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9-27 23:14黄瀛霞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核心素养发展

黄瀛霞

[摘要]传统应用题虽存在诸多不足,但仍有其自身的优势,是现今“问题解决”可以借鉴的地方。让“问题解决”在“读”中感悟,在“画”中明理,在“找”中发展,在“思”中升华,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解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9-003 8-03

现行教材“问题解决”在编排上使理解问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弱化。传统应用题虽存在诸多不足,但仍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数量关系策略、画图策略等重要的解题策略,仍是学生解决问题所必备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关于在“问题解决”中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读”中感悟

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解决”多是情境式画面,信息较为开放,画面中存在大量多余的信息,给学生解决问题制造了障碍,需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5页的一道题(如图1):

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笔者要求学生先读题,用横线画出已知信息,如“每根3元”“每箱30根”“8箱冰糕”“4天全卖完”;用波浪线画出问题。

A.解决第一个问题: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生读题,列出有效信息)

生(齐):每根3元,每箱30根,有8箱。

师:为什么不列出“4天”呢?

生(齐):因为“4天”是一个多余信息,题中告诉我们“4天全卖完”,与卖了多少钱无关,不用列举。

师: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1:根据“每根3元,每箱30根”可以求出每箱卖多少钱,为3x30=90(元)。那么8箱可卖90x8=720(元)。

生2:也可以根据“每箱30根,有8箱”求出一共有多少根,为30x8=240(根)。每根3元,240根可以卖240x3=720(元)。

B.解决第二个问题: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糕?

师:解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生(齐):每箱30根,有8箱,4天卖完。

师:为什么不列出“每根3元”呢?

生(齐):因为求平均每天卖多少根与价钱无关,“每根3元”是多余信息,不用列。

师:怎样解答?

生3:根据“每箱30根,有8箱”可以求出一共有30x8=240(根)。4天卖完,那么平均每天卖240÷4=60(根)。

生4:还可以根据“有8箱,4天卖完”求出一天卖8÷4=2(箱)。每天卖2箱,每箱30根,平均每天卖30x2=60(根)。

读题时可以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已知信息,用波浪线标出问题,初步理解题意。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条件与问题,是以往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步骤,我们继承传统的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求学生画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列举出相关信息。学生列举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审题、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一一列举出这些紧密相连的信息,就说明他们已经初步读懂了题意。

二、在“画”中明理

画线段图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法宝,传统应用题十分注重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实验版)教材中对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渗透不是很多,但修订版教材十分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思路。修订版一年级教材就让学生借助象形图理解题意,二年级慢慢抽象成方块图、线段图。借助图形解决问题,让数与形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画图中进一步理解题意,为解决问题架设“桥梁”。

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基础训练”中的一道题(如图2):

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64袋。如果从甲仓库运25袋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就一样多。原来两个仓库各有大米多少袋?

学生读题后理解不了,为什么从甲仓库运25袋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就一樣多的意思就是甲仓库比乙仓库多了2个25袋。这时,笔者让学生画线段图,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让思维更直观。

生1:从甲仓库运25袋到乙仓库,它们的大米就一样多,先求出同样多时每个仓库大米的袋数,为864÷2=432(袋),那么甲仓库原有的比同样多时多25袋,即432+25=457(袋);乙仓库原有的比同样多时少25袋,即432-25=407(袋)。

生2:甲仓库运出25袋给乙仓库,它们就一样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仓库原来比乙仓库多2个25袋,即25x2=50(袋),把多出的50袋去掉,就和乙仓库原来的一样多,那么乙仓库原有大米(864-50)÷2=407(袋),甲仓库原有407+50=457(袋)。

通过画图,让数与形有机结合,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在画图中理解了题意,明晰了道理。

三、在“找”中发展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把握数量关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模型、理解模型思想的基础。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核心是“数量关系”的分析,传统应用题教学把数量关系与“类型”对应起来,容易造成学生套模型的弊端,但不能因此忽略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数量关系的形成是抽象概括过程下产生的结果,是对一类问题的典型总结,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因此,通过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是解决两步问题的关键。

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3页例4(如图3):

面包店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借助色条图,用分析法与综合法分析题意,找出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简明而直观地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剩下多少个面包要烤,即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A.用综合法理解图意:

师:从条件出发,怎么想?

生1:知道一共有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可以求出剩下多少个面包没烤。剩下的=总共的一已经烤的。

师:知道隐藏的“中间问题”,即剩下多少个面包没烤和每次能烤9个,可以求出什么?

生2:可以求出还要烤几次。

B.用分析法理解图意:

师:从问题出发,要求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3:需要知道剩下多少个面包没烤和每次能烤9个。

师:求剩下多少个面包没烤(“中间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4:一共有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师:不论从条件到问题,还是从问题到条件,我们都可以找出题目中隐藏的“中间问题”——剩下多少个面包还没烤。像这样隐藏起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解决问题时先要求出来的“中间问题”。

“中间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桥梁”和“脚手架”。借用色条图,运用分析法与综合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找“中间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传统应用题常用的方法,修订版教材中很少提及,我校在课题实验研究中汲取以往的教学经验,借助分析法与综合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桥梁”——“中间问题”,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让问题解决教学在继承中进一步发展。

四、在“思”中升华

修订版教材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教材中的“问题解决”分为两大板块:低段为“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中高段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阅读与理解,注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通过画图或列举相关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与解答,重在解题方法与解题过程,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回顾与反思,是对解答结果的检验,将原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作为问题,将答案作为已知信息,反推到原题中进行检验,看解答是否正确。

如三年级上册第71页例8(如图4):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先算一个碗要多少钱:18÷3=6(元)。再算8个碗需要多少钱:6x8=48(元)。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进一步反思、自查,思考结果是否正确。买8個碗48元,48÷8=6,一个碗6元,3个碗6x3=18(元),结果正确。将问题作为已知条件,反推出其中某一已知信息,如果与原题吻合,解答就正确。

传统应用题也要求学生在列式解答后,口头检验,但不做统一规定。修订版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检查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板块的“解答正确吗”“回顾与反思”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要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从小培养检查、验算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在反思中提升。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让学生读懂题意,画出已知信息与要求问题,列举出相关信息,在读中感悟,再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中间问题”,通过回顾与反思,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问题解决”教学在继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核心素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