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极为有效的践行和发展。小学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极为重要的教学科目,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冲锋地。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最为重要的乐理元素,所有音乐作品的核心基础都是节奏。在小学音乐中节奏教学时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小学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辽阔而深远的节奏空间,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节奏的精准把握,来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能力,让其在音乐的蓝天中自由翱翔。本文从节奏教学的意义入手,从发展现状、提升策略,两个层面对小学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为未来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5-00-02
音乐是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艺术类课程,它虽然不是主课,但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人们在年幼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吟,孩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感受,而这些哼吟就是最原始的音乐的雏形。音乐是人们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节奏是音乐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元素,节奏与音符相结合会组成旋律,而旋律是表达音乐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需要掌握不同的节奏,在配上相应的音符,就可以将音乐歌唱出来。因此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为小学生更好的开启音乐世界的大门,对小学生的音乐发展、性格塑造等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1]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节奏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
音乐教学的浅层次目的是教学学生如何歌唱一首音乐作品,其深层次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音乐心灵,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能够独立的感受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终身的成长发展。节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节奏训练和节拍教学,它是一项系统且规范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长期有效的节奏教学,小学生的音乐视野会更加的开阔,音乐的感觉会更加的细腻,因此在进行音乐表达时,会更富创造力,会有更深厚的情感表达。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不同节奏所表达出的音乐情感,不同节奏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速度感、力量感等会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进而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强弱规律的感悟。[2]
(二)提高学生的视唱、读谱、视奏等能力
在音乐教学时,提高学生的视唱、读譜、视奏等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果单纯地靠直白的讲授,不但学生的兴趣不高,而且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会较难提升。尤其是对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音乐的视唱、读谱、视奏时,往往会存在畏难心理,教学的难度也较大。但是当音乐的视唱、读谱、视奏等教学内容与节奏教学相结合时,依照音乐的节奏规律,通过对节奏强弱的重点把握,对节奏快慢的有效梳理,可以将复杂的视唱、读谱、视奏等的学习融为一体、融会贯通。只要把把握住基本的节奏感,小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跟着节奏旋律展开相应的节拍哼唱,从而很快地学会一首新歌曲。在小学生视唱、读谱、视奏等能力的培养中,节奏教学就像是串珠线,只要把握住节奏的主线,哪怕在其中偶尔丢失几个音符,也不会影响视唱、读谱、视奏等整个教学进程的开展。[3]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自制力
节奏教学并不是机械化的节奏训练,它是即兴的、动态的,极具个性特点的一种音乐教学形式。节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最终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音乐作品的每一句都包含节奏和乐音的机理,唱好一首歌、学会一段旋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具有相应的节奏乐理基础,具有识谱、读谱的能力,能够区分音节的高低等等。对于刚接触音乐课程的小学生来说,节奏训练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节奏教学打基础的工作,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随着乐谱节奏的变化,把握音乐的速度、情感,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控制自我的音乐表达和音乐情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4]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节奏教学枯燥单调
新课改以后,越来越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开始重视音乐教学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在日常教学时,不只是单纯的教小学生唱歌,而开始有意识的开始展开对小学生的节奏教学。但是节奏教学的内容往往依赖于教材内容,范围局限、过于死板,创新不足。小学生的个性是自由奔放的,他们的天生乐感也有所差异,音乐基础更是参差不齐,因此过于程式化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节奏教学效率不高
与文化课程相比,音乐课程的课程教学时间是极为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除了节奏教学还有许多其他的教学内容,如识谱、视奏等,因此在一学期中真正用于节奏教学的时间屈指可数。同时具体的节奏教学环节,部分教师采取的还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小学生在节奏教学中的学习力、创造力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发,整体的节奏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起来也较为吃力。
(三)节奏教学理念不清
对于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教导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教会学生唱歌,而对于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深入挖掘却相对不足,部分教师并没有从理念上认识到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时,缺乏巧妙的设计和思考,教学过程较为随意,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三、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游戏活动与节奏教学的结合
小学生的年纪小,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好动爱玩,因此在小学音乐的节奏教学时,将其有趣的游戏与专业的节奏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音乐节奏教学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热情。游戏活动的设置应该与节奏教学的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让游戏活动具有场景化、生活化、趣味化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拍电报”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电报的密码是一系列的音符声,学生通过聆听并表达电报声音的方式,来向同学传递密码,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加以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辅助电报密码的传递,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切分节奏,同时能够更准确地区分十六分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同时还可以采用“时钟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分组扮演时针、分针、秒针等,通过对时钟运行轨迹的模仿,来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二)古典诗词与节奏教学的结合
中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极强的韵律美,它与节奏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帮助其更好的展开音乐节奏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本身有许多就是词牌名,是供人吟唱的,它们词句优美、情感深厚。为此在实际的节奏教学中,可以组织相应的古典诗词朗读比赛,让小学生在对诗词的朗读中,深刻感受词句中的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在对古典诗词有感情地朗读中,让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由中国古典诗词改编的古风歌曲《知否知否》《但愿人长久》《琵琶行》等,将古典诗词的美学元素有机的融入到音乐节奏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我国的音乐教育获得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优化,让我国的音乐教育收获了累累硕果,呈现出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小学生的音乐启蒙、乐理知识的学习、音乐技巧的积累等都存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恰到好处的节奏教学,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控制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显著的锻炼和增强。在开展小学音乐的节奏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塑造学生的音乐个性,让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增长,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参与度,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宋艷.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方法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8,5(28):341-342.
[2]黄雪云.节奏和节拍的聚散离合——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的有效方法[J].当代音乐,2018(04):56-57+60.
[3]王瑛琳.浅析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汉字文化,2017(18):88-91.
[4]朱汝俊.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7(09):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