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李子柒最近又火了。自三年前开始视频直播,到今天微博粉丝超过2000万,在“油管”上也拥有超过700万粉丝,年收入据说超过3000万人民币,说是自媒体也好,说是短视频内容创业者也好,都已经算是十分红火了。而最近的“火”则是关于“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
李子柒,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微博签约自媒体人。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
2016年初,李子柒开始拍摄手作视频。前期视频从编导、摄像、出演、剪辑都由自己完成。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
李子柒作品中传达出的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内容中结合人生经历传达出的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曾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等众多主流媒体转发表扬。
李子柒为什么就火了
孙佳音
一个星期前,也许你跟我一样,并不知道李子柒是谁。一个星期来,你总瞥过有人赞叹,有人感慨,有人嫉妒,伴随微博上阅读超过7.5亿次的“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热搜话题,这个名字不再陌生。
那么李子柒到底是谁?出生于1990年的李子柒,6岁父亲去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四川绵阳农村的李子柒,和爷爷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饭,庄稼成熟时,便下地干活。14岁,迫于生计辍学进城打工,300元工资起步,睡过公园长椅,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8年后,奶奶病重,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乡下。为了糊口,李子柒摆过地摊,开过淘宝店,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为了网店的流量,2015年开始自导自演古风美食视频,意外地火了。
李子柒火到什么程度?在国内,她的新浪微博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做菜、酿酒、造纸、纳布鞋、做汉妆、编篮子、砌炉灶、盖凉亭,几乎每条视频都有几千万次的点击。一条11分钟的“笔墨纸砚,中国的文房四宝”,就有超过1.1亿次的观看数。点开一看,从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穿汉服的李子柒没有一句台词,却将制墨工艺“娓娓道来”……李子柒2017年注册了某海外视频平台,入驻两年,她发了104个视频,收获了740万粉丝。来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的粉丝,硬是把酿酱油、蒸窝头、晒粉条、吊柿饼的视频看到上头条。与她相比,BBCNEWS(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发了10750个视频,只有559万粉丝;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粉丝倒是比李子柒略多些,但他們发了近15万个视频,视频的平均点击数和粉丝的粘性都远远落后于这个家住深山、初中肄业的中国妹子。
回到热议了一整个周末的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自然是。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地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各地的人,却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
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其实,更值得思考的是,李子柒为什么就火了,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喜爱?
如果你只是也想做一个“网红”,或者给自己的淘宝店带货,那么你应该看到李子柒最初单枪匹马做视频的不易,那些把相机垫在石头上、架在板凳上,甚至挂在树上,来回调试只为拍一个镜头的辛苦;也应该了解那些有条不紊、行云流水、庖丁解牛、手起刀落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累。为了拉出一碗二细的兰州拉面,姑娘到甘肃拜师学艺,足足练习了两个月。没有什么成功是随随便便的。
如果你也想复制中华农耕文明中平静、安宁、从容的一面,甚至想要学着李子柒,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将对几千年前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传递给外国网友,那么你需要明白,对自然的向往、对劳动的欣赏、对亲情的眷恋,这些朴素的美好才是李子柒在视频平台上的“通行证”。
通过互联网放大赋能,自然是当代传播的要义所在。我们未必都要扛起“文化输出”的大旗,但李子柒的成功起码告诉我们,真诚地展示我们的日常,比如美食、历史,进而通过这些美好吸引关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或许比僵硬的说教和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要管用得多。想想韩国文化近年在全球日渐丰厚的影响,想想迪士尼、漫威、老友记对世界潜移默化的输出,“文化”很管用,但“输出”急不来。不如,在点滴的交流和碰撞中,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勤劳聪慧,知道我们富有创造力,也知道我们真诚友善、热爱和平。
(选自2019年12月10日《新民晚报》)
【探骊得珠】
李子柒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将几千年前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传递给国内外网友,对自然的向往、对劳动的欣赏、对亲情的眷恋,这些朴素的美好是李子柒在视频平台上的“通行证”。李子柒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的作品确实非常优美,富有艺术性,充满正能量。这在内容参差不齐的自媒体平台中,是非常难得的。李子柒的成功,对从事自媒体行业的朋友是一种激励,对所有尚未成功的年轻人也是一种激励:人生不在于起点的高低,只要选对了方向,努力去做,迟早会成功的。
李子柒海外走红的启示
扶 青
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在某海外视频平台上,李子柒粉丝数为735万,传播度最广的视频收获了3000万以上的点击率。浓浓的中国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有种看法认为,她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过于肤浅、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这显然是误解,李子柒制作内容的出发点是卖货,不太可能肩负起“展示中国”的重任,但客观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她确实传播了一种文化面貌。另一方面,把乡土生活理解为“落后”,未免有点妄自菲薄,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乡村或许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农耕文明里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精神,难道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吗?
文化传播里有一种“文化折扣”的概念,说的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要跨文化传播,往往会因为受众的理解困难和障碍而“打折”,使得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但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某种“无心恰恰用”的可能性。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等各项工作,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域,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其原因在于,故事虽小,但很真实,反映的是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从这些切口进入,我们或许会受益良多。
毫无疑问,李子柒的视频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它看起来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也很少展示高楼大厦,甚至摸不到什么主题鲜明的价值观,但它能让外界产生兴趣,让人喜欢看、看得懂,就有利于破除外界对我们的刻板印象,让人了解到我们的年轻人在干什么,中国人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当然,这样的场景代表不了整个中国,也不排除有可能是偏颇的,但若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创作者,能够不流俗而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能够让外界广泛而又准确地听到我们的声音,就有利于扶正外界的看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李子柒的走红,对于今天如何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也有一定启示。现在,在传播环境的巨变之下,短视频以前所未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门槛,让一名博主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粉丝成为可能。因此,及时丰富自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此外,大众文化的生动性和亲和力,相比那些主題鲜明的内容可能更有传播力,就像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各种软文化产品,让人爱看想看,才能把具象文化传播向外。作为这一路径的探索者,李子柒的经验值得借鉴。
(选自2019年12月10日《南方日报》)
【探骊得珠】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她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
张颐武
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走红,拥有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传播度最广的视频收获了2000多万的点击率,其影响力毋庸置疑。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成名引发国内对其是否属于文化传播的讨论。这种讨论涉及文化传播的路径、方式及内容等问题,也涉及我们一直在探讨的如何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问题。
在最近的讨论中,有两个说法值得注意,一是说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二是说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因此李子柒的视频算不上是文化传播。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过于狭隘。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是我们常说的“走出去”的一部分。虽然它可能还不够高大上,但其亲和力与生动性足以让外界看到一个有趣可爱的“活的中国”,这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众文化传播极为重要,因为大众文化更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更能够让人们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文化传播中有一个“文化折扣”的概念,说的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要跨文化传播,往往会因为受众的理解困难和障碍而“打折”,使得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而鲜活生动易于理解的大众文化产品“文化折扣”显然较少。如美国的文化传播往往通过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美食文化来展现。文化传播需要高雅内容和具有深度的价值理念传播,也需要有生动鲜活的大众文化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不可能相互替代,但会相互支撑。在这种传播中,大众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更为有效直接,它从感性上会让人形成对一种文化的初步和基本印象,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文化折扣,也为更多的高雅文化传播打开了空间。这种传播当然并不足够,但必不可少。相比一些需要花费大量气力却往往由于与受众需求隔膜而达不到理想效果的传播,大众文化传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受到各国公众的“跨文化”喜爱,这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李子柒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她当然不可能全面、整体地反映中国形象,但全面和整体需要的就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片段所形成的生动鲜活的立体形象,没有许许多多不全面、不整体的传播,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传播丰富性。
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李子柒视频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生活中真实的存在,能够吸引对这样的文化和生活样态缺少了解人们的强烈兴趣,这显然不是刻意的扭曲与迎合,也没有流于粗俗和低级,而是注重传播的题材吸引力。这说明选择合适的素材是传播的重要方面。
李子柒走红是文化传播规律和特征的具体展现。它是相当成功的文化传播,创造了中华文化跨文化理解的一个部分。我们要避免大众文化传播产生消极的效果,我们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让他们用自己的脑和手生动鲜活地创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需要更多的路径、方式和内容。
(选自2019年12月10日“环球网”)
【探骊得珠】
乡村的原生态之美,动人心魄,雨后山林、农耕日常、酿酒品茗,是视频,也是现实。李子柒的视频可以让我们重新发现乡土中国的美好,也可以生动鲜明地展示中国农村的形象。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降低文化折扣,跨越文化障碍,满足了受众需求。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文化传播再用老套路已然行不通。而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者,探索出了一条鲜活的、张扬的、有温度又充满生命力的表达与传播路径。