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难点突破策略初探

2017-03-24 19:33陈天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难点突破联系实际解题

陈天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课堂重点、突破解题难点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据进行难点分层教学,合理设计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突破解题难点,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联系实际;解题;难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65-02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实际为依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解题难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使学生对解题技能、答题技巧进一步掌握和深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小学数学解题难点突破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把握重、难点的能力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解题难点上有所突破,首先教师自身就应提前梳理和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不必要的内容省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走歪路”,使学习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被最大化地利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把握重、难点的能力,这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和在解题难点中有所突破的基础。

例如,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先讲述毫米、分米相关的知识。如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字母简写,教师可一边向学生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并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该知识点进行消化。单位换算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与长度单位相关的各类题目,尤其是涉及单位换算的题型中,倘若学生只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字母表示形式,那就会在遇到单位换算类题目时头疼不已。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各长度单位的字母表示形式后,教师应着重讲解单位换算的知识与方法,并在黑板上板书:1dm=100mm。以上板书的换算知识点仅仅只是最基础的部分,教师还应以此为依据进行扩展,例如1m等于多少dm,又等于多少cm或mm呢?向学生抛出类似的疑问,使其在该重点和难点中不断探索,从而提升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的能力。

二、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据进行难点分层教学

不管是在哪一階段的学习过程,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都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因其先天条件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步入小学阶段前期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就会对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为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解题方法和不断突破解题难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其进行分层教学。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教师可先讲述重点知识以及计算方法,并列出竖式进行举例教学,如就无进位的两位数加法进行举例:11+22=33。在大部分学生理解后,再对需进位的两位数加法进行举例:46+54=100。完成讲授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组(成绩优良的为A组,成绩一般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进行自主学习。要求A组学生在熟练运算两位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索两位数减法;要求B组学生在掌握无进位的两位数加法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需进位的两位数加法;要求C组学生结合一位数加法,逐渐理解和掌握无进位的两位数加法。利用这一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将重难点知识逐个击破,而且还可使其在突破当前难点后进一步向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探索,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不断创新题型以提高学生解题的积极性

填空——判断——计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固定题型模式。教师对给出的课堂练习题目进行解答后,学生再面对教材或练习册中的习题时,就会受课堂练习题思维定式的影响:当看到与课堂题型相同的题目时,学生容易粗心大意致使解答出错;当遇到较为陌生或具备一定难度的题目时,学生容易与已学到的知识混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变换题型,尽量避免思维定式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学生能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不断突破学习难点。

例如,教学“表内乘法”时,乘法口诀表是重中之重,是后期各类乘法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解题基础。为避免因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知道“7×8=56”却不知道“8×7”等于多少的尴尬现象,教师在举例教学和课堂练习中应不断变换题型,掌控好习题的灵活性,以刺激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其跳出思维定式的禁锢,能够掌握多种解题的方法,在课后遇到陌生题型时同样能够迎刃而解。如教师先在黑板上列出“6×6=36”,然后提问:还有哪两个数字相乘也等于36呢?”学生立即脱口而出:“4乘以9也等于36!”此时,教师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提问:“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当学生再次进行思索却还是没能得出其他算法时,教师进行补充:“其实,18乘以2也等于36,请同学们自行去探索。”通过教师对题型的创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了其思维的活越性,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解题的积极性。

四、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掌握解题技巧

知识既源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且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都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虽然说数学这门学科不比其他学科那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实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改变数学这一学科数字式教材的枯燥乏味,调节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增加解题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以此方法,既能够缓解严肃压抑的课堂教学气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强化学生解题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时,学生对带分数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可以借助学具或结合学过的知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出现了三种分法:1.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5个苹果就得到20份,每人可以分到5份,即5/4个苹果;2.先给每个人1个苹果,再把第5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到1/4个,合起来就是(1+1/4),即5/4个苹果;3.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4个,再将余下的4个苹果继续分4次每人分到5个1/4,即5/4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这三种分法,使学生理解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各科目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学习能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后期更有深度的学习。尤其在小学数学这一课程中,学生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也对其数学综合能力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尤为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难点突破联系实际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探究
小学生作文难现象分析研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解题勿忘我
采取应对策略突破写作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