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晓宁
摘 要:小学美术手工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是一门将思想情感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程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就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由此,本文针对“探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5-0-02
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主要是通过美术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但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在发展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学生制作手工艺术品这一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美并创造美。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
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质的课程体系。特别是针对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在自我的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处于一种启蒙的阶段,有着非常大的开拓空间,在此时,将手工美术课程融入其中,能够在引导过程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当中,思想品德素质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而对于手工劳动教育来说,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化的发展、顽强的意志力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1]
美术手工课程作为这样一种综合性课程内容,对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协作能力、环保意识、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美术教学者来说,只有更全方位的对美术手工课程进行了解,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在教育当中不断引发自我的思考,并尊重自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教育更充满热情和激情,也只有具有这样一种教育激情,才能够不断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将这样一种“美好”真正灌输到学生的心灵当中,让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2]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管理当中,教育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手法和方式单一、教学难度不当等一直是长久存在的问题,这些难题在长期的发展上导致学生后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进而促使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弱。
(一)教育教学内容简单、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管理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课程内容大多简单、枯燥而乏味,这种教育教学内容很難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教育教学者在带领学生对泥塑进行认识的时候,主要是运用橡皮泥作为雕塑的主要制作材料。在课程教学开始,是对整个形体进行认识,然后让学生运用橡皮泥捏出规范性的圆锥体或者是长方体等。小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种传统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时候,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后期只能够在消极的情绪之下来捏橡皮泥。这样的课程教学初衷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更容易进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但是整个内容的学习、设计之上大多比较机械而且枯燥。学生针对这样一种枯燥的手工主题课程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难以获得更良好的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3]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缺乏活力
许多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一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就很难再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手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许多教育者在习惯之上依据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予以教学,这样就促使手工课程教学在学生教学上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这时候,教师也不再愿意花费过多的心思来寻找具有新颖、有趣的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例如:x位教师在手工课程教学当中,习惯先在讲台之上对手工制作过程步骤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所做的步骤进行制作。而在后期的手工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管是在制作笔筒,还是在制作其他的小卡片等等,都会按照这样一种流程来进行制作,不在融入其他的方式或者教学手段,这样一种固定的手工课堂教学模式,导致整个课堂缺乏生命力,也难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后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三、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管理教学的主要提升策略
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够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的管理教学效率,并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思想、内容、教学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提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将生活化的内容和趣味化的内容相融合
教育教学者在针对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当中内容枯燥予以改进的时候,需要经过课下对教育教学资料的搜索,将一些能够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内容,或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并且将美术手工艺技能与生活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育教学者可以将手工课程与日常生活当中的不同节日相连接,如:节日当中所悬挂的传统灯笼。教育者可以将制作纸灯笼装饰绘画作为手工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学生由于在生活过程当中对不同的灯笼都有所了解,而且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时候在制作灯笼的过程当中就更加有兴趣,并能够积极地投入整个美术手工课程的制作过程当中。纸灯笼的制作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联想到节日当中哪种非常愉快的生活氛围,并运用自己手中的彩笔,将自己脑海当中想象到的图案绘画到灯笼之上,表达自己的语块心情,进而赋予灯笼装饰绘画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艺术美感,并且也能够将自我思想、情感等融入其中,表现出不一样的工艺和表现特点。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育者在针对小学手工课堂管理过程当中,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丰富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而且还能够塑造非常轻松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学生在让学生在手工课前期,对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搜集,然后将所搜集的不同形状的树叶作为美术手工课堂当中的使用素材。在上课的前期,教育教学者先不对手工制作的步骤、方法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制作力,通过自己手中的树叶来探讨自己所想要制作的手工艺作品以及制作的方法。这时候,学生在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当中,做出了精美的树叶贴画;有的学生在自己的想象当中,将树叶制作成树叶数钱;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想象力,将不同形式的树叶制作成精美的手工作品等等。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具有想象空间以及创走灵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手中现有的不同形状的树叶转变成具体的实物内容,而且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工艺技巧做出让人们意想不到的创作作品。这样一种探究式的课程教育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同时还能够训练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科学的对手工课程难度进行控制,降低门槛并适度拔高
目前,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当中,涉及手工技能的表现、手工艺术设计方面等内容,这也是面向全体小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此时,需要进一步控制课程教育教学的难度。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制作与实践能力,真正体会到美术手工制作当中的乐趣,教育教学者就需要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进一步降低课程学习的门槛,选择一些教学步骤较少、制作难度较小的手工制作内容来进行课程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整个教学步骤、制作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牢固掌握。除此之外,教育教学者需要在美术手工课堂管理教学当中适当性的拔高难度,并且融入综合性的手工艺教育教学内容,合理的控制课程教学的难度,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在这当中,我们以粘贴画作为案例,教育教学者可以先对简单的撕贴画进行教学和实践,然后让学生通过手撕一些彩色的纸片,在通过这些不同颜色的紙片进行粘贴,形成一幅精美的装饰画。在这之后,教育教学者还可以在后期课程授课过程当中增加一定的难度,形成剪贴装饰画,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这些纸片粘贴处不同的动物、植物等图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手工技巧、粘贴技巧、审美意识等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管理当中,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教师,难免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教学者有针对性对不同阶段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难题进行分析,进而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手段予以解决,就如本文当中,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枯燥、教育教学手法单一、教学难度不合理方式进行解决,从联系生活当中的内容、趣味化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合理控制教学难度等方式进行解决一样,有针对性的实时分析和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改善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的整体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戴莉.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169.
[2]马青芳.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以兴趣促进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08.
[3]胡海彪.对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运用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