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10-09 10:22范万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有效策略新课改

范万宜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各级教育的工作目标,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内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初中教育内的融合也得到了更多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下,德育方式及内容均呈现单一状况,不满足新时期的学生需要,以下笔者分析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问题,探究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有效策略   德育工作   初中   新课改

引言:在新课改的推进下,中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更需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以此联合学科教育和德育,实现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但对当代的初中生而言,他们接触不同信息的渠道更广并更为便捷,青春期的特殊心理也易使其在道德发展中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新时期探究新的德育教学方法和方向,便有利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落实,为学生营造更为适宜的成长环境。

一、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问题

(一)德育方式不符合学生兴趣

在对初中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分析调查后可知,更多教师使用说教式、理论式的德育方式,且在德育活动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说教式德育会让青春期易有逆反心理的初中生对德育产生反感等情绪,最终直接影响德育效果。而理论式德育会让德育更为枯燥且不具备一定的执行性,在培养学生优秀行为习惯、发展其道德素养上同样效果有限。

(二)德育内容不满足学生需要

对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调查分析可知,更多学校及教师以孝敬、爱国及奋斗等内容做德育,且长期以来使用的德育教学材料基本没有较大变化。这一问题会导致德育内容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过于理论、刻板的德育内容,会影响学生对德育的印象,降低其德育学习兴趣,而不够全面、不够“接地气”的德育内容,会导致学生在个人生活中仍无法对个人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约束,影响德育效果。

二、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德育

德育源于生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生活活动内总结沉淀出的道理。在以往的德育教学内,更多教师忽视了德育的这一特征,让德育无法立足于生活,自然也影响了德育效果。在新课改下要保障德育效果,教師应将德育还原进生活中,以此提高德育具象性,也让德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在了解学生不同生活环境、总的德育教学目标后,设计系统化的德育教学体系,再将德育内容融合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事件内,让德育不再是缥缈的理论,化为人们的行为、思想及语言,让学生在反思对比中了解德育。例如校园生活是初中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对青春期学生而言,集体生活易使其产生一定冲突。针对学生的这一德育需要,笔者以互敬、仁爱为德育主题,利用动画或实拍视频,为学生构建了同学争吵、校园暴力等德育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上述资料后,浅谈个人的看法。在笔者播放的视频中,学生争吵对同学友谊产生的影响,校园暴力对个体人身及心理带来的负面伤害等等,均十分具象的展示在了学生面前,他们以此不仅掌握了对应的德育知识,也了解了处理个人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德育

以信息技术完成德育的优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德育资源的优化。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下,网络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在近年来新媒体领域的繁荣发展下,网络中也有了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样的图像文本或视频资源,教师对此进行灵活利用,便能以其丰富德育资源,降低德育枯燥性。此外,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更多初中生有了自己的移动设备,此时教师便可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为德育教学搭建线上桥梁,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了解德育的机会,相信在丰富德育内容、便捷德育渠道的发展下,初中德育会发展的更好。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专门德育微信公众号的构建,并由多个教师负责公众号的内容更新及维护工作。在该公众号内,不仅上传了我校在德育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如校内及班级布设的标语等等。也会上传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生活德育小短片,由学生亲自出演的小短片生活性较强,也更易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让以往的德育宣传不再被学生所“抵制”,保障德育效果。

(三)结合学生需要完善德育

初中生是初中德育内的主体,为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参考学生需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完善。完善分总的完善和细的完善。总的完善要求教师了解个体发展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德育教学。细的完善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补充传统德育所未涉及到的部分。例如在信息化时代中,网络不仅是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也是其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正因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因素影响,部分用户在网络发言时会更为随心所欲,甚至造成大型的舆论事件,而初中生在辨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不仅会无法正确分辨舆论,部分学生甚至会跟风,在网络随意发言或辱骂他人。针对这一状况笔者整理了网络发言的德育内容,告知学生无论网络或生活均要保持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全面不评事的道理,提高其品德素养。

结束语:结合以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德育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点。良好的德育能让初中生免受特殊年龄特征的负面影响,有效约束规范个人行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具型人才。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及学校要对现代化技术灵活利用,对学生真实的德育需要进行了解,以此构建合理的德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永.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8,000(005):P.48-48.

[2]曾令聪.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00319-00319.

[3]黄銮孙.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00(034):69.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有效策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