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提
摘 要: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由于对分数除法的运用理解不透,导致在数学计算中往往非常容易出错。为此,在小学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认真设计好教学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巧妙作图、以旧换新、实践应用等多种有效的策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巩固知识。
关键词:小学 分数除法 教学 有效策略
分數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由于对分数除法的运用理解不透,导致在数学计算中往往非常容易出错。为此,在小学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必须对分数除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用,才能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试图探析一些针对分数除法教学常用而有效的策略。
一、巧妙作图策略
小学分数除法抽象、难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以较快转过弯来,倘若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图画、多媒体、道具等作图直观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计算步骤很好地理解分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作图中进行数量关系与解题思路的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能够极大的提高对分数除法的学习效率。巧妙作图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不仅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化作具体的问题,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进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较好的解决分数除法数学题。为此,数学教师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当中,可适当地引导小学生对分数除法分析进行巧妙的作图,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与解题思路的分析,探寻解答思路的捷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中的题目为例:
师:大家先看黑板上的这幅图,图画向我们展示的是学校操场一角。从这幅图画大家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生:图画中有6个人在跳绳、图画中有8个人在打篮球……
师:对!在跳绳的有6个人。并且跳绳的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的,求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倘若将在操场上活动的总人数设为未知数x,那么数量关系可列方程为x=6,通过方程可求解得x=27。然而,这对于还未善于使用方程的学生而言,x的方程求解不太容易理解。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巧妙作图的策略,帮助小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更好的理解,可将这道题做题为如下方法进行解答: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明了的理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由于操场上在跳绳的6个人是总人数的,所以可以将操场上活动的总人数分成9等份,如图长方形所示,其中跳绳人数占了2等份,可将这2等份用红颜色标记出,并且2等份就代表着6个人。于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等份代表6个人,那么1等份代表多少个人?”相信大多数学生可以很自信地说出“1等份代表着3个人”。进而,9等份的人数就可以很快的通过学生们熟悉的乘法换算解答出来。
巧妙作图的作用在于通过直观的图画,将题目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将抽象复杂的关系转换成简易的内在联系,方便同学们更容易的理解与思考,还通过巧妙作图将枯燥无味的分数除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已学知识。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作图这一方法,同学们的思维也很快地被调动起来,更好的找到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路径,探索出了结论、收获了新知。
二、以旧换新策略
在小学分数乘除法中,乘法比除法要容易得多。反而较多学生感觉分数除法要复杂得多,给人一种“绕弯”的感觉。为此,学生觉得分数除法学习起来要费劲且难以理解。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当中,倘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对已学习过的乘法知识运用到除法知识中,用旧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将除法转换成为乘法、将分数转换成为整数来学习,那么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识充分学习理解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为此,老师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注意在新知识中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是关键。下面以、、这三道题的解法为例:
师:我们如何将第一题这道题变简单?
生:可以在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同时乘以5,然后把x的系数转化作“1”,进而得出x=35。
师:第二题这道题又如何求解呢?
生:可以在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同时乘以4,把分母消除,得出3x=4,然后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得出。
师:第三题这道题比较复杂,如何求解?
生:解题思路基本相同,可以在等号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将未知数x的系数化为1,进而得出。
以上三道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并不是很难,而难点在于分数在其中,且分数除法是新知识。此时,老师不妨采取以旧换新策略,通过用已学习过的乘法知识来解决分数除法这一新知识,引导学生在新知识中寻找突破口,把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通过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解答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实践应用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特别是小学分数除法,知识较为抽象,只有将知识与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此,实践应用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在筛选分数除法例题以及进行单项训练的时候,注意所筛选的题目内容应当源自小学生身边的生活。
例如老师在教授完人教版“分数除法”相关规则以后,可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练习。老师让同学们计算分数除法练习题并指导他们进行板演,在这过程中老师尤其应当重视小学生的板演,观察小学生们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错误,则及时进行纠错,如“÷”正确的解答过程为:首先将其转换成乘法
“×”,然后将分子和分母消除因数化成最简形式,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小学生不化简而直接计算,致使计算不仅复杂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当老师发现这个问题时,可及时对学生存在的这个错误进行纠错,引导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老师还可以对学生整个练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运用规则。
再例如课堂中学习到这么一道题目“小明的身高是150厘米,倘若小明的身高是爸爸身高的,求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另外,爸爸的身高是妈妈的,求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数学教师在讲解这一道题目的时候,可下意识地让同学们展开实践,让同学们先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然后顺势向同学们布置课后通过这道题回家后与自己的爸爸、妈妈计算一下实际身高。
荷兰著名的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曾讲过“理解算法的最好途径是发现它,没有什么比依靠自己的发现更令人信服,如果不给儿童必要的时间,如果算法是生硬地灌输的,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个糟糕的反应。”为此,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正确的个性算法,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算法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当在学生个性发言、教师点拨的基础上,适当花一些时间让更多的孩子亲身尝试、体验各种算法。
总之,通过分数除法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学生们不仅巩固和掌握已学知识,还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学习分数除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服务生活,学生只有将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好知识。
结语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分数除法抽象、难懂,导致不仅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老师也不容易讲解清楚。因此,老师在分数除法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设计好教学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巧妙作图、以旧换新、实践应用等多种有效的策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彩如,常春艳,卢建川.基于直观图示的分数除法算理与算法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2):200-201.
[2]王燕涛.强调一个“深”字,常态教学再出发——以“分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8(18):48-49.
[3]葛敏辉,张瑶.对“分数除法计算要转化为乘法计算”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01):35-36.
[4]王釗.迁移理解内化——以“分数除法”为例谈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7(1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