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德强 李子仪
【内容摘要】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媒体的走红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众多理论化的解释很难突破简单的文化“走出去”窠臼。本文首先梳理和反思了人文主义这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共识;随后从文化“脱嵌”的角度分析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围绕李子柒视频而形成的一种对话性文化场域,认为这是一种后工业的文化自反和集体逃离;最后,文章提出互惠性理解是加速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基准,既符合跨国社交媒体的平台化特征,也利于对话性和去他者化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李子柒;脱嵌;跨文化传播;加速时代
在平台经济、自然生态和摩尔定律的联合驱动下,世界已经进入“加速时代”(Age of Accelerations)。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对这一预言一如既往地充满乐观,并提醒人们要做到终身学习和习惯跨界。跨越时空边界的高流动性和全连接性正在重构人与人的交往格局以及社群的建立和维护方式。就跨越文化边界的传播而言,这个“加速时代”给文化“脱嵌”创造了条件。深层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差异被搁置,情感性表达和瞬时性互动被优先。李子柒視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走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往往被赋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民族主义乃至国家主义内涵,却更是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由于文化脱嵌而塑造的一个崭新的交往和共创空间,这是加速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新症候。本文从李子柒视频触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反性入手,力图梳理并超越人文主义的新共识,聚焦文化脱嵌过程中所形成的充满对话和互动性的新文化场域,并最终将互惠性理解定义为这一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基准。
一、人文主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共识
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匹配经济崛起而进行的国家主导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战略。然而,跨越国界、制度和文化边界的“走出去”进程并非如想象般一帆风顺,效率不高、收益不良、观念滞后等问题凸显。①传统媒体和文化机构的音视频作品往往以宏大叙事为主,急于打造一个统一而简化的中国形象并寻求海外受众的关注、认可与支持,②同时,官方讲述者背景在不同媒体制度和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可信度偏见和效果反转等问题也影响着这一传播效果。陈力丹曾建议,应“避免刻意打扮,做到平衡、客观、细腻”。③这种叙事策略与强调“道德底蕴和人文关怀”的温和政治传播相呼应,④前者着眼叙事方式的微观、平和,后者则着眼于叙事内容的“人情味”。
因此,寻求主导性的意识形态框架和惯性的文化叙事方式之外的内容突破口成为相关界别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在媒介环境碎片化和传播生态网络化的发酵下,也逐渐形成了以实时互联、多元主体与多维叙事等理念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意识。其中,去脸谱化、去群像化的人文主义叙事逐渐上升为对外传播的新共识,其中难掩的是对宏大叙事和建制化渠道的失望。
恰恰在这个语境下,李子柒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意外走红,让新意识和新共识有了经验基础。李子柒视频在叙事手法上,以慢综艺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叙事整体的线性逻辑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食物制作中非线性的时空转换展现出食材“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而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中国传统烹饪方式的特点,这种“全知全景”的视角为受众营造出一种“客观”的真实感。在叙事内容上,其视频中山叠水瀑、云缠雾绕、鸡犬相闻的山间田园景象的反复出现,奠定了视频自然叙事的风格,而这种自然叙事所展现出的生态观与西方哲学家所描绘的“诗意栖居”⑤不谋而合,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入口。这种着重于微观、浅层、个人的叙事符合人文主义叙事的特征。李子柒之所以被冠以“文化输出使者”的称号,正是因其内容生产符合当前学界、业界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共识”。
二、脱嵌:李子柒“东方镜像”的文化增值
尽管众多学者将李子柒的“东方田园”视作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但若抛去单向度的文化输出观,将李子柒视频作为一种符号置于文化对话的语境下,我们可以发现带来“文化增值”——即文化产品在异域获得的传播效果和价值不小于其在本土获得的传播效果和价值⑥的并非简单的“异域风情”,而是新的文化场域的形成。这一文化场域脱离于深层的文化结构和价值秩序,由对话性符号或者流动性能指所构建——从小径、田园、布衣、木屋,到山、水、月等构成的归隐、避世等意象,与李子柒本人——“花木兰式”的东方女性以及丰富的情感符号互动。这一脱离原有文化结构和价值秩序,借助全球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多元对话和意义共建的过程,本文称之为文化传播的“脱嵌”。
本文选取了李子柒YouTube账号下点击量最高的5个视频和最近发布的5个视频。其中,每个视频均选取其点赞数最多的10条评论作为样本,共计100条“热门评论”。如下表所示,评论中“对李子柒个人的评价”已占半数,而对她的评价也主要分为两类:针对其能力展现的“勤劳风趣”;针对其外形展现的“迪士尼公主”。李子柒的符号化呈现,体现了她个人形象的“共情”能力,这从克拉克洪与斯托特柏克的价值导向理论中可得到解释,一方面,即李子柒的形象(“强调行动”与“自然与人的和谐”)弥合了中西方关于“人性”与“偏爱个性”的界定;另一方面,在承载中国传统价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西方话语下对女性的形象期待。因此,符号化的李子柒是在传、受关系的互动中形成的,是多种文化符号的相互印证。
评论中受众对李子柒生活状态的“惊奇”不仅是对异域文化的反应和对“中式伊甸园”的向往,peace、happiness、without stress等词汇的使用更为直接地展现了跨文化受众的意图,即后工业时代的普遍期望。在后工业社会,人类自身沦为资本积累的“饲料”,马尔库塞将这种人的异化归结于“虚假需求”,一个人为了能够不断地满足这些虚假的需求而需要不断地劳动,不断接受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系统的控制。⑦因此,摆脱社会压抑、脱嵌于被深度绑定的工作关系和意识形态枷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内生性需求。而李子柒在其“田园幻象”呈现出三种人物设定:自给自足、有限需求、亲家善邻,分别对应着后工业时代流水线式的生产、无限扩张的需求以及碎片化生存带来的都市冷漠,这种对工业文明的“叛逃”为受众带来了满足感。
基于对“脱嵌”或者说“叛逃”的共同理解,李子柒的视频形成了一种文化场域,即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拼接的“前工业化”乌托邦,粉丝的观看、评论、点赞等行为事实上是参与到一场“仪式”之中。詹姆斯·凯瑞提出,“仪式”是一个场域模型,“传播”成为一种让团体拥有共同信仰的仪式,是构建、维系和改造现实的过程,其主要意义体现在共享信仰、分享经验、维系价值。⑧李子柒的粉丝不厌其烦地在每一条视频下点赞、评论,重复相同的内容,表达对这一文化价值的信仰。在这场仪式中,他们通过文化符号对话,彼此理解、获得价值,并产生认同,以此短暂地“逃离”了工业文明。
此外,这种“文化对话”还表现为对视频中语言的处理。李子柒视频没有增加文字和对话的翻译,从表面上看,语言的缺位是一种传播障碍,但在对话性的文化场域中,符号的“遍在化”削弱了语言作为单一认知渠道的影响力。由于每一种符号均具备文化对话的能力,而视频的多模态性又增强了“对话性”符号的表达范围,因此对话性符号构成的视频成为一种“高语境文化”系统,而高语境文化系统对语言本身的依赖较小。⑨李子柒YouTube账号下的粉丝评论并没有过度聚焦于视频中的语言,在三条针对声音的热评中,仅有一条与语言相关,也证明了“对话性”文化场域中语言的影响力较小。
因此,李子柒“东方镜像”之所以带来文化增值,是因其文化呈现形态与受众文化诉求产生了关系,是一种互构的文化认知。而这种文化认知以“东方田园”为载体进行对话,被作为可资交换的文化资本加以利用,使得海外受众在认可视频风格的同时,也对视频背后的文化与国家元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而引起增值效应。
三、互惠性理解:加速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基准
从互动的角度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方式,“主我”通过对“客我”的认知来进行文化选择和判断,是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过程。正如姜飞所指出的,跨文化传播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主体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突出文化对人心的涵化。⑩多元文化受众与李子柒的“东方田园”在“文化对话”中形成新的文化场域,建立起“互惠性理解”。这种互惠性理解是传、受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理解,它强调超越把他者文化当作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形成建构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可能性。
从这一视角出发,跨文化传播的互惠性理解应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对话性和去他者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互动遵从参与者之间对于行动与阐释的协商规则,这使他们能够相互合作来产生双方都能接受的意义”,而在跨文化传播行动中,文化理解依赖于文化符号的流动,而“对话性”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的文化符号,它所表现出的公共性、开放性、超文化性等特征摆脱了比较哲学下文化对话“二元性”的约束,使得参与方能在自己的视域中看到对多级联系的可能。李子柒作品以“中国元素”组建了一套叙事体系,而这套体系是由“对话性”文化符号构成的,如环境符号,“中式田园”对应西方的“诗意栖居”;人物符号,既具东方女性的表征也展现出西方对女性自由、独立气质的需要。因此,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客我”与“主我”的强烈反差,使得传受双方能够在既有的认知基模中达成共识。
但在当代跨文化信息流动不对等的情况下,这种共识“并不一定通向真实的文化互构和相互的接受”,强势文化与边缘文化的“支配-脱钩”关系强化着彼此间的文化“他者化”,他者化又制造“我们”与“他者”的二元对立,进一步强化排他性认同。究其本源,他者化的实质还是民族中心主义。对于李子柒这一文化现象,若从文化“走出去”这一单向的逻辑反思中国跨文化传播,很容易陷入民族中心主义的桎梏,即在强调单向输出时进行“自我他者化”。因此,跳出民族中心主义的分析框架,就应跳出符号表层的“民族性”特征,而探索文化之间的共性和重叠,即“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在这里意味着关注作为高维媒介的互联网所產生的对话性文化符号,李子柒的作品顺应了社交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与话语逻辑,使她能够在拥有众多跨文化背景用户的全球社交媒体中形成话语结构、建构文化场域、积累感情共鸣,以此推动对话性文化符号的生产。
跨文化传播的互惠性理解必须抛弃民族中心主义对其他文化先验的判断,以对话性文化符号建立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在对话中认可并接受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当今网络全球化快速发展,跨国社交平台为脱嵌的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工具和空间,这一崭新的全球媒介文化会推动对话性文化符号的产生,乃至产生“超文化回声室”的现象,使得“文化地球村”在解构与认同、开放与封闭、统一与多元中得以实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技术在“中心—边缘”格局下强化着文化域内的自我言说,进而带来网络民族主义,实现文化的互惠性理解依然充满挑战。
注释:
①陆地、高菲:《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马文霞:《“中国梦”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与对外传播》,《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③陈力丹:《“一带一路”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几个面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④姬扬、李珊:《论温和的政治传播——以苏格兰公投和中俄争论为例》,《对外传播》2016年第3期。
⑤任孟山、李呈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时代经验与可能路径——李子柒爆红海外给国际传播带来的思考》,《对外传播》2020年第1期。
⑥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中国出版》2014年第8期。
⑦王晓升:《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性问题——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⑧谌湘闽:《詹姆斯·W·凯瑞传播仪式观研究》,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⑩姜飞、黄廓:《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单波、张腾方:《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学术研究》2016年第6期。
Xiaodong,Dai,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terculturality: A Conceptual Link, ” China Media Research, vol. 6, no.1, 2010.
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第1期。
姬德强:《李子柒的回声室?社交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破界与勘界》,《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