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涛 于洋 王莉娅
摘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日益频繁。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中,如何利用翻译这一有效的沟通渠道,处理好语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问题,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翻译与文化等方面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语言文化;可接受性;翻译理论
1、“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概述
随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我国与周边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不断加深,很多国家都对与中国合作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但是,在发展与合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不同国家宗教、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要想深入合作,必须要突破各国文化语言的障碍,加强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翻译,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2、“一带一路”国家中外翻译问题探究
2.1小语种问题
通过实践调查研究不难发现,目前与“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沟通交往存在着一定的难题。纵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使用的是本国的通用语言,也就是小语种。除了我们比较擅长,耳熟能详的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之外,更多的国民使用的是非洲本土语言,或者是闪哈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以及科伊桑语系。而目前,我国精通这类小语种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国内也仅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相关的非洲语言课程。专业人才的贫瘠,很难满足正常的经济往来需求。要想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与合作,翻译工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专业语言类人才资源稀缺的客观条件,我们无法实现小语种与中文之间的互译,只能采取迂回的路线,利用其它语言作为中介的转译。目前,主要存在的是两种翻译媒介。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语言与中文的互动程度,来推荐适用于哪种方式。对于互动程度比较高的,可以采用英语这种通用的中介语言;而如果是互动程度不高的,可以采用几种中介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先将某地区方言翻译成该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或是由通用程度低的官方语言先翻译成通用程度髙的官方语言,再翻译成英语,最后翻译成中文的形式,以此实现中外双方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
2.2 翻译的语言与文化问题
在翻译方面,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采取直译的方式也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笑话来。比如说在某些餐馆,在展示夫妻肺片这个菜名的时候,就直译成了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亦或是一次性用品简单译成one time sex things等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错误主要是体现在语言方面的。由于文化差异,出现的错误也不在少数。比如说白象品牌,将其直译为White Elephant。而在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中,White Elephant常常指的是蠢而且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这对于品牌的推广与售卖,无疑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个品牌的直译,会对消费者造成一种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这个产品是不合格的。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语言学者的深思。
在对图里提出的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策略是倾向于忠于原文的“充分性”还是倾向于忠于译文的“可接受性”这一问题,我认为更应该倾向于原文的“充分性”。对于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异同时,采取加注的形式予以说明。文化的传播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倾向于原文的“原汁原味”更容易引起深层次的共鸣与同理心。如果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或错误的认知,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在遵循原文“充分性”原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全文的全面把控,调整部分结构、句式以便于满足译入语读者对翻译文本与该国翻译传统和平行文本相符的期待。
2.3 翻译人才的问题
众所周知,翻译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译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在为翻译工作坊或者贸易公司校正翻译文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校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于不如重新翻译来得容易。很多翻译人员都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社会经历,所以翻译起来仅仅是由理论层面的角度出发,翻译过于直白,实践性很差。所以,可以借鉴彻斯特曼的翻译理论,体现一名合格译者的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关系规范等等。因而,我们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大力发展小语种专业人才建设。我们要进行精英人才的培养,既要有小语种人才数量的增长,也要有质量的保障。要构建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小语种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做好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有效的做好翻译项目的管理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为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我们必须要进行文化的传播。要想使文化传播发扬光大,翻译必须走在最前端。我们应该拓宽国际化视角,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为我国翻译提供科学、合理化的理论指导,促进我国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韩江洪,张柏然.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2):53-55.
[2]绍海静.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翻譯硕士培养体系建设[J].科教文汇,2014(09):167-168.
[3]张日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48-53.
[4]韩庆果.翻译规范与文本性一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初探[J].中国翻译,2016(02):14-18.
[5]张淑贞,赵宁.图里与翻译规范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36-137.
[6]赵宁.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06):136-137.
[7]何明星.“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现状及应对[J].出版广角,2015(10):21-23.
[8]王晨佳.“一带一路”概念下的文化传播与译介[J].人文杂志,2016(01):29-34.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影视英译及其传播效果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9D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