和六安广播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先后对胡遵远作过专门的报道。
2019年的收官之际,可以说是胡遵远的丰收之季,这些日子里,他喜事连连、好事不断:在安徽省社联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三项课题”征文评选活动中,胡遵远的论文荣获二等奖;在《光明日报》社和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淮河流域文化论坛”征文活动中,胡遵远的论文入选《论文集》、并被邀请出席大会;在六安市文联面向全国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映山红”杯征文活动评选中,胡遵远的报告文学《金寨扶贫故事》在来自全国23个省份、421名作者、497部(篇)作品中得分第三名、荣获二等奖,并在六安市文联近期召开的换届大会上当选为理事;同时,胡遵远也被安徽省党史研究院确定为全省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中,胡遵远代表着无数耕耘在基层的档案工作者、红色传承人,成为安徽省此次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