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

2020-10-09 19:27刘启山
速读·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难点突破演示实验高中物理

刘启山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对自然界运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和较强的系统性,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演示实验,能够将难以理解且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和物理的魅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中物理;难点突破

一、高中物理教学运用演示实验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运用演示实验的作用包括:①激发学习兴趣。高中物理课程涉及许多复杂晦涩的知识点,加上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演示实验的运用能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直观呈现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意愿。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是因为实验是理论的基础。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直观认知相关的理论知识或物理原理,促使学生日后在脑海中能回忆起相应的实验情形,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③提高实验素质。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教师在实验演示教学中要详细讲解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实验的各个细节有所了解,如:利用天平测量物品时,应该用镊子接触砝码,直接用手接触会对最终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可以说,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细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二、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

(一)利用演示实验,增强课堂趣味

要想利用运用演示实验来突破教学难点,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必须要设计新颖有趣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前需要认真准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案,优化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课堂实验环节的方法创新,善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知识,使物理知识点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及发现过程,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演示实验,如手中粉笔自由落体等,让学生对万有引力的存在及其对自身影响有直观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避免教条式教育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意愿,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思维台阶

高中物理涉及的一些规律和概念相对抽象和晦涩,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演示实验,从而帮助学生创设思维台阶和物理知识框架,降低理解的难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以“自感现象”为例,由于自感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其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实验游戏中感受到自感电流的存在,形成对自感现象概念的理解。即:教师先提出问题: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发生变化的磁场会激发另一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请问线圈自身能否激发出感应电动势?然后开展有趣的千人震实验小游戏,并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1个线圈和2节干电池,这样则能与开关构成回路;接着,将2根导线与线圈两端相连接,要求多名学生手拉手连成一条线,与电感线圈并联在一起;最后,教师可以闭合开关,这时学生无触电的感觉,然而当教师快速断开开光后,学生会产生触电的感觉。究其原因,闭合开关时,人体两端的电压约为3V,因而不会有触电的感觉,但是在断开开关的瞬间,流过线圈的电流和磁通量会减少,促使线圈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触电的感觉。

(三)利用演示实验,构建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在实验演示教学环节要构建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实驗原理、激发学习动力,用更加专注和认真的态度学习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设计有趣、简单的实验情景,即:将一个钩码挂在一张纸条的下方,让两者处于平衡的状态,然后用手拿住纸条的两端,提出问题:如何让钩码拽断纸条?学生通过思考会回答:用力向下或用力向上。这时教师继续提问:纸条能够承受钩码的重量,为何它却会断呢?在此基础上用弹簧测力计取代纸条,进行匀速和变速推动,引导学生对力的变化进行观察,顺势导入本课所要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实验情景构建,学生能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对实验背后蕴含的道理产生学习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列举相关的例子,如电梯起降和坐飞机时伴随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很多抽象、晦涩、复杂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要想有效突破这些教学难点,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通过对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分析发现,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具象化、简单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迎春.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94.

[2]林志强.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家长(中、下旬刊),2020(02):111-113.

[3]宣天龙.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魅力中国,2020(16):384.

[4]李秋林.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106.

猜你喜欢
难点突破演示实验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解题难点突破策略初探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探究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小学生作文难现象分析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