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月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优化小学德育方案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教师提升德育水平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塑造良好品性具有重要作用,解决现存的德育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成效,继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目前,《道德与法治》作为开展小学德育活动的主要课程。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改进措施;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等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德育教学方法作为解决现存德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需要我们小学德育教师继续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借助全面系统的德育方案,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观念形式,考查单一
德育教育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非是用“喊口号”的方式让大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现阶段的小学德育还是有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以正常心态看待德育教育。最突出的表现是道德与法治的考试的应试教育考核中,通过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是一种不合理但也无奈的方式,一张试卷无法对学生的真实品性进行考察,还会让一部分学生曲解德育学习意图,无法将知识转化成滋养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养料。
(二)德育观念滞后,内容单薄
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师本位”理念仍居主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我们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身上的“閃光点”,“重好不重坏,重教不重学”的教学思想很容易让德育成效大打折扣。第二点,教师会给学生设限,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质疑、思考分析,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有些德育内容甚至还给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也在客观上反映出了德育内容非常单薄,缺乏内容拓展和优化,这样只能是让学生“学无所思”,产生迷惘之感。
(三)专业基础差,师资力量欠缺
道德与法治教师大多是语数老师兼职的。有限的教研时间导致专业基础的不扎实,是导致小学德育问题频发的关键原因。首先,教师缺乏科学的德育教学培训,在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其次,教师没有考虑到现代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没有立足实践验证教育理论,一部分老师照搬照抄别人的教育模式而无创新,必然会影响德育成效。除了学校师资力量欠缺,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实践环境,这也是小学德育存在的现实困难。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对措施
(一)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德育课堂氛围
“立德”和“树人”是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的两种方式。首先是“立德”,就是要将思想品德立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能够接受优良思想品德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此,我们学校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童心伴随夕阳红老人节感恩”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每一位学生与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零距离接触,也真正了解了老人曾经对家庭、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再通过印发校园报刊、设置文化主题墙等方式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以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孩子们参与了那么多的活动后,他们早已明白为什么要尊重老年人,孝敬老人,关心家人等等。这样在课堂上,只需要让孩子们尽情地去表达对祖辈、孝敬和感激之情。在教二年级上册《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重阳节》、只需让孩子们进一步感悟自己可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这样把重阳节中的习俗从表面的登高、赏菊引向了感悟节日中蕴含的深情。
其次是“树人”,就是要树立榜样,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生的心里树立起道德高尚的好榜样,可以引导他们身体力行,从而也成为道德高尚之人,所以,德育教师需要在班级内树立多个榜样。
(二)丰富内容——展示良好的德育课堂模式
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生活化教育模式,借助生活元素展示抽象的德育知识,继而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实践德育知识,成为品行高尚之人,比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比如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说明何为班级规则,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班级规则?”,养成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的好习惯。另一种是拓展教学内容,即由某个德育知识点进行拓展,从而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德育知识。
(三)以人为本——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师的执教能力首先体现在能够秉持“人本教学”理念,能够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尊重学生的质疑、探究和思考权利,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自己则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思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体现在能够自觉接受来自学生的不同意见,比如在教学《家乡新变化》时,我的本意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积极变化,但有些思想活跃的学生也会提出诸如环境污染等消极变化,此时我肯定他们的想法,并不是故意忽略他们的答案。
(四)积极引入——融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德育教师应当和孩子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教育孩子的同时教育家长保持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生活氛围,让孩子在正能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社会教育可以弥补课堂德育的诸多不足,所以,学校应当广泛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同青少年实训基地、历史文化博物馆、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感受社会正能量和新文化,从而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制定解决小学德育问题的方案是新课程理念思想指导下小学德育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当明确德育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厚喜.浅析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凉山州为例[J].魅力中国,2017,000(040):56-57.
[2]陈敬.关于如何做好教学反思的几点拙见[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3):67-67.
本文系2018年度鲤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将“STEM”理念融入小学品德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